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絕妙好詞譯注
- (宋)周密編選 鄧喬彬 彭國忠 劉榮平譯注
- 1580字
- 2020-08-27 13:46:59
謝懋
謝懋(生卒不詳),字勉仲,號靜寄居士。洛師(今屬河南)人。淳熙間卒。有詞集《靜寄居士樂章》。黃昇《中興以來絕妙詞選》卷四謂吳坦伯明曾為之作序,稱其“片言只字,戛玉敲金,蘊藉風流,為世所賞”。
驀山溪
厭厭睡起〔1〕,無限春情緒。柳色借輕煙,尚瘦怯、東風倦舞。海棠紅皺,不奈晚來寒,簾半卷,日西沉,寂寞閑庭戶。 飛云無據〔2〕。化作冥蒙雨〔3〕。愁里見春來,又只恐、愁催春去。惜花人老,芳草夢凄迷,題欲遍〔4〕,瑣窗紗〔5〕,總是傷春句。
【注釋】
〔1〕 厭厭:無聊貌,懶散貌。宋柳永《定風波》:“終日厭厭倦梳裹。”
〔2〕 無據:沒有依憑。
〔3〕 冥蒙:昏暗不明。南朝梁江淹《雜體詩·效顏延之〈侍宴〉》:“青林結冥蒙,丹被蔥蒨。”
〔4〕 題:題寫詩句。
〔5〕 瑣窗:鏤刻著連瑣圖案的窗欞。
【譯文】
睡起后無精打彩,滿懷抱都是春情。柳色借來輕輕的煙色,還是瘦弱羞怯,在東風之中無力地飛舞。海棠花紅了又皺,晚來風寒難忍受。落日西沉,簾幕半卷,庭院寂寞,門戶清閑。 天上一片飛云,無端化作細雨蒙蒙。愁里看見春走來,又只怕愁催春去太匆匆。我這個惜花的人已老,夢中還見到凄涼迷茫的芳草。把精美的窗紗都題寫遍,寫的總是傷春的詩篇。
風入松
老年常憶少年狂。宿粉棲香。自憐獨得東君意〔1〕,有三年、窺宋東墻〔2〕。笑舞落花紅影,醉眠芳草斜陽。 事隨春夢去悠揚〔3〕。休去思量。近來眼底無姚魏〔4〕,有誰更、管領年芳〔5〕。換得河陽衰鬢〔6〕,一簾煙雨梅黃〔7〕。
【注釋】
〔1〕 東君:春神。
〔2〕 “有三年”句:戰國楚宋玉《登徒子好色賦》:“天下之佳人,莫若楚國;楚國之麗者,莫若臣里;臣里之美者,莫若臣東家之子。……然此女登墻窺臣者三年,至今未許也。”后因以指女子愛慕追求心中的男子。
〔3〕 悠揚:飄忽不定。
〔4〕 姚魏:姚黃、魏紫,牡丹花的兩個名貴品種。見宋歐陽修《洛陽牡丹記·花釋名》。
〔5〕 管領:掌管,管理。 年芳:美好的春色。
〔6〕 河陽:晉潘岳為河陽令,于縣中遍種桃李,人稱“河陽一縣花”。又,《晉書·潘岳傳》:“岳才名冠世,為眾所疾,遂棲遲十年。出為河陽令,負其才而郁郁不得志。”
〔7〕 “一簾”句:化用宋賀鑄《青玉案》“一川煙草,滿城飛絮,梅子黃時雨”詞意。
【譯文】
年老了,常常回憶少年時代的輕狂。相伴棲宿的都是粉黛艷香。自以為獨得東君青睞,有佳人傾心美宋玉,三年窺視在東墻。笑對落花紅影翩翩舞,醉看斜陽芳草落日長。 情事隨春夢悠揚而去,無須再思量。近來眼下不見牡丹絕色,有誰來掌管這無邊春光?換來河陽縣令滿鬢衰發,面對著一簾煙雨梅子漸黃。
浪淘沙〔1〕
黃道雨初干〔2〕。霽靄空蟠。東風楊柳碧毿毿〔3〕。燕子不歸花有恨,小院春寒。 倦客亦何堪。塵滿征衫。明朝野水幾重山。歸夢已隨芳草綠,先到江南。
【注釋】
〔1〕 《詞旨》取上闋末兩句入“警句”。
〔2〕 黃道:本謂天子所經行的道路。此泛指京城道路。
〔3〕 毿(sān)毿:紛披下垂貌。唐施肩吾《春日錢塘雜興》之一:“錢塘郭外柳毿毿。”
【譯文】
京城路上雨剛干,雨后晴靄空中盤。東風浩蕩,楊柳碧冉冉。燕子不歸來,花枝銜恨不開,小院里面春意寒。 倦游的人怎能忍受,這塵土撲滿征衣衫。明朝又將面對幾重野水幾重山?歸夢已隨著變綠的芳草,提前到了江南。
霜天曉角
桂花
綠云剪葉。低護黃金屑〔1〕。占斷花中聲譽〔2〕,香和韻、兩清潔。 勝絕。君聽說。當時來處別。試看仙衣猶帶,金庭露〔3〕,玉階月〔4〕。
【注釋】
〔1〕 黃金屑:桂花色黃而碎,故稱。
〔2〕 占斷:占盡。
〔3〕 金庭:傳說天上神仙所居之處。唐陳子昂《題李三書齋》:“愿與金庭會,將待玉書征。”
〔4〕 玉階:以玉砌成的臺階。傳說仙界所有。
【譯文】
用綠云剪裁成葉,低低呵護著黃金般的花屑。占盡了花中的美好聲譽,不論是香還是韻,都清雅而高潔。 真是勝絕。你不聽人說:當時來處就十分特別?試看那身仙衣,還帶著天上金庭的露水,玉階上的明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