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手機攝影筆記:一場腦洞大開的視覺之旅
- 李碩(李白兔子)
- 1198字
- 2020-09-03 10:27:32
1.2 學攝影的三個問題
那么,如何培養審美呢。
我不是科班出身,而是以一個自學者的身份來向你講述(我的自學故事在全書末尾有更多介紹,畢竟那更像一個故事,而不是教學)。所以你遇到過的困惑,其實都是我遇到過的。你能通過我下面的一問一答來看出我是如何解決這些學習上的問題的。而我分享給你的方法,也能提供給你一個別的攝影書籍所不能提供的全新角度,讓你即使半路出家,也能有所建樹。
要不要看書?
我的很多學員都問過我這個問題。確實,學習某一項技能,看書是一個很不錯的方式。
比如,我看過著名的《美國紐約攝影學院攝影教材(上)》(簡稱“紐攝”)和一些攝影雜志上的教程?!凹~攝”的確給了我一些基礎的概念,比如攝影三要素和曝光方面的技巧,而其他的教程大多只能算是參考。
所以對這個問題,我的回答是,一些經典的書籍可以看,比如“紐攝”或新式攝影教材中的《攝影筆記》。但是由于很多書的作者是資深攝影人,他們的作品往往是基于已有經驗,并不適合真正的初學者。
而對于審美而言,僅僅看攝影教材是不夠的。絕大多數攝影教材都不涉及審美培養,書中的作品量非常有限。后面我會講到,培養審美、學攝影應該看什么書。
要不要去影樓打工?
這同樣是很多有志于以攝影為職業的人向我提出的問題。
TIPS
小貼士
這套書從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成為陪伴中國攝影成長的經典攝影書。
上下兩冊,上冊近似于知識普及,而下冊則對各專業攝影進行詳細介紹。應該說這套書是入門和膠片攝影的很好的教程。

對此,我首先要聲明,我從沒有在影樓打過工(雖然萌生過這個想法),沒有掛職某個攝影工作室,更沒有師從某位攝影師。
在我看來,半職業的打工或者當學徒的確算是一種傳統的學習“手藝”的方法,優點是可以大量接觸實際拍攝,會積累豐富的拍攝經驗,并學到書本不能給予的與客戶交流的技巧。
但是這樣做不夠高效,并且這一做法還有巨大的風險。首先,你所打工的影樓很可能只針對某一類客戶或拍攝題材,比如常見的婚紗攝影。而這類題材已經深深陷入套路之中,你很難學到關于其他題材的拍攝技巧。假如你加入的是更自由靈活的攝影工作室,那么會好很多,但也要小心。當你師從某一個很厲害的攝影師時,也會很容易受到他/她的影響,自己的照片被打上別人風格的烙印。我在做媒體編輯時,沒少聽過別人議論這樣的攝影師,一輩子活在師父的陰影之下。
假如你僅僅是為了興趣和樂趣而攝影,那么,或許遠離影樓是一個好選擇。
要不要去上攝影學校?
一些比較好的培訓機構是可以嘗試的,比如我一直所在的攝影工作平臺。所謂好的機構,就是能提供足夠強的系統性的教學、足夠細致的課程、靈活的學習時間,以及足夠好的講師,可以提供給你1對1的指導。
同時,這個機構的教學方向應該是多元化的,有手機,也有相機,有前期拍攝,也有后期修片。這樣當你進階到更高層次后,可以獲得相應的更具針對性的指導。
當然,這往往也意味著需要花費一定的學費,從某種程度上來說“高價=優質”,所以需要一定的經濟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