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徐老師及他的愛情故事 1
- 以父親之名
- 以筆入畫
- 6118字
- 2020-09-14 18:25:52
夏志直接把車朝著一處亮著燈光的地方開去,最后把車停在了亮著燈的屋外。夏志還沒下車那間屋的門就開了,耳畔傳來一聲木門的摩擦聲,光也一下子跟著那道聲音從屋內溜出門外,隨后一個腦袋從屋內探出來。
“夏志,你來了。”一個男人的聲音從屋內傳出來,“快上屋來坐。”男子熱情的向夏志招呼道。
“徐老師,你好,打擾你了。”夏志客氣道。他早就熄了火,因為他的車開到院子里實在太吵。此刻他在車上正準備下車。
“不打擾,不打擾,你往我們這兒一站,我們這里就蓬蓽生輝了。”徐老師看見小女孩先是一愣,隨后向她招呼道,“小朋友,你好!歡迎你來到我們這個大家庭。”
他并沒有像其他人一樣首先向夏志詢問這個女孩是誰,他以為夏志帶這個孩子來是報道的。
徐老師其實就是這里的院長,他的年齡要比夏志小,但他與夏志算得上是一對老朋友。他為人隨和、平易近人,從不以院長自居,更不喜歡別人叫他“徐院”之類的稱呼。這些夏志當然都知道。
年紀比他大的叫他小徐;年紀與之差不多的叫他老徐;年紀比他小太多的,比如孩子們都稱呼他為徐老師;當然也有大人叫他徐老師的,比如夏志,因為他們覺得這樣稱呼不僅親切,而且也比較尊重人。不過不管別人如何稱呼,徐梁都不會介意,他覺得名字只是一個代號,一個稱呼而已,沒必要太較真。
他很小的時候就成了孤兒,那時候起他一直在兒童福利院長大。從小就缺乏父母關愛的他,是那時福利院中少有的既懂事,成績又優異的孩子,他聰明伶俐又勤奮好學。每當談到對他的印象時,老師們的心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自強不息”這個成語。通過老師們的幫助以及自身不懈的努力下,后來他考上了一個不錯的大學,他是第一個從海州兒童福利院走進大學校門的孩子,并且這個記錄他一直保持了很多年。
在畢業那年他認識了她的第一個女朋友,那個女生與他同一個院系。說來他倆也有緣,不過說起來算得上是那個女生主動追求的他。
其實徐老師在第一次看到那個女生的時候就對她產生了好感,自那以后每次看到她,徐老師的心都會“怦怦”的跳個不停,那種心動的感覺像極了愛情。徐老師知道自己慢慢的喜歡上了她。
徐老師發現那個女孩每次看見他的眼神也不一樣,不過兩人眼神之間的碰撞還沒有來得及擦起半點火花,僅僅只是一瞬間就已完全消失。僅僅看了對方短暫的一眼,他們便像陌生人一般擦肩而過。每次看到那道眼神的時候最先躲閃的人一定是徐老師,他不敢看那道光,他擔心自己會深陷其中,不能自拔。
因為自己的出身以及從小的遭遇,在徐老師的心里埋下了自卑的種子。當他來到這個高等學府的時候,那一顆名叫自卑的種子徹底的在他的心底生了根,發了芽。自卑也就算了,可偏僻自卑的他還不善于表達,再怎么差也都是他個人的問題,而讓他感到遙不可及的事是那個女孩還是家庭條件特別好的那一種類型。有那么一瞬間他多希望那個女孩也是一位普通家庭的孩子,不過他也只這樣想了一次,那唯一的一次讓他產生了強烈的罪惡感。為什么因為自己的喜歡就要降低別人的身份呢,因為自己喜歡就要降低一個女生的身份嗎,因為喜歡就一定要一個女孩陪自己受苦嗎?她家條件好又不是什么壞事,應該為她感到開心呀!他在心中對自己鄙夷的說道:無論如何自己都要有一個正確的心態。
他在心中告誡自己的同時,也在心里為她祈禱,希望她更優秀,過得也更好。他對她的好感越發加深,不過好感歸好感,喜歡歸喜歡,再怎么心動他也不敢跟那個女生表白。因為他知道對方太優秀,他沒有追求她的資本。老天沒有給他追求那個女生的條件的同時,也剝奪了他追求她的勇氣,那一刻心中的自卑感把他扔進了谷底。這還沒算完,還給身在谷底的他澆上了一桶夾雜著冰塊的涼水,而那時恰巧還是嚴冬。
他掙扎了一段時間,不過很快現實就宣布他的不甘無效,最后他只能夠在痛苦中慢慢放棄,他依舊認為自己配不上她,那一刻他心涼如冰。條件讓他沒有底氣,自卑讓他失去勇氣,自知之明讓他喪失了寶貴的初戀機會。
可是有時候緣分這個東西真的很奇怪,當他淡然放棄的時候,他們卻總能在某一處相遇,操場、食堂、圖書館、教室外的走廊、樓道、校園內的林蔭小道……
但是每當看見她迎面走來的時候他都會提前低下頭。他已經在心中放棄了,他不敢看他,他也在心里提醒自己對她要視而不見,因為不見就不會想念,就不會有心如火焚的感覺。可他越這樣他們偶遇的機會就越頻繁,他的心一下子亂了,他徹底沒了法子。
他清楚的記得那次,那是一個草長鶯飛、綠樹成蔭的季節,在學院那條如童話般的林蔭小道上,他遠遠看見那個熟悉又陌生的身影。
那天她穿了一件紅色的體恤衫,他老早就低下了頭,與以往一樣他準備跟她毫無交集的擦肩而過,沒成想這次的偶遇卻擦出了愛情的火花。
他如往常一樣自然的向前走著,突然“砰”的一聲他感覺自己撞到了什么。他以為是樹,可一想道路上怎么會有樹,有樹都在邊上,而且撞著自己的東西似乎軟綿綿的,好像,好像還有溫度。他的念頭很快就一閃而逝,因為他被“咚”的一聲書本掉落在地上的沉悶聲音所驚醒。
抬頭一看正是那張純凈無暇,小巧玲瓏,五官精致的臉蛋。這是他認為最漂亮,也是他最想見到的那張臉龐。
那張俊俏的臉上有一絲慌亂,有那么一瞬間他覺得就算慌亂出現在那張臉上也是那么的迷人。他徹底淪陷,完全忘了膽怯與臉紅。直到一個聲音傳來他才回過神,再一看才發現自己手里的書本沒事,對方的書本已經掉在地上。
他慌了神,以為是自己低頭的時候不小心撞了她,于是連連說道,“對不起,對不起……”
雖然喜歡,但他不敢再看那張嚴肅的臉。沒聽見對方回答他趕緊彎下腰準備撿起地上的書本,沒曾想對方也在這一刻蹲下身。就這樣兩個腦袋撞在了一起,他更尷尬了,顧不得疼痛他快速撿起地上的書本。最后地上還剩一本書,在他伸出右手的同時,對面也伸出一只手,從兩個相對的方向兩只手共同握住了一本書。他猛然抬起頭看見對面那張臉蛋兒正對著自己笑,受那道笑容的影響,他也對著對面那張臉笑起來。
如果說對面那道笑容是甜甜的笑的話,那么他的笑容除了甜之外,還有一些癡,這是一道癡癡又甜甜的笑容。這兩道笑容恬淡唯美,純凈無暇,仿佛初陽下剛剛綻放的鮮花,也如那經過大師精心雕琢,絕世僅有且剛剛落筆的畫。這個畫面讓他陶醉,那個唯美的瞬間被他烙印進心田,存入腦海,后來真的被他保存了一輩子,而且那畫面永遠都是當初最新鮮的模樣。
“我叫陸蕓,你呢?”一道清脆又溫柔的聲音從對面那張漂亮的小嘴里慢慢說出來。
他覺得這道聲音好甜,把他心房都甜到了。他慢慢抬起頭認真的看了一眼,那張俊俏紅潤的臉蛋上正冒著絲絲緋紅,一雙正看著自己溫柔閃亮的大眼睛像天上的小星星一閃一閃。
他的心跳突然加快,心里的火苗“噗嗤”一聲一下子就被點燃,緊張的臉“唰”的一下就紅了,那個樣子像極了愛情,而且還是初戀。
一陣微風傳來,他們同時感受到了那股清涼帶來的溫柔與美好。
試問,有什么比這樣的相逢更美呢!
林蔭小道被高大青翠的枝葉包圍,碧綠的葉子一層一層的重疊下來,微風一去它像隨風舞動的海浪般一層層蔓延開去。那些一起舞動的樹葉就像一個個跳動的小精靈,調皮一點的好像還在偷看下面的行人并且還對著他們翻白眼;天空的精靈——鳥兒在樹叢中飛舞嬉戲,那委婉悠揚的低鳴好像浪漫的情話,聲里符中正訴說著它們的愛情故事;林下幽靜,陽光透過樹葉間的縫隙遺漏到地面,也灑落在他們身上,令他們全身暖洋洋的。地面上星星點點,人在其中就好像身處在童話世界一般,抬眼看去便是滿眼星河,而且還是發出金燦燦虹光的星河,它可比夜晚的星河更耀眼明亮,也比夜晚的星河還要幽靜,最重要的是人跟它的距離更近,它也就顯得更真實,還能帶給人溫暖。這是夜晚的星河無法比擬的。
那天他像一只剛出籠的小鳥,他張開雙手,雙手仿佛立刻變成了他的翅膀;他仰頭望著蔚藍的藍天,好像自己一下子已經身在萬里天空之上;他一個人歡快的飛奔在校園的操場上,他想把他此刻的喜悅跟遇見的每一個人分享,他知道那是戀愛的味道,那是甜甜的、暖暖的、心動的、興奮的、幸福的感覺與味道,他想把這些美好的感受分享給別人,讓幸福從他這兒蔓延出去,傳遍校園的每一個角落。
從那時起他不再回避,每當走到路上他都會向前方看上一眼,他在尋找她的身影,每當看到她他都會先報以一個甜甜的微笑,然后再送上一聲祝福。從此曾經的回避慢慢轉變為心里美滋滋的竊喜與心中美好的期待。
最后他倆自然而然的走到一塊,原來以前的多次相遇都是女生有意營造的,她有時候會提前在徐老師要經過的地方,找一個隱蔽的角落藏好,看到徐老師靠近她會提前走出來若無其事的從徐老師面前經過。每每制造這種擦肩而過的浪漫時,除了她開心外,也會讓他興奮不已,因為這樣他們就能見上一面。他們彼此對這種擦肩而過都有一種幸福的感覺,只是那時他倆都把喜歡藏在心里不敢言說,那是戀愛的味道,哪怕是暗戀。原來喜歡上一個人能看上一眼便已很好。
原來她也喜歡自己,但是礙于自己是女生也不好意思主動追求,可又不愿意錯過自己的愛情,所以才有了那一次特殊的浪漫相逢。
那樣的相逢她幻想了很久,卻一直不敢有所行動。本來那天她也沒有準備好,可兩人靠近時對方看都不看自己一眼。那一下她急了,往旁邊一看附近正好沒人……事后她也不知道自己怎么就鬼使神差的撞進他懷里。
眼看著事已所為,她索性把手里抱著的書也扔在地上。沒想到還真有些效果,其實那個時候她的心里也很緊張,心跳頭一次莫名其妙的忽而加快。只是為了近距離的看他一眼,為了給他一個微笑,為了跟他說上一句話,其它的她什么都不在乎了。當她清楚的看到他的臉龐的時候,她激動得在心里歡呼:值了。
后來她才知道原來他也對她有好感,他是自己心上人的時候,自己也是他的心上人,所以這樣看來他們也算得上是一見鐘情。
他們的愛情是純潔的,郎有情,妾有意,他們是真愛。他以為此生非她不娶,她以為此生非他不嫁,他們都以為對方是自己的另一半,他們都以為他們是天生一對——最佳配對,他們相信有一天他們會有愛情的結晶——孩子,他們相信他們能牽手一輩子,一直走到白頭。年輕的他們卻不知道,可往往有那么一部分真心相愛的有情人注定不能走到最后。
畢業的時候在工作問題上他倆產生了分歧,徐老師想回他從小長大的地方——海州。他認為正因為海州當初的養育,才有了現在的自己,他決定用自己的一生來回報海州,把自己的愛奉獻給那些與當年的自己一樣需要愛的孩子。讓那樣的孩子能快快樂樂成長,讓那樣的孩子也有一個快樂的童年,所以他決定回到那里。用他農村老家的話來說,這叫知恩圖報,也是落葉歸根。
而她卻想留在大城市,大城市是她的家,她父親、母親、親戚都在大城市工作。從出生開始命運似乎已經注定,她將來留在城里上班與生活是板上定釘的事,而且大城市里才有她想要尋找的東西,大城市那廣闊的天地才匹配得上她這個高材生欲展翅高飛的翅膀。
不過畢業后在面臨選擇時,她并沒有選擇留在那個她從小長大,最為熟悉的大城市。最后夢想屈居給了愛情,最終她頂著家人的反對跟著她心愛的徐老師滿懷憧憬的來到海州。
“對一個真正有能力的人來說,小地方也能有所作為,成事排在第一位的不是環境,而關鍵在于自身。”當然她所說的自身所含的東西很多,比如:能力、才華、智慧、情商、熱愛、愛心、耐心、毅力、能否持之以恒等等,“如果……退而求次,也算一種寶貴的人生歷練。我長大了,已經有了判斷事物的能力,也有了做決定的權利。路是我自己選的,不管結果如何我都能承受,也會負責,我不會后悔。”這是一個剛畢業于國內一流大學,并且一直居住在國內排名前五的一個大省會城市的女孩出發前對她家人說的話。
可剛來到這里她就失望了,這那里是城,它只是一個處在地級市邊緣被大多數人遺忘的地方。在這個邊緣它自成一體,仿佛與世隔絕,根本與那個地級市沒有半點關系,它基本算得上是封閉的。在這樣的地方她除了做一些對一個高材生來說最簡單不過的基礎教學、做飯洗衣以及照顧孩子外,她看不到自己任何價值,更看不到任何未來。
來到這里她發現她在學校學到的東西全都白學了,這里沒有升職空間,就算你再優秀、做得再出色也沒辦法受到認可。在她家人的心目中認可是:名譽、職位、待遇等一系列外在光環的整體提升,缺一不可,那才不會枉費自己十多年來的刻苦勤學,這才對得起自己的努力與付出。
這里的工作單調,這里的生活千篇一律,她們幾乎每天重復著同一件事。一想到自己在名牌大學所學的知識再無用武之地她就感到一陣后怕。工作枯燥,生活乏味,人生根本看不到任何希望,她的心里開始慢慢滋生反感。從那時起每天閑下來的時候她就會獨自一人看著家的方向發呆,她開始懷念起家人,這時的她才知道原來自己的家所在的城市才是最好的地方。難道自己背井離鄉,千里迢迢來到這個地方,只是為了沒有希望的活下去,直到老死在這里。
她突然想起家人的話來,那些話像一記悶棍敲打著她的腦袋,也如拳頭一般擊打著她的心臟,現實的無奈強烈的撞擊著她的心靈。一滴淚從她眼里鉆出來,她如夢初醒,開始后悔當初的那個草率決定,也在這一刻她在心里打起了退堂鼓。
她突然想起了在她上學時經常說的那句話,:“人要為夢想而活著!”對,她也要為自己的夢想活著,“苦海無涯,回頭是岸!”現在并不算晚,自己回頭完全還來得及,如果再遲一些恐怕自己就要在這里毫無生氣的待到老死,那樣可真讓人不甘心呀。
這里的環境限制了她振翅高飛的翅膀,她憋屈也看不到希望,她眼里的那道光也被遮擋。去他媽的狗屁愛情,她厭惡的吼道。
剛好待滿一個月后,在第三十一天的那個早晨她就背著心上人收拾好行李,留下一張僅寫有十二個字內容的紙條。那張紙上寫著:“爸媽想我了,我回去陪陪他們。”
留下字條后她便悄悄離開了這個他喜歡、他心中能感受到光,可是在她眼中卻毫無光芒、連一點色彩都沒有的地方。她終于告別了她并不討厭,但是也并不喜歡的地方,同時也離開了她的心上人。跟著她身體一起離開的還有她的心。
看到字條他的心中有些落寂,他知道這里的生活她還沒有適應,回去散散心也好。不曾想這一別竟成了訣別。分別時連再見都來不及說一聲的人,再相見時就注定已沒了當初的感情,因為曾經的分別是蓄意已久的預謀。一轉身曾經恩愛的倆人便形同陌路,那一次的不辭而別成了他倆分手的開端。
這以后他會經常給她寫信,幾乎每天一封,內容大致是一些關心、思念的話語,當然也有身邊發生的他認為新鮮的事,比如:小劉同學學習進步了什么的。可他不知道她對這些事根本不感興趣。
他準備去找她,把她接回來,并且把這個想法在信中告訴了她。
很快他收到一封回信,在信中她委婉的拒絕了他,并且還告訴他自己現在身在外地,寫好這封信就出發的。
這封信徹底打消了他去找她的念頭。從那天起他再也沒有收到她的回信,他隱隱感到不安,可又不知道該上哪尋她。他開始著急,但并沒有停止寫信。他在心里安慰自己,她只是出去散散心,她回家后一定會看到這些信的,她一定會被他的真情所感動,于是他改成一天寫兩封信。
日子又過去了十天,他在這邊翹首期盼。他每天都會在郵遞員經過前獨自一人站在大門外等待好久好久,直到那個背影慢慢遠去。沒有關于她的一切,這個時候他才知道“望穿秋水”這個成語的真正含義。
慢慢的他把信寫成了詩,準確來說叫情詩,還是最浪漫的那種。可無論他怎樣努力的變化花樣,另一頭卻久久沒有回音。
后來每天兩封信變成每天三封,三封變成四封。他不知道他寫的信已經快堆成一座小山,還好鋼筆只用壞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