第151章 符王自責
- 元鼎風云
- 方中圓
- 2400字
- 2021-04-27 20:09:00
數天前,符王還曾滅殺三千游魂。今天,陷落帝君陵的四千游魂不但沒有就此殞身,還被悉數放還。
眼前發生的一切,出乎所有人意料,玉清宮、中靈處更是意外。
然而,無論意外與否,總之天下游魂認清了一個現實:帝君陵攻不下!
不過,即便攻不進帝君陵,天下游魂也沒有就此散去。
天下游魂并非現世人,游魂既然選擇流浪現世、在現世做最下等的靈體,而不是隨波逐流前往靈體的國度靈域,至少是經過一番獨立思考,也是有獨立思考能力的。
符王“無意與天下游魂為敵”那套收買人心的說辭,并沒有得到大多數游魂的認可,只要符王動輒滅殺三千游魂的能力存在,天下游魂便無法安心。
不過,既然黑衣內衛出不去帝君陵,那天下游魂在帝君陵外,便是相對安全的。于是,帝君陵外圍依舊被天下游魂圍住、監視,而帝君陵北門龍光門,依舊牢牢處于中靈處掌控之下。
帝君陵中的符王,大腿中了一劍、肩部遭封靈劍貫穿,失血過多,再加上傷口在西伯利亞冰天雪地中暴露,恢復并不容易。
此時的他沒有心情,也沒有能力站起身來,走出帝君陵。
符王在帝君陵紫薇城通天塔養傷數日、隱匿數日,通天塔中,大部分時間是他一個人。在這段獨自面對自我的空閑期,符王審視了自我。
他看了看通天塔中央安置的元鼎,又看了看一直掛在腰間的北辰印,臉上露出滿意的微笑。
然而,這種滿意的笑容并未停留多久,他就被身上的傷痛和心靈的傷痛一起折磨,眼神落寞、神態凄楚。
身上的傷痛,對符王來說,沒什么大礙,心靈的傷痛,的確難捱。
殺現世人,什么中靈處成員、通靈者,符王沒有任何自責,現世人在他眼中,無異群氓和螻蟻,他甚至有些鄙視現世人。
但是一舉殺死北冥三千游魂,符王陷入深深自責。
符王喜歡游魂世界,他的前半生陶醉在游魂界,樂此不疲。那時還有陳琦在,兩人一起探索游魂界秘事,一起結交游魂朋友,一起搜尋天下游魂利器,一起寫作《逸軼集》。
后半生因為家事生變,父母逝去。從那之后的符王,再沒有停下來欣賞一下三千萬人的游魂世界,不過在他心底里,中華游魂界依舊是他喜歡的那個游魂世界。
可是,誰曾想,在北海海角,只用動動嘴皮子的功夫,三千游魂便因他煙消云散、徹底殞身。
原本,念動北辰印,他只是想脫身,他以為殺傷力不過手榴彈一般,即便再強大,也不過十來個手榴彈一般。沒想到,此印殺傷力是核彈一般、摧枯拉朽。
三千游魂隕落的瞬間,符王便意識到,從此在中華游魂史上,符王一定會作為惡貫滿盈的代表人物之一,牢牢被釘在游魂歷史的恥辱柱上。
不過,他不在乎游魂史如何評價,他只在乎內心的真實感受。如今的感受就是痛心、自責、悔恨,滅殺三千游魂,在符王的認知里,乃惡之大者。
但還有另一種聲音在他頭腦縈繞:所有這一切行為,只是為了自保,為了自己活下來,完成自己為父母討回公道的使命,也只有如此違心做壞人。因為,如果不做壞人,自己就得死,那便意味著使命難以完成。
就這樣,符王陷入自我掙扎、自相矛盾的泥淖,兩種思緒在他頭腦翻來覆去。每當符王糾結之時,他都會想到陳琦,陳琦是他心中的另一個無法擺脫的痛。
之前跟陳琦一起行動,每當符王陷入如此糾結時,陳琦便會提及一句話,“君子不立危墻之下”。
陳琦曾說:“如何在違心做壞人與不做壞人就會性命不保這樣的選擇中獨善,最好的方法,就是一開始便不使自己處于如此兩難選擇的困境。”
符王之前從來不認可陳琦這種說法,那時的符王堅信,天下事,只要做就會面臨選擇,盡人事聽天命,至于陷入困境,那是選擇的結果。
如今想起陳琦,符王倒有些悔恨當初沒有聽從陳琦的告誡,而且也在為殺死陳琦自責、悔恨。
多年前符王殺死第一個人后,奪取的那份活人獨有的靈魂黏合劑,便被陳琦保存下來,原本陳琦的意圖是以之警戒符王,警戒符王不可再殺人。
可是,連符王也沒想到,那只是他殺人的開始。
殺死陳琦之事,已經過去一年。一年中,符王屢屢懷疑自己為達目的、不擇手段殺死陳琦的做法,是否太過。
一年前得到元鼎時,符王以為萬事既濟,馬上就可以恢復祭司一族的能力。
而得知是陳琦一直藏匿此鼎時,符王心態崩了。為祭司一族平反,此乃符王畢生愿望,此乃大功一件,可陳琦不光沒做什么貢獻,還一直隱匿元鼎,阻攔他完成使命。
于是,符王徹底斬斷了與陳琦的關系。符王以為,只要陳琦一死,與陳琦之間一團亂麻的關系便能迎刃而解。
哪知道陳琦即便死了,陳琦的陰影也一直在,一直在折磨著符王。
如今北辰印在手,祭司一族的封禁馬上就可解除,符王原本僥幸從此可以安心面對陳琦,哪知反而因為滅殺三千游魂的惡行,而重新涌起對陳琦的悔愧。
滅殺三千游魂,符王將此事看得甚重。三千個在現世游蕩上百年、上千年的游魂就此隕滅,符王自知百死難贖,這也是他告誡李繼紹不得殺死天下游魂、悉數放掉攻打帝君陵游魂的原因。
如果不是因為解放零陵祭司的使命,符王早想殺身以謝天下。
然而,救贖家族的使命在身,不完成,符王實在心意難平,也許只有完成使命,才可沖淡滅魂的惡行。
于是,符王生出一個念頭,無論如何,如果有審判,那就等完成使命之后再接受審判。
偌大的帝君陵通天塔,只有符王自己。雇傭兵、復活人,以及黑衣內衛,都被他驅趕到通天塔之外。
此時的符王無比孤獨,唯有使命的召喚、救贖的自責,在他那方寸之地,攻伐格擋,日日相伴。
而能打斷符王那糾結思緒的,也就電話聲了。
電話那頭,正是那個告知符王如何驅動北辰印的大人物,當時大人物告誡他,此印殺傷力特別巨大,他不以為意,以至于釀成滔天大禍。
符王等待這個大人物的電話,已經很久了。如今元鼎、北辰印悉數掌控,符王終于可以讓大人物兌現的當初的承諾,下一步著手解放祭司一族。
然而,接通電話后,向他提及了下一步解放祭司一族的計劃,但計劃的實施,還須得到封靈劍。
這讓符王很是意外,他申辯道:“如此滅殺一切的北辰印在手,何必再需封靈劍?”
然而,大人物并沒有再多說,只是重申必需封靈劍。
電話掛斷后,符王內心原本的悔恨、自責、糾結,頓時消散于無形。他再次將所有精力和目光聚焦玉清宮杜玄和封靈劍。
符王喃喃自語道:“和杜玄的戰斗還沒有終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