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獨在異鄉為異客(2)
- 愿做不醒夢中客
- 凌霏雪
- 1184字
- 2020-08-11 21:41:37
我這個人看起來像是堅不可摧的樣子,但最致命的弱點是我需要朋友。曾經有個男朋友和我分手的原因是,他覺得他永遠排在我朋友的后面。
是的,沒錯。對我而言,友情就是比愛情重要的多。初中的時候,我特別喜歡一個男生,喜歡到他不上學,我也不去了。本來無數次幻想,如果和他在一起,要怎樣一起開心。但當他和我說想要在一起時,我的整個人,從頭到腳都冷靜下來了。我拒絕了,我說:“戀人是一時的,朋友卻是能一輩子的。我希望我們能一輩子關系這樣好。”直到現在,十年過去了,我才告訴他,那時候我真的喜歡他。
我總是這樣,真心的喜歡誰,就絕對不敢和他在一起,小心翼翼地害怕終將會失去。但是,真的能做一輩子的朋友嗎?答案你我都心知肚明。
中學的時候,每日呼朋喚友,一起去惹是生非大概就是其他人給我扣上的標簽。曾經還因為做人太過高調而引起了不少麻煩。若有我胡須,我定然要撫須長嘆。以前的我們一無所有,但是張揚又快樂。而現在,當我們有了什么,反而學會了低調做人,卻總是心有戚戚。
深圳這座城市,我也不是沒有朋友。只是朋友和朋友也是不一樣的,三六九等,分得清清楚楚。在深圳,百無禁忌的朋友,沒有。幸好,現代發達的通訊技術讓我可以隨時隨地的找朋友聊天,極大程度的緩解了我的孤獨感。尤其是當我在上班的路上,被怪蜀黍搭訕后,想傾訴的欲望就像蠶蛹渴望破繭而出,最終歸于平靜。
然而,下雨天被自行車刮破的傷口,遲遲不愈合,就像在我心里也劃了一道傷、留下一道疤。明明只是小傷口,換做以往幾天過去連痂都掉了。但這次,出乎意料的,它不僅沒好,還在朝著愈演愈烈的方向發展。
受傷當天,我在雨中慢慢挪動自己的時候,滿滿的酸脹感企圖破出胸腔,但我忍住了,因為哭有什么用。兩天后,當我發現傷口發黑的時候,我哭了。不是害怕可能潰爛的傷口,而是我在這個陌生的城市,沒有朋友也沒有家。自此,我對深圳這個城市畫了×。
后來在公司醫務室處理傷口的時候,不靠譜的麻爪醫生和護士生生用針頭和鑷子摳掉了我的皮肉。我握著拳,從痛到感受不到痛,直到醫生發現我在邊出汗邊發抖,才終于停下了對我的錯誤治療,讓我去正規醫院掛急診。我還收獲了讓我哭笑不得的贊美,“小姑娘,你都不疼的嗎?男生這樣都要嗷嗷叫了呀!你一聲沒吭,可真厲害!”
其實哪里是我厲害,只是我能叫給誰聽、痛給誰看。既然注定只能一個人抗下的事情,何必讓人看笑話。不如就這樣咬牙忍下,說不定還能博得一片叫好聲。畢竟,一個人漂泊在外,無論是北漂、滬漂還是深漂,既然決定了出來漂,又有什么是不可承受的。《三十而已》里,理發店的爺爺對漫妮說,“所有選擇漂的人,在走出家門的那一刻就要知道,往后,你就是你自己的家了,在撐起你自己的天。要是連這點勇氣都沒有,趁早別出去。爸媽嘴里說的故鄉是后路,聽聽就算了。”
我知道自己是勇敢的,不只是因為我能忍住疼。而是我相信自己,一個人在異鄉,也能活的不錯。但是,這樣的生活,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