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2.1 鉛酸動力電池的結構、工作原理及應用

鉛酸電池發明距今已有150多年,目前在所有化學電源中,鉛酸電池生產規模最大,單就起動蓄電池而言,全世界年產量達10億個之多。作為發展歷史最悠久的動力電池,鉛酸電池技術成熟、性能可靠、成本低廉、維護方便,在儲能電源、起動電源、車載電源等領域得到了廣泛應用。

2.1.1 鉛酸電池的類型

根據鉛酸電池在汽車中的作用可將其分為三種類型:起動式鉛酸電池、牽引式鉛酸電池和固定式鉛酸電池。這三類鉛酸電池的性能差異見表2-1。起動式鉛酸電池不能深度充放電,不能用于電動汽車的主電源,一般僅作為低壓輔助電源使用;固定式鉛酸電池雖然容量可以做到很大,但是比能量較低,體積和質量很大,不適合車用,一般僅用于不間斷電源等位置相對固定的場合;牽引式鉛酸電池容量相對較大,可深度充放電,比能量較高,可用于電動汽車主動力電源。

表2-1 三類鉛酸電池的性能差異

2.1.2 鉛酸電池的工作原理

鉛酸電池的電極主要由鉛及其氧化物制成,電解液是硫酸溶液。放電狀態下,正極主要成分為二氧化鉛,負極主要成分為鉛;充電狀態下,正極和負極的主要成分均為硫酸鉛。

1.放電原理

當鉛酸電池的正、負極板浸入電解液中時,在正、負極板間就會產生約2.1V的靜止電動勢,此時若接入負載,在電動勢的作用下,電流就會從電池的正極經外電路流向電池的負極,這一過程稱為放電,電池的放電過程是化學能轉變為電能的過程。

放電時,正極板上的PbO2和負極板上的Pb都與電解液中的H2SO4反應生成硫酸鉛(PbSO4),沉附在正、負極板上。電解液中H2SO4不斷減少,密度下降。

正極化學反應為:

負極化學反應為:

電池總反應:

PbO2+Pb+2H2SO4=2PbSO4+2H2O

理論上,放電過程可以進行到極板上的活性物質被耗盡為止,但由于生成的PbSO4沉附于極板表面,阻礙電解液向活性物質內層滲透,使得內層活性物質因缺少電解液而不能參加反應,因此放完電的電池的活性物質利用率只有20%~30%。因此,采用薄型極板,增加極板的多孔性,可以提高活性物質的利用率,增大電池的容量。

電池放電終了特征:①單格電池電壓降到放電終止電壓;②電解液密度降到最小許可值。此外放電終止電壓與放電電流的大小有關,放電電流越大,允許的放電時間就越短,放電終止電壓也越低。

2.充電原理

充電時,電池的正、負極分別與直流電源的正、負極相連,當充電電源的端電壓高于電池的電動勢時,在電場的作用下,電流從電池的正極流入,負極流出,這一過程稱為充電。電池充電過程是電能轉換為化學能的過程。充電時,正、負極板上的PbSO4還原成PbO2和Pb,電解液中的H2SO4增多,密度上升。

正極的化學反應:

負極的化學反應:

PbSO4+2e-+2H+→Pb+H2SO4

2H++2e-→H2

當充電接近終了時,PbSO4已基本還原成PbO2和Pb,這時,過剩的充電電流將電解水,使正極板附近產生O2從電解液中逸出,負極板附近產生H2從電解液中逸出,電解液液面高度降低。因此,鉛酸電池需要定期補充蒸餾水。

電池充足電的標志是:①電解液中有大量氣泡冒出,呈沸騰狀態;②電解液的密度和電池的端電壓上升到規定值,且在2~3h內保持不變。

2.1.3 鉛酸電池的結構

一個正極板和一個負極板組合成極板組,在正、負極板中間插入一隔板,加入稀硫酸的電解液,這樣便組成了一個單格電池。由于單格電池電量有限,實際上鉛酸電池都是由多個單格電池組成的。

圖2-1所示為6V鉛酸電池的結構。它由三個相同的單格電池組成。每個單格電池的電壓為2V,用聯條把3個單格串聯起來,便成了一個6V鉛酸電池。

1.極板與極板組

極板是電池的核心部分,是電池儲存電能的主要部件。極板分正極板和負極板,做成柵架(網架)形式,上面附滿活性物質。正極板上所附活性物質為二氧化鉛(PbO2)呈棕紅色;而負極板上所附活性物質為海綿狀純鉛(Pb),呈青灰色。電池的充電和放電,就是靠正、負極板上活性物質與硫酸溶液的化學反應來實現的。

柵架是由鉛合金制成的網架形式,一般在鉛中加入少量的銻,近年來為了改善鉛酸電池的自放電性能,而在鉛中加入少量的鈣。

2.隔板

隔板的作用是把正、負極板隔開,防止正、負極板互相接觸造成短路。隔板要耐酸,具有多孔性,以利于電解液的滲透。常用的隔板材料有木質、微孔橡膠和微孔塑料等。微孔塑料隔板孔徑小、孔率高、成本低,因此被廣泛采用。

圖2-1 鉛酸電池的結構

隔板做成一面有溝槽、一面平滑,裝入時,溝槽面應豎直對向正極板。這樣,可使正極板在化學反應時,與更多的電解液接觸反應充分。此外,在電池充電時生成的氣泡可隨槽上升,脫落的活性物質則會沿槽下沉。

3.電解液

電解液是鉛酸電池內部發生化學反應的主要物質,是用純凈硫酸和蒸餾水(去離子水)按一定比例配制而成的,電解液的純度和密度對電池容量和壽命有重要影響。

電解液中硫酸密度高,可增強化學反應,提高電動勢。冬季還可避免電解液凍結。但密度過高,會使極板腐蝕作用加快,縮短極板與隔板的使用壽命。電解液的密度一般為1.24~1.28g/cm3(20℃)。氣溫高的地區或季節,應采用較低密度;氣溫低的地區或季節,應采用較高密度。

4.外殼

外殼用硬橡膠或塑料制成。內用間隔分隔成幾個單格,每個單格內放入極板組和電解液便組成一個單格電池。殼的底部有凸起的筋條(突棱)用來放置極板組。

各單格電池極板組的正、負極柱,采用聯條串聯連接,即一個單格電池的正極柱和相鄰單格電池的負極柱相連。加液口上有蓋,蓋上有通氣孔,應保持暢通,以防外殼內氣體增多而把外殼脹裂。

2.1.4 鉛酸電池的性能特點

1.容量

容量分為額定容量和儲備容量。額定容量是指完全充滿電的電池,在電解液溫度為(25±5)℃,密度為(1.28±0.01)g/mL時,以20h放電率的放電電流連續放電,當12V電池端電壓降到(10.50±0.05)V、6V電池端電壓降到(5.25±0.02)V時所輸出的電量,單位是A·h;電池的儲備容量是指完全充滿電的電池,在電解液溫度為(25±2)℃時,以25A電流放電,當12V電池端電壓降至(10.50±0.05)V、6V電池端電壓降至(5.25±0.02)V時,放電所持續的時間,單位為min。

2.充電特性

充電分為三個階段,電池組中單格電池充電曲線如圖2-2所示,在充電第二個階段完成后,電池已經基本充滿,第三個階段充電屬于對電池的維護性充電,以提高電池組的使用性能。

圖2-2 電池組中電池單體充電曲線

如果將實際充電過程用電壓變換曲線來表示,如圖2-3所示,從圖中可以看出,充電初期電池的端電壓上升很快,如圖中的曲線oa段,這是因為開始時電池兩端的PbSO4分別轉化為PbO2和Pb,同時生成H2SO4,極板表面和活性物質微孔內的H2SO4濃度劇增,又來不及向極板外擴散,電池的電動勢迅速升高,所以端電壓也急劇上升。充電中期,如圖中曲線ab段,由于電解液的相互擴散,極板表面和活性物質微孔內的H2SO4濃度增加的速度和向外擴散的速度逐漸趨于平衡,極板表面和微孔內的電解液濃度不再急劇上升,端電壓比較緩慢地上升。

圖2-3 電壓變化曲線

隨著充電的進行,活性物質逐步轉化為PbO2和Pb,孔隙逐漸擴大,孔率增加,至曲線的b點(此時單格端電壓約2.3V左右)時,活性物質已大部分轉化為PbO2和Pb,極板上所余的PbSO4不多,如果繼續充電,則會大量電解水,開始析出氣體。由于部分氣體吸附在極板表面來不及釋放,增加了內阻并造成正極電位升高,電池端電壓又迅速上升,如曲線中的bc段。當充電達到cd段時,此時活性物質已全部還原為充滿電時的狀態,水的分解也逐漸趨于飽和,電解液劇烈沸騰,而電壓則穩定在2.7V左右。當充電至d點時應結束充電,以后無論怎樣延長充電時間,端電壓也不再升高,只是無謂地消耗電能進行水的電解,如果在d點停止充電,端電壓會迅速降低至2.3V。

3.放電特性

圖2-4所示是在放電電流不變條件下電池端電壓與放電時間的變化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在大部分放電過程中,電池端電壓是穩定下降的,說明電池釋放的能量與電池端電壓的降低量之間存在著一定的關系。但到了放電末期,出現了一個轉折電壓,此時電池端電壓急劇下降,表現為放電曲線斜率顯著增加,這是因為電解液中H2SO4的濃度已經很低,電解液擴散到極板的速度不及放電的速度,在電解質不足的情況下,極板的電動勢急劇下降,造成電池端電壓的下降,此時應停止放電,否則會造成電池的過度放電,過放電會致使電池內部大量的PbSO4被吸附到電池的負極表面,造成電池負極“H2SO4鹽化”。由于PbSO4是一種絕緣體,它的形成必將對電池的充放電性能產生很大的負面影響,在負極上形成的硫酸鹽越多,電池的內阻越大,電池的充放電性能就越差,從而使電池的壽命縮短。

圖2-4 鉛酸電池(NPH品牌)端電壓與放電時間的變化曲線(25℃)

4.自放電性能

鉛酸電池的正、負極都會發生自放電現象。正極自放電是由于在放置期間,正極活性物質發生分解,形成PbSO4并伴隨著O2析出。在正極的上端和下端,電極的孔隙和電極表面處酸的濃度不同,因而電極內外和上下形成了濃差電池。處在較稀H2SO4區域的PbO2為負極,進行氧化過程而析出氧氣;處在較濃H2SO4區域的PbO2為正極,進行還原過程,PbO2還原為PbSO4。這種濃差電池在充電終了的正極和放電終了的正極都可形成,因此都有O2析出。但是在電解液濃度趨于均勻后,濃差消失,由此引起的自放電也就停止了。

負極自放電是電池在開路狀態下,Pb的溶解導致容量損失,與Pb溶解的共軛反應通常是溶液中氫的還原過程,該過程的速度與H2SO4的濃度、儲存溫度、所含雜質和膨脹劑的類型有關。溶解于H2SO4中的氧也可以發生鉛自溶的共軛反應。

5.影響鉛酸電池性能的因素

(1)影響電池容量大小的因素

影響電池容量大小的因素有結構因素和使用因素。結構因素有極板表面積、極板片數和極板的薄厚等,極板表面積越大,極板片數越多,參加反應的活性物質越多,容量越大。此外極板越薄,活性物質的多孔性越好,則電解液向極板內部的滲透越容易,活性物質利用率就越高,輸出容量也就越大。

使用因素有放電電流、電解液溫度、電解液密度等。放電電流越大,電池容量就越小。當放電電流增大時,化學反應速度加快,PbSO4堵塞孔隙速度越快,導致極板內層大量活性物質不能參與反應,電池的實際輸出容量減小。

(2)溫度對鉛酸電池性能的影響

溫度對電池的容量和電動勢影響很大,當電解液溫度高時擴散速度增加、電阻降低,電池電動勢也略有增加,因此鉛酸電池的容量及活化物質利用率隨溫度的升高而增加。反之,當電解液溫度降低時,其黏度增大,離子運動受到較大阻力,擴散能力降低。在低溫下電解液的電阻也增大,電化學反應的阻力增加,導致電池容量下降。

圖2-5所示是鉛酸電池在不同溫度下以0.3C放電的放電曲線,從圖中可以看出電池放出的容量隨溫度降低而下降,0℃與25℃相比,電池可放出能量降低了約10%。

圖2-5 85A·h鉛酸電池在不同溫度下以0.3C放電的放電曲線

(3)放電深度對鉛酸電池性能的影響

鉛酸電池在不同放電深度下,電池充電接受能力具有很大的差別。這種差別直接反映為充電過程中恒流充電時間的變化。放電深度大,恒流充電時間長;反之,放電深度小,恒流充電時間短。圖2-6所示為鉛酸電池在不同放電深度下的電流充電時間曲線。

2.1.5 鉛酸動力電池的應用

鉛酸電池發明150多年來,廣泛應用于人類生產和生活的各個方面。作為起動、點火、照明用電池,主要應用于汽車、摩托車、內燃機車和電力機車;作為工業用鉛酸電池,主要應用于郵電、通信、發電廠和變電所開關控制設備以及計算機備用電源等;閥控密封式鉛酸電池可應用于應急燈、不間斷電源(UPS)、電信、廣電、鐵路和航標等;作為動力電池,主要應用于電動汽車、高爾夫車、電動叉車等。

圖2-6 85A·h鉛酸電池在不同放電深度下電流充電時間曲線

1.電動自行車

在我國,電動自行車應用密封式閥控鉛酸電池(VRLA)。已經有十多年了,如圖2-7所示,目前電池的制造技術和產品質量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圖2-7 采用VRLA電池的電動摩托車和自行車

2.電動牽引車

電動牽引車是制造工廠、物流中心等搬運產品的常用運輸工具,主要采用富液管式鉛酸電池或膠體VRLA電池作為動力電源,具有無污染、無噪聲的優點,尤其是在需要舉升重物時,鉛酸動力電池還可以起到配重的作用。

3.純電動乘用車

采用鉛酸動力電池作為動力來源的純電動乘用車的典型代表是1996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GM)制造的EV-1,如圖2-8所示。EV-1的最高車速為100km/h,一次充電的續駛里程為193km,電池重量500kg,售價為33995美元。1999年還推出了第二代EV-1。

鉛酸電池存在充電、放電功能較差,能量和功率密度低,循環壽命短等缺陷。此外,鉛酸電池含有重金屬鉛,對環境污染嚴重,且在強烈的碰撞下會產生爆炸,對消費者的生命安全構成威脅,而且隨著鋰離子電池的應用普及和價格下降,鉛酸電池將面臨在動力電池市場被淘汰的命運。目前在我國二三線城市和農村地區,以VRLA電池為動力源的低速純電動汽車因其購車成本和使用成本低、環保低噪、駕駛技術要求低、安全等優點得到人們的歡迎。在我國許多省份,如山東、廣東、河南等地有許多低速電動車企業受益于這種需求快速發展起來。

圖2-8 通用EV-1電動車

主站蜘蛛池模板: 江油市| 莱西市| 安达市| 无锡市| 吉木乃县| 巴里| 黎川县| 镇远县| 恭城| 安溪县| 咸阳市| 阳城县| 龙海市| 庆云县| 甘泉县| 措勤县| 邢台县| 新郑市| 保靖县| 汉源县| 玉门市| 巴楚县| 东丰县| 营口市| 清原| 天镇县| 玛纳斯县| 博罗县| 诸城市| 兴国县| 容城县| 巴青县| 上思县| 龙游县| 天气| 合山市| 东乌珠穆沁旗| 安顺市| 嘉峪关市| 阳谷县| 拜城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