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北的秋天,像是被大自然打翻了調(diào)色盤,漫山遍野的樹木都被染上了絢爛的色彩,紅的似火,黃的如金,層層疊疊地鋪展開來,美不勝收。然而,在這如詩如畫的美景背后,卻隱藏著一些不為人知的秘密。
李大山從城里回到了老家靠山屯,此時正值秋收時節(jié),村子里彌漫著豐收的喜悅。他本在城里的工廠做工,可工廠效益不好,放了長假,他便想著回家?guī)透改甘崭钋f稼,順便享受這難得的寧靜。
靠山屯在大山深處,交通不便,村里的年輕人大多出去打工了,只剩下些老人和孩子守著這片土地。李大山的家在村子的最邊緣,一座老舊的土坯房,周圍是一片荒草地,再遠處就是那片五彩斑斕的山林。
剛到家的第一晚,李大山就聽到了一些奇怪的動靜。半夜時分,他被一陣隱隱約約的哭聲驚醒,那聲音像是從很遠的地方傳來,卻又仿佛就在窗外。他起身,披上一件薄外套,走到窗邊向外望去,外面月光如水,灑在院子里,可除了隨風搖曳的荒草,什么也看不見。
“許是聽錯了。”李大山嘟囔著,重新躺回炕上,可那哭聲卻像是纏上了他,在他的腦海里揮之不去,直到天快亮的時候,他才迷迷糊糊地睡過去。
第二天,李大山去村里的小賣部買東西。小賣部里聚著幾個老人,正在熱火朝天地聊天。李大山打了聲招呼,便自顧自地挑著東西。這時,一個叫趙老頭的人說道:“你們聽說了嗎?村后頭那條老路上,又鬧鬼了。”
“啥?又鬧鬼了?不是前幾年鬧過一回嗎?后來不沒事了。”另一個老人驚訝地問道。
“誰說不是呢,可聽二嘎子說,他前幾天晚上走那條路,親眼看見一個白影在路中間晃悠,嚇得他撒腿就跑。”趙老頭繪聲繪色地描述著。
李大山聽到這話,心里一動,忍不住插嘴道:“趙大爺,那條路我小時候常走,哪有什么鬼啊,說不定是二嘎子看花眼了。”
趙老頭看了他一眼,哼了一聲:“你這娃,出去幾年,連鬼都不信了。那路邪乎著呢,打我小時候起,就聽說有人在那路上碰到過不干凈的東西。”
李大山笑了笑,沒再說話,付了錢便離開了小賣部。可他心里卻對那條老路充滿了好奇,決定晚上去一探究竟。
夜幕降臨,李大山瞞著父母,偷偷拿上手電筒,出了門。外面的月光很亮,把整個村子照得銀白一片。他沿著村子后面的小路,朝著那條老路走去。越靠近老路,周圍的氣氛就越顯得陰森,路邊的荒草在秋風中沙沙作響,像是有無數(shù)雙眼睛在暗處窺視著他。
終于,李大山來到了老路上。這是一條早已廢棄的土路,路面坑洼不平,兩旁是高高的土坡,土坡上長滿了荊棘和枯草。他打開手電筒,光線在黑暗中顯得有些微弱,只能照亮眼前一小片地方。
李大山小心翼翼地向前走著,眼睛不停地掃視著四周。突然,他感覺有一股冷風吹過,脖子后面涼颼颼的,他下意識地回頭,卻什么也沒看見。“一定是自己嚇自己。”他給自己壯著膽,繼續(xù)往前走。
走著走著,李大山聽到了一陣奇怪的腳步聲,那聲音像是有人穿著破舊的鞋子在土路上拖沓著走。他停下腳步,屏住呼吸,仔細聽著。那腳步聲越來越近,他的心也提到了嗓子眼。就在這時,他的手電筒突然閃了幾下,然后熄滅了。
“操!”李大山低聲咒罵了一句,慌亂地擺弄著手電筒。就在他手忙腳亂的時候,一個白影從他面前一閃而過。他驚恐地瞪大了眼睛,想要逃跑,卻發(fā)現(xiàn)雙腿像是被釘在了地上,動彈不得。
那白影慢慢地轉(zhuǎn)過身來,李大山借著微弱的月光,看清了那東西的模樣:一張慘白的臉,眼睛空洞無神,嘴角掛著一絲詭異的笑容,身上穿著一件破舊的白色長袍,在秋風中飄動著。
“鬼……鬼啊!”李大山終于喊出了聲,他拼命地掙扎著,雙腿終于有了知覺,轉(zhuǎn)身朝著村子的方向狂奔。一路上,他只聽到自己急促的呼吸聲和砰砰的心跳聲,那白影似乎一直在他身后追趕著他,他不敢回頭,直到看到自家那熟悉的土坯房,他才松了一口氣,一頭沖進屋里,把門緊緊地關(guān)上。
李大山的父母被他的動靜驚醒,看著他臉色蒼白,滿頭大汗的樣子,忙問他發(fā)生了什么事。李大山結(jié)結(jié)巴巴地把在老路上遇到的事情說了一遍。他的父母聽后,臉色變得十分難看。
“兒啊,你咋這么不懂事呢,那條路邪乎得很,你去干啥?”他的父親埋怨道。
“我……我就是好奇。”李大山低著頭,小聲說道。
“這下可好,惹上臟東西了。明天一早,我去找村里的劉半仙,讓他給你看看。”他的母親憂心忡忡地說。
第二天,李大山的父親一大早就去找劉半仙了。劉半仙是村里有名的神漢,據(jù)說能驅(qū)邪捉鬼,治病救人。不一會兒,劉半仙就來了,他手里拿著一個八卦盤,圍著李大山的屋子轉(zhuǎn)了幾圈,嘴里念念有詞。
“這鬼的怨念很重啊,怕是不好對付。”劉半仙皺著眉頭說。
“劉半仙,你可得救救我兒子啊,他還年輕,可不能被這臟東西害了。”李大山的母親哀求道。
“放心吧,我會盡力的。”劉半仙說著,從懷里掏出幾張符紙,貼在了李大山的床頭、門上和窗戶上,又給了李大山一個用紅布包著的小物件,讓他貼身帶著。
“這是我開過光的護身符,你戴著它,那鬼就不敢靠近你了。”劉半仙囑咐道。
李大山半信半疑地接過護身符,戴在了脖子上。這一天,他都待在家里,不敢出門。到了晚上,他早早地就上了炕,拉過被子把自己裹得嚴嚴實實的。也許是那護身符起了作用,一晚上他都睡得很安穩(wěn),沒有再聽到奇怪的聲音,也沒有看到那個白影。
李大山以為事情就這樣過去了,可沒想到,幾天后的一個晚上,他又聽到了那熟悉的哭聲。那哭聲比上次更加凄厲,仿佛就在他的耳邊。他驚恐地睜開眼睛,發(fā)現(xiàn)自己的房間里彌漫著一股詭異的霧氣,月光透過窗戶灑在地上,形成一片片斑駁的光影。而在那光影之中,一個模糊的白影正緩緩地向他靠近。
李大山想要呼救,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喉嚨像是被什么東西堵住了,發(fā)不出一點聲音。他拼命地掙扎著,想要從床上坐起來,可身體卻像是被一股無形的力量壓制著,動彈不得。那白影越來越近,他甚至能感覺到它身上散發(fā)出來的陣陣寒意。
就在白影快要靠近他的時候,李大山突然想起了劉半仙給他的護身符。他用盡全身的力氣,把手伸向脖子,想要抓住那個護身符。就在他的手指觸碰到護身符的瞬間,一道耀眼的光芒從護身符中迸發(fā)出來,照亮了整個房間。那白影似乎被這光芒嚇到了,發(fā)出一聲凄厲的慘叫,然后迅速地向后退去,消失在了霧氣之中。
隨著白影的消失,房間里的霧氣也漸漸散去,李大山終于松了一口氣,癱倒在床上。他的全身都被汗水濕透了,心臟還在砰砰地跳個不停。這一夜,他再也沒有睡著,一直睜著眼睛,直到天亮。
第二天早上,李大山?jīng)Q定去弄清楚這一切的真相。他覺得這所謂的“鬼”,背后一定隱藏著什么不為人知的秘密。他想起趙老頭說過,這條路從他小時候起就鬧鬼,說不定村里的老一輩人知道些什么。于是,他來到了村里最年長的張奶奶家。
張奶奶已經(jīng)九十多歲了,身體還算硬朗,頭腦也很清醒。李大山把自己遇到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告訴了張奶奶,張奶奶聽后,沉默了許久。
“孩子,有些事情,本不該再提,可既然你遇到了,我就告訴你吧。”張奶奶緩緩地說道,“那條老路,以前是村里的一條必經(jīng)之路,很多年前,村里有個年輕的媳婦,因為和丈夫吵架,一氣之下在那條路上上吊自殺了。從那以后,那條路就經(jīng)常鬧鬼,有人說看到過那個媳婦的鬼魂在路邊哭泣,也有人說被她的鬼魂纏上過,大病一場。”
“那后來呢?”李大山急切地問道。
“后來,村里請了好幾個道士和神婆來做法,都沒能徹底解決問題。再后來,大家都不敢走那條路了,時間一長,它就荒廢了。”張奶奶嘆了口氣說。
李大山聽了張奶奶的話,心里不禁有些疑惑。他覺得一個自殺的女人,怎么會有這么大的怨念,化作厲鬼來害人呢?這里面一定還有其他的原因。
從張奶奶家出來后,李大山?jīng)Q定再去那條老路看看。他相信,只要能找到那個女鬼的尸骨,說不定就能化解她的怨念,讓她入土為安,也能徹底解決這個鬧鬼的事情。
傍晚時分,李大山帶著一把鐵鍬,再次來到了那條老路上。此時,夕陽的余暉灑在路面上,給這條陰森的老路增添了一絲詭異的色彩。他沿著老路,仔細地尋找著可能埋有尸骨的地方。
找了很久,李大山終于在路邊的一個土坡下,發(fā)現(xiàn)了一處看起來有些異樣的地方。那里的土顏色比周圍的土要深一些,而且還有一些雜草長得格外茂盛,像是下面有什么東西在滋養(yǎng)著它們。
李大山深吸一口氣,握緊鐵鍬,開始小心翼翼地挖掘起來。隨著挖掘的深入,一股腐臭的氣味漸漸彌漫開來。他的心跳越來越快,手上的動作也越來越快。終于,在挖到半米多深的時候,他看到了一具白骨。
白骨的脖子上還掛著一條破舊的麻繩,顯然,這就是當年那個上吊自殺的媳婦的尸骨。李大山看著眼前的白骨,心里不禁有些難過。他輕輕地把白骨挖了出來,然后找了一個干凈的地方,準備重新將她安葬。
就在他準備動手的時候,突然,一陣陰風吹過,他的耳邊再次響起了那熟悉的哭聲。他抬頭望去,只見那個女鬼的身影又出現(xiàn)在了他的面前。不過,這一次,女鬼的臉上沒有了之前的猙獰和怨恨,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悲傷和無奈。
“你終于來了。”女鬼開口說道,聲音空靈而又哀怨。
李大山雖然心里害怕,但還是鼓起勇氣問道:“你到底有什么冤屈,為什么一直不肯放過這里的人?”
女鬼嘆了口氣,緩緩地說道:“我死得冤枉啊!當年,我和丈夫吵架,只是一時氣話,沒想到他竟然真的把我逼上了絕路。我死后,他怕?lián)熑危蛯ν庹f我是自殺的。這些年,我的魂魄一直被困在這里,無法超生,我只是想讓他受到應(yīng)有的懲罰。”
李大山聽了女鬼的話,心中一陣唏噓。他對女鬼說:“你放心,我一定會幫你討回公道的。你先安心地去吧,我會好好安葬你的。”
女鬼聽了李大山的話,眼中流下了兩行血淚,然后緩緩地向他行了一個禮,說道:“謝謝你,好心人。”說完,她的身影便漸漸消散在了空氣中。
李大山看著女鬼消失的地方,心中感慨萬千。他按照當?shù)氐牧?xí)俗,將女鬼的尸骨重新安葬在了一個安靜的地方,還為她立了一塊碑。
從那以后,靠山屯的那條老路上再也沒有鬧過鬼。李大山也回到了城里,繼續(xù)他的生活。不過,每當他想起那個秋天在老家的經(jīng)歷,心中都會涌起一股復(fù)雜的情緒,他知道,這個世界上,有些事情,遠比我們想象的要復(fù)雜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