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刑法

難度 ★★☆ 考頻 ★☆☆

一、刑法的基本原則

二、刑法的效力

(一)刑法的空間效力

刑法的空間效力解決的是一國刑法在什么地域、對什么人適用的問題。

(二)刑法的時間效力

刑法的時間效力解決的問題是刑法從何時起至何時止具有適用效力,其內容包括生效時間、失效時間、溯及力。

(1)刑法生效后,對它生效前未經審判或判決尚未確定的行為如果具有追溯適用效力,則是有溯及力;否則就是沒有溯及力。

(2)我國《刑法》第十二條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為,如果當時的法律不認為是犯罪的,適用當時的法律;如果當時的法律認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總則第四章第八節的規定應當追訴的,按照當時的法律追究刑事責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認為是犯罪或者處刑較輕的,適用本法。本法施行以前,依照當時的法律已經作出的生效判決,繼續有效。”即我國刑法的溯及力采取從舊兼從輕原則。

真題鏈接

(廣州2016)甲乘坐中國某航空公司航班由廣州飛往倫敦,在飛機經過法國上空時與乙發生爭吵,并失手將乙打成重傷。根據我國《刑法》,對于這起犯罪案件,擁有管轄權的是:

A.中國

B.法國

C.英國

D.聯合國

[解析] 本題考查刑法的管轄范圍。我國《刑法》第六條規定:“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的,除法律有特別規定的以外,都適用本法。凡在中華人民共和國船舶或者航空器內犯罪的,也適用本法。犯罪的行為或者結果有一項發生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的,就認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領域內犯罪。”因此,選擇A項。

三、犯罪

(一)犯罪主體

1.刑事責任年齡

2.刑事責任能力

刑事責任能力是指行為人具備的刑法意義上辨認和控制自己行為的能力。行為人成為犯罪主體必須具備這種能力。

我國《刑法》第十八條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認的,不負刑事責任。但是應當責令他們的家屬或者監護人嚴加看管和醫療,在必要的時候,由政府強制醫療。間歇性的精神病人在精神正常的時候犯罪,應當負刑事責任。尚未完全喪失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能力的精神病人犯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但是可以從輕或者減輕處罰。”第十九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

小貼士

刑事責任年齡和刑事責任能力是自然人成為犯罪主體的必要條件。

(二)犯罪故意與犯罪過失

犯罪故意:行為人明知道自己的行為會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這種結果發生,因而構成犯罪的心理態度。包括直接故意:明知道,還希望危害結果的發生;間接故意:明知道,還放任危害結果的發生。

犯罪過失:行為人應當預見自己的行為可能發生危害社會的結果,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或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以致發生這種結果的心理態度。包括疏忽大意的過失和過于自信的過失,前者應當預見,因為疏忽大意而沒有預見;后者已經預見,而輕信能夠避免。

(三)正當防衛與緊急避險

正當防衛:為保護合法權益,制止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對不法侵害人造成損害,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不負刑事責任。

緊急避險:為保護合法權益,避免正在發生的危險,不得已對第三方造成損害,未超過必要限度造成不應有的損害的(保護的利益>損害的利益),不負刑事責任。但不適用于職務上、業務上負有特定責任的人。

(四)故意犯罪的停止形態

(五)共同犯罪

真題鏈接

1.(國考2016)下列情形中,行為人不負刑事責任的是:

A.十四周歲的張某,販賣冰毒0.2克

B.十五周歲的李某,因過失導致他人傷殘

C.二十周歲的周某,醉酒后毆打他人致人重傷

D.三十五周歲的聾啞人宋某,入戶盜竊現金5000元

視頻解析

[解析] 本題考查刑法中不負刑事責任情形。根據我國《刑法》規定,已滿十四周歲不滿十六周歲的人,犯故意殺人、故意傷害致人重傷或者死亡、強奸、搶劫、販賣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險物質罪的,應當負刑事責任。B項中,李某不滿十六周歲,對過失致人傷殘不負刑事責任。因此,選擇B項。

A項:十四周歲屬于限制刑事責任年齡,販毒屬于八種行為之一,應負刑事責任。C項:二十周歲屬于完全刑事責任年齡,醉酒打人致重傷,需負刑事責任。D項:我國《刑法》第十九條規定:“又聾又啞的人或者盲人犯罪,可以從輕、減輕或者免除處罰。”但是從輕、減輕或免除處罰的前提是需要負刑事責任。

2.(國考2016)下列說法不符合我國法律規定的是:

A.甲帶侄子外出游玩,遇地震,甲無需為侄子在地震中所受損害承擔責任

B.甲用拳頭毆打乙,乙將甲推倒后持刀將其扎死,乙無需為甲的死亡承擔責任

C.甲、乙發生口角,對罵過程中甲欲訛詐乙而故意倒地,乙無需為甲因倒地所受損害承擔責任

D.甲、乙因言語不和而廝打在一起,丙撞見后趁機毆打與其素來不和的甲,乙無需為丙毆打甲所造成的損害承擔責任

視頻解析

[解析] A項:甲帶侄子游玩,因先行行為需要對侄子的安全負責,但地震屬于不可抗力,屬于免責情形,因此甲無需擔責。B項:正當防衛是指為了保護國家、公共利益、本人或他人的權利免受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而對侵害人實施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為,不是犯罪。即正當防衛需要有正在進行的不法侵害。B項中乙把甲推倒意味著甲對乙的不法侵害已經結束,此時乙將甲扎死構成故意殺人罪,要承擔責任。C項:甲倒地是為了訛詐乙,與乙無因果關系,因此乙無需擔責。D項:丙毆打甲表明其有傷害對方之意,與甲乙廝打沒有關系,乙無需為丙的傷害行為擔責。因此,選擇B項。

四、刑罰

(一)刑罰的種類

刑罰分為主刑和附加刑。

主刑:管制、拘役、有期徒刑、無期徒刑、死刑;一個罪行只能適用一個主刑

附加刑:罰金、沒收財產、剝奪政治權利、驅逐出境。

小貼士

附加刑也可以獨立適用;驅逐出境只能適用于犯罪的外國人。

(二)死刑

(三)剝奪政治權利

剝奪的政治權利包括:(1)選舉權和被選舉權;(2)言論、出版、集會、結社、游行、示威自由的權利;(3)擔任國家機關職務的權利;(4)擔任國有公司、企業、事業單位和人民團體領導職務的權利。

剝奪政治權利的刑期,從徒刑、拘役執行完畢之日或者從假釋之日起計算,剝奪政治權利的效力當然施用于主刑執行期間。

真題鏈接

(聯考2017)根據我國現有法律規定,下列最有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實刑)的是:

A.19歲的周某持刀搶劫他人現金10元

B.林某受人脅迫,首次偷竊就盜取了價值400元的食物

C.王某精神病發作,在神志不清時赤手空拳地打傷無辜的路人

D.張某為朋友擔保,向他人無息借款5萬元,在朋友無法償還后也未還款

[解析] A項:我國《刑法》第二百六十三條規定:“以暴力、脅迫或者其他方法搶劫公私財物的,處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處罰金……”周某已滿18周歲,持刀搶劫,有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B項:影響林某量刑的情節有“受人脅迫”“盜竊400元”。我國《刑法》第二十八條規定:“對于被脅迫參加犯罪的,應當按照他的犯罪情節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若林某的行為構成犯罪,應當減輕處罰或者免除處罰。根據《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檢察院關于辦理盜竊刑事案件適用法律若干問題的解釋》規定,盜竊入罪金額起點為1000元以上。林某的盜竊金額達不到入罪金額,不構成盜竊罪。因此林某不可能被判處有期徒刑(實刑)。C項:我國《刑法》第十八條第一款規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認或者控制自己行為的時候造成危害結果,經法定程序鑒定確定的,不負刑事責任……”王某精神病發作打傷人,不負刑事責任。D項:張某涉及的是債務糾紛,屬于民法的調整范圍,與刑法無關。因此,選擇A項。

推薦閱讀
  1. 2014公務員錄用考試隨身練系列:公共基礎知識快速突破
  2. 2020年甘肅省“三支一扶”選拔招募考試《公共基礎知識》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3. 2020年河北省軍轉干部安置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4. 北京市公務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行政職業能力傾向測驗歷年真題及華圖名師詳解(2016最新版)
  5. 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沖刺提分系列:公務員考試熱點分析與時政(2017最新版)
  6. 2020年青海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言語理解與表達【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7. 2015國家公務員錄用考試實戰教材:法律基礎知識
  8. 省(市、縣)事業單位公開招聘工作人員錄用考試專用教材:綜合應用能力·C類(2017-2018視頻版)
  9. 2020年浙江省選調生考試《申論》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0. 2020年安徽省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1. 2020年寧夏回族自治區選調生考試《行政職業能力測驗》題庫【真題精選+章節題庫+模擬試題】
  12. 公務員錄用考試快速提分系列:面試精彩作答101例(2016移動互聯版)
  13. 2020年甘肅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數量關系【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14. 公務員錄用考試華圖名家講義系列教材:常識判斷模塊寶典(第11版)(2017)
  15. 2020年貴州公務員錄用考試專項教材:判斷推理【考點精講+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主站蜘蛛池模板: 澄城县| 嘉义市| 新安县| 兴安盟| 巢湖市| 屏山县| 罗甸县| 葵青区| 新晃| 呼和浩特市| 雷山县| 大厂| 钟山县| 丹巴县| 芒康县| 攀枝花市| 门头沟区| 长兴县| 大港区| 仲巴县| 潍坊市| 庆元县| 徐水县| 曲靖市| 竹溪县| 台州市| 连江县| 古田县| 正镶白旗| 西安市| 太康县| 和平区| 孙吴县| 巧家县| 嘉荫县| 揭东县| 红桥区| 霍邱县| 蒙山县| 蕲春县| 澜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