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2 畫面線稿描繪

1.2.1 國畫十八描線條

國畫中常見的筆法被大家歸為18種,稱為國畫十八描,分別是高古游絲描、琴弦描、鐵線描、行云流水描、馬蝗描、釘頭鼠尾描、混描、撅頭丁描、曹衣描、折蘆描、橄欖描、棗核描、柳葉描、竹葉描、戰筆水紋描、減筆描、柴筆描和蚯蚓描。

1高古游絲描

高古游絲描線條十分尖銳,筆法比較蒼老緊湊,古人大多用這種方法繪畫,一般用淡墨繪制白描作品。

2琴弦描

琴弦描用筆一氣呵成,仿佛琴弦一樣亂而不斷。

3鐵線描

鐵線描下筆瘦且有勁,仿佛用鐵錐劃破石頭一樣,一般用作學國畫初始階段用線。

高古游絲描

琴弦描

鐵線描

4行云流水描

行云流水描中衣紋翻飛如云紋,穿插排列仿佛水的波紋一樣,疏而不散、密而不亂。這種筆法多用來繪制佛像。

5馬蝗描

馬蝗描筆法抑揚頓挫,轉角的波折成角狀,仿佛螞蟥系在一起的樣子。

6釘頭鼠尾描

釘頭鼠尾描的起筆很有特點,起筆頓筆,然后掃尾細長似老鼠一樣。因此這種筆法被形象稱為釘頭鼠尾。

行云流水描

馬蝗描

釘頭鼠尾描

7混描

用淡墨描繪出衣紋然后用濃墨混成,這種混合描法稱為混描。

8撅頭丁描

撅頭丁描一般用側面筆鋒起筆,頓筆處為方形,仿佛有斧頭劈砍之感。線條粗且有力。

9曹衣描

曹衣描是“曹衣出水”描的簡稱,這種筆法衣紋下垂且比較貼身,仿佛剛從水中鉆出一樣,用筆較細且有垂墜感,衣紋轉折處為圓弧狀。

混描

撅頭丁描

曹衣描

10折蘆描

折蘆描下筆時撇捺繪制線條轉折仿佛蘆葦折斷感覺一樣,所以稱為折蘆描。

11橄欖描

橄欖描的頓筆處仿佛橄欖一般,線條的粗細變化不大。

12棗核描

用筆時筆鋒收藏,繪制線條時頓挫渾圓好似棗核一樣,轉折處都為圓潤線條。這種描線方法又稱為觀音描,多用來繪制觀音像。

折蘆描

橄欖描

棗核描

13柳葉描

柳葉描用筆兩頭細中間粗,用筆虛入虛出。

14竹葉描

竹葉描與柳葉描同樣屬于兩頭細中間粗,但是竹葉描相比柳葉描筆法更有力,整個線條也更粗。

15戰筆水紋描

下筆轉折多并且筆鋒不是很明顯,衣紋重疊繪制好像水波一樣。

柳葉描

竹葉描

戰筆水紋描

16減筆描

在使用減筆描的畫面中線條十分概括,畫面線條很少,用筆一氣呵成。

17柴筆描

柴筆描線條很粗,用側筆鋒橫筆描繪。

18蚯蚓描

蚯蚓描的起筆和收筆切忌頓挫感,整體線條肥壯好似蚯蚓一樣。

減筆描

柴筆描

蚯蚓描

主站蜘蛛池模板: 慈溪市| 五华县| 印江| 建昌县| 安岳县| 合川市| 潼南县| 扶沟县| 余干县| 林口县| 南昌市| 阿拉善右旗| 南昌县| 平陆县| 富顺县| 丰城市| 财经| 兰考县| 怀仁县| 东山县| 夏津县| 方山县| 东城区| 德阳市| 淮安市| 曲麻莱县| 罗平县| 启东市| 扎囊县| 玛曲县| 邵武市| 金川县| 宣化县| 台前县| 甘谷县| 平塘县| 隆安县| 翼城县| 会东县| 正宁县| 乌拉特后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