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網絡金融
  • 蔡皎潔
  • 5703字
  • 2020-08-28 16:32:54

1.3 網絡金融的發展分析

1.3.1 網絡金融發展中的問題及對策

1.網絡金融發展中的問題

網絡金融的發展在為金融業帶來前所未有繁榮的同時,也給金融業乃至整個社會帶來很多問題。歸納起來,主要有如下幾個問題:

(1)安全性問題

安全性問題是發展網絡金融中需要克服的最大障礙。引發安全性問題的原因與引發網絡金融操作風險的原因大致相同,即網絡犯罪、黑客攻擊、計算機病毒傳播、系統設計缺陷、系統實施和維護不當等。雖然西方國家在網絡技術方面走在世界的前列,但它們同樣受著網絡金融交易安全問題的困擾。根據美國官方統計,銀行每年在網絡上被偷竊的資金達6000萬美元,能夠查獲的只有1/6。而每年在網絡上企圖電子盜竊作案的總數高達5億~100億美元。通常只有2%的網絡竊賊被抓獲,只有1%的人被捕進監獄服刑。“電子扒手”平均作案值是25萬美元,而持槍搶劫銀行只有7500美元。

(2)網絡金融的標準問題

網絡金融最重要的特性是安全標準性,當前網絡金融活動主要基于SSL和SET這兩種安全交易標準和身份認證的CA [1] 協議。SSL協議是由網景(Netscape)公司研制的,采用公開密匙和私有密匙兩種方法進行網絡安全管理,能夠對信用卡和客戶私人信息提供較為安全的保護。1997年12月,VISA和Master Card公司聯合開發了SET協議,采用公開密匙加密、電子數字簽名、電子安全證書等方法,來解決用戶、企業和銀行之間通過信用卡支付的交易安全性,以保證支付信息的機密。SET協議較SSL協議復雜,因而理論上安全性更高,因為前者不僅可以對兩個端點間的單人會話進行加密,而且可以加密和認定三方面的多個信息,這是SSL協議不能解決的問題。但SET協議也有自身難以克服的缺陷,即SET協議過于復雜,對消費者、企業和銀行技術操作要求非常高,形成了技術擴散的阻力。目前,基于SET和SSL這兩種方式的網絡金融活動仍存在一定程度上的缺陷,仍無法避免受黑客干擾的威脅。網上的安全保障通常是在被攻擊后,才有相應的技術方法和防范措施,是攻擊—保護—再被攻擊—再加強保護的過程。這就要求網絡的安全認證和安全技術不斷加強和完善,它是一個無止境的發展過程。

(3)網絡金融的法律問題

金融業務廣泛電子化和大量的計算機犯罪活動集中于這一領域,不可避免地會遇到計算機記錄、卡片數據、終端收據的法律價值和舉證責任的轉移等法律問題,還包括“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利用計算機進行金融詐騙的適用法律等問題。這些法律問題如果解決不當就會引發網絡金融的法律風險。在解決網絡金融引發的法律問題方面,美國走在世界前列,如關于電子簽名的法律效力問題,美國已明文規定它與手寫簽名具有相同的法律約束力。雖然美國政府為適應網絡金融的發展對其法律法規做出了一些適應性調整,但由于網絡金融還處于起步階段,隨著其創新活動的不斷發展,必然會不斷引發新的法律問題。

(4)網絡金融的稅收問題

首先,網絡金融的虛擬性增加了稅收部門全面而準確地獲得交易信息及證明文件的難度。網絡金融條件下,傳統稅收工作所依賴的書面文件所起作用不大,一些原有審計方法無法適用。例如證券交易的印花稅,其征稅對象為交易各方提供的書面憑證,而互聯網的無紙化交易不但使傳統的憑證追蹤審計失去了基礎,而且也令印花稅的憑證貼花無從下手。稅務機構在獲取可被法庭采納的證明文件方面遇到新的困難。即使稅務機構能夠出具網上企業或個人進行交易的證據,但這些證據能否滿足稅收法庭規定的文件和證據的標準,仍然是個不確定的問題。此外,網絡金融交易是一種虛擬交易,許多金融交易在網上進行,其電子記錄可以不留任何痕跡地加以修改,使確認該交易的過程復雜化。

其次,網絡金融的匿名性,增加了稅收部門跟蹤交易過程、確定納稅主體和納稅地點的難度。在互聯網中使用的姓名與真實姓名不一致,在互聯網上建立一個不可追蹤的網站是輕而易舉的事,網址是一個虛擬的地址,通過它并不知道服務活動實際發生地,這就增加了稅收機構確定交易者身份、交易所在地的難度。

另外,作為確定服務提供的重要因素的“常設機構”這個概念,由于服務通過互聯網聯機提供而逐漸失去意義。這樣一國就無法根據“常設機構”標準,對向本國居民提供金融服務的外國網絡金融服務商征稅,這會刺激逃稅和避稅行為的產生。例如國際避稅地安提瓜和巴布達已經在互聯網上建立了網址,并宣布可向使用者提供“稅收保護”。這會助長跨國財團進行利潤轉移,助長金融機構向避稅地的遷移,以達到逃稅、避稅的目的。

最后,國際稅收管轄權的沖突。由于互聯網的開放性,為了避免雙重征稅,就涉及各國的稅收管轄權協調問題,目前世界各國都同意選擇由收入來源地國優先行使稅收管轄權。但是,出現國際電子商務以后,各國對所得來源地的判定發生了爭議,這給行使來源地稅收管轄權帶來了一定的困難。1996年11月,美國財政部發表了《全球電子商務選擇性稅收政策》一文,其政策取向就是要加強居民稅收管理權而不是來源地稅收管轄權,來源地稅收管轄權不會被拋棄,但可能會大大削弱。但有關服務發生地通常是根據始發地辦法、非純粹始發地辦法以及服務執行地等辦法進行確定的,如果通過互聯網提供金融服務,那么又應該將何地認定為稅收管轄地呢?而且隨著網絡金融的發展,國與國之間稅收管轄權的潛在沖突會進一步加劇,這也為一些跨國集團的避稅、逃稅提供了方便。

2.我國網絡金融發展中問題解決的對策

(1)加快支付系統和金融網絡系統的建設

到目前為止我國仍然沒有實現真正的支付現代化,支付系統的建設仍需要加快進行,一個現代化支付系統是現代化金融系統的物質基礎,也是未來網絡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近期內,我國支付系統建設應加快解決以下幾個方面的問題:

1)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問題。未來我國支付系統的主要基礎是建設中的中國國家銀行現代化支付系統(CNAPS),它以中國國家金融網(CNFN)為通信網絡。該網絡使以前主要依賴于衛星通信解決異地信息傳遞的銀行網絡通信,現在可以利用以光纖通信為基礎的寬帶高速數字化通信技術和幀中繼技術來解決中心城市之間的金融信息傳輸問題。這一問題的解決將使銀行間資金支付效率大大提高。但是,各個商業銀行的專用網絡和CNFN之間存在著網間互聯的問題。為了利用商業銀行的網絡,在建設中應注意使用統一的互聯網協議來實現不同的網絡接口協議之間的互聯。

2)支付工具的問題。支付工具是實現支付系統高效運行的關鍵,我國在支付工具的開發上還比較落后,應該在發展過程中一方面改善現有支付工具的使用效率,另一方面加快研制新型的更先進、更安全的網上支付工具。

信用卡在一定時期內將成為我國最主要的個人支付工具之一。盡快實現信用卡的跨行結算,將極大地推動我國信用卡業務的發展,同時也將極大地推動網上支付的發展。在市場管理方面,中國應該建立一個統一的銀行卡管理機構,由獨立于銀行和商家的第三方機構進行銀行卡業務處理。這樣就可以制定統一的標準,避免重復建設的資源浪費,集中力量開發信用卡的新業務。

在開發全新的網上支付工具方面,銀行應該注重與信息技術企業的合作,在研究開發的過程中注意技術標準統一的問題,以免發生與信用卡一樣的重復建設。

3)安全問題。安全問題實際上也是支付技術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技術上我國在這方面還比較落后,很多電子設備和信息技術都是從國外進口的(其中一大部分是美國產品)。金融系統應該與信息技術企業密切合作,大力培養這方面的人才,加緊開發適合我國金融系統安全需要的有關技術。

(2)建設現代化的金融法制體系

市場經濟是法制經濟,未來的以電子商務為代表的網絡經濟將更加強調法制。我國法律體系尚不完善,法律的制定有時跟不上社會環境的發展和變化。例如1995年制定的《票據法》就出現了明顯不適應網絡經濟發展的內容:它規定票據出票人或持票人必須按照法定條件在票據上簽章,票據方有法律效力。這一規定事實上否定了經過數字簽章認證的非紙質的電子票據的支付和結算方式,很可能會在一定程度上阻礙電子商務和網絡金融業務的發展。因此必須修改現有法律條款或重新制定適合電子貨幣結算特點的法律法規。

(3)改革專業化金融體制

由于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金融機構將引起很大的變化,整個金融系統由分業經營開始向綜合化、全能化發展。在向信息化、網絡化方面轉變的過程中,應該在體制方面有所準備,研究和設計與中國國情相適應的全能型金融機構的模式,在保持金融系統穩定發展的前提下逐步改革專業化的金融體制。

1.3.2 網絡金融發展的模式

隨著信息技術的進步、電子商務的發展和網絡金融市場的成熟,目前,網絡金融的創新模式已有多種,并各自占據不同的市場。總的來說,主要有以下幾種模式:

(1)傳統金融機構電子商務化

傳統金融機構為適應客戶的需求,在繼續提供傳統業務服務的同時,積極利用互聯網作為新的服務手段,建立金融網站,提供網絡金融服務。它是原有的金融機構與網絡信息技術相結合的結果。金融網站相當于傳統金融機構的一個分支機構或營業部,既為其他非網上分支機構提供輔助服務,也單獨開展業務,但其業務方式和側重點不同,一些必須依賴于手工操作的業務需要依托于傳統的分支機構或營業部。這種模式的主要特點在于同時以傳統分支機構和金融網絡向客戶提供服務,客戶可以自己選擇需要的服務模式,即實現了在線業務與離線業務的結合。例如我國由傳統金融機構所開設的網上銀行、網上證券和網上保險就屬于這種模式。

(2)純虛擬的網絡金融

該模式完全依賴于互聯網,由純網絡金融機構提供虛擬的金融服務。這類金融機構一般只有辦公地址,沒有磚瓦型的分支機構或營業網點,幾乎所有業務都通過網上進行。采取這種模式的代表有:亞特蘭大互聯網銀行(Atlanta Internet Bank)、休斯敦的計算機銀行Houston-based CompuBank)和E*Trade。前兩家純網絡銀行的核心業務是提供遠距離的服務,以互聯網為中心,以電話和自動提款機作為補充設施。E*Trade則通過創意大膽的廣告在網上股票交易中異軍突起,并引起華爾街巨頭的注意。它有一條驚世駭俗的廣告語“踢開你的經紀人”,完全以互聯網方式向客戶提供虛擬的服務,不論交易金額大小,對每筆交易收取的傭金不超過19.95美元,其主要目的就是以低價格吸引那些對價格在意而對服務要求不高的自助投資者。目前,我國也出現該模式發展的領導者,如阿里銀行。

(3)互聯網金融

互聯網金融模式主要是指電子商務企業跨界金融領域所發展起來的金融創新模式,主要涉及電子支付、網絡信貸、網絡理財和網絡融資等領域。例如,以支付寶和快錢為首的第三方電子支付模式,是金融創新與互聯網行業商業模式創新的綜合實踐;以拍拍貸、紅嶺創投為首的P2P [2] 網絡借貸模式,是一種將非常小額度的資金聚集起來,借貸給資金需求者的商業模式,其社會價值主要體現在滿足個人資金需求、發展個人信用體系和提高社會閑散資金利用率三個方面;以阿里借貸和京東供應鏈金融為首的大數據金融模式,主要面向自身平臺客戶,以大數據分析的優勢,評估貸款人風險,實現面向小微企業和個人的網絡融資;另外,還有主要面向創業者的眾籌平臺,如點名時間網;面向小額閑散資金投資理財的網絡平臺,如余額寶;面向金融產品和服務搜索、集成的金融搜索引擎和金融超市等平臺,如融360等。

(4)移動金融

移動金融是指基于移動互聯網的有關金融服務的總稱。它將金融服務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相結合,具有方便快捷、成本低廉等特點,能夠使人們不受時間和地點的限制享受優質的金融服務。手機銀行是移動金融的主要工具,利用智能終端和移動互聯網,為銀行客戶提供個性化、綜合性的服務,一方面可以減輕銀行柜面壓力,另一方面可以達到方便客戶、提高客戶滿意度的目的。技術變革是移動金融發展的主要動力。技術的更新換代是推動移動金融用戶規模增長的主要驅動力。例如隨著微信技術的迅速發展,微信支付已成為移動支付的主要發展模式。

1.3.3 網絡金融發展的趨勢

(1)更全面的網絡金融服務和更豐富的金融產品創新

基于龐大數據庫和數據處理的信息網絡技術的快速發展,為網絡金融服務的創新發展提供了無限的發展空間和改進空間。因此,在日漸成熟的強有力的技術支持下,在日益激烈的金融行業競爭中,為了能夠保持競爭力,不斷提高客戶服務水平,更全面的網絡金融服務和更為豐富的網絡金融產品必將出現,從而不斷推動網絡金融的發展。

(2)一體化服務平臺的打造

未來,伴隨著互聯網技術的日益成熟和網絡的推廣,網絡金融客戶必將需要將所有相關業務融為一體的全面綜合服務,即只需有一個界面,就可以滿足網絡金融客戶的絕大部分需求。因此,為了滿足這個需求,未來,一體化的網絡金融服務系統必將會被打造出來,同時,為了使客戶能有多樣化的產品選擇,金融機構也必將加快重組、兼并的步伐,充分吸收和融合相關資源,從而不斷豐富網絡金融產品,打造一體化的服務平臺。

(3)被廣泛認同的服務品牌的出現

未來,網絡金融將成為客戶使用金融服務的一種主要方式,隨著越來越多的網絡金融服務提供者出現,客戶也必將對其進行甄選,這也就要求網絡金融提供者的品牌具有廣泛的認同度。這種品牌將是客戶對網絡金融服務質量的認可,因此,基于信譽、安全、規模、技術甚至獨特的企業文化和經營方式的品牌戰略將是未來金融機構的重要發展方向之一。

(4)標準化和個性化的網絡金融服務

網絡金融的工作環境決定了需要在網絡間進行數據的傳輸與交換,因此網絡金融服務的標準化是至關重要的。同時,由于網絡金融服務商的增多,為客戶提供具有個性化的服務也必將是大勢所趨,網絡金融服務商必將會根據不同客戶的交易偏好等因素,為客戶制定個性化的服務產品,從而不斷滿足不同客戶主體的需要,加深網絡金融服務的根植性。

思考題

1.如何理解網絡金融的定義?

2.網絡金融的經濟特征有哪些?分別對網絡金融的發展產生了什么樣的作用?

3.你認為網絡金融產生和發展的動因是什么?

4.你認為網絡金融發展中最關鍵的問題及發展趨勢是什么?

上機操作

1.利用互聯網,運用截圖的方式表達出你對網絡金融概念的理解,即截取各種網絡金融運營模式。

2.利用互聯網,調查我國傳統金融企業網站平臺,如中國工商銀行、中國銀行等銀行網站,中國平安保險、華泰證券等官方網站,總結一下它們都開設了哪些不同于傳統服務渠道的新業務和服務,這些創新業務在不同的金融領域有無融合發展的趨勢?

[1]CA為Certificate Authority的簡稱,即電子商務認證授權機構,也稱電子商務認證中心。

[2]Peer to Peer的簡稱,即個人對個人。第5章會有詳細介紹

主站蜘蛛池模板: 藁城市| 东明县| 临洮县| 唐河县| 琼海市| 陆川县| 金秀| 平原县| 林西县| 深圳市| 彩票| 大同市| 仙桃市| 祁门县| 札达县| 邳州市| 高淳县| 中西区| 高阳县| 岳阳县| 长武县| 垣曲县| 鸡西市| 彭州市| 漳州市| 泽州县| 上思县| 揭西县| 辽中县| 万州区| 噶尔县| 马边| 盐亭县| 安泽县| 旌德县| 大冶市| 巴青县| 渭南市| 岚皋县| 蚌埠市| 巴青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