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放虎歸山
書名: 三國孫郎嘯作者名: 鴻松本章字數: 2336字更新時間: 2020-09-12 20:29:57
“主公啊,這下嚴白虎是跑了,咱們倆都射中了他,這不是打和嗎?”
“子義啊,以后騎兵就交給你了。”
“主公,咱們不是沒有分出勝負嗎?”
“子義啊,你忘了我是怎么說的。”我笑道,“我說過,若是我沒有贏,那就是證明了子義的神射,我就把我軍的騎兵全部調出來,交給子義統領。”
“那主公之意是?”
“現在你我打和,那就是我沒有贏,按照賭約,回去之后我就把騎兵全部交給你。”
“謝主公大恩。”太史慈很激動啊,因為現在他發現所謂的打賭,只不過是一個幌子,我從一開始就想著把騎兵營全部交給他。
“子義別高興地太早,這條路別人可是看著眼紅啊,正所謂任重而道遠啊。”
“主公放心,慈一定好好地訓練這支騎兵。”
“兄長,你們在聊什么呢?”周瑜已經趕上來了。
“公瑾啊,你看把我軍的騎兵全部交給子義可好。”
“子義是青州人,精通騎術,在我軍當中只怕無人能及,而我軍騎兵稀少,若是沒有良將統領,那僅有的騎兵也就廢了,瑜也以為讓子義將軍統領騎兵最好不過。”
太史慈聽到了周瑜的意見,十分歡喜,因為他知道周瑜是我的結拜弟弟,周瑜在我軍之中的地位是無人能及的,只要周瑜開口的事情,基本上就是拍案決定了。
“但是子義將軍初來乍到,若是兄長這就把騎兵交給他,恐怕不太合適,到時候難免會引起眾將領的不服,畢竟現在還沒有誰可以獨自率領一軍,況且子義現在也沒有相應的功勛來贏得眾人的信服啊。”
周瑜的話是給太史慈澆了一盆冷水,但是也明確的告訴了太史慈,只要立下功勛,這騎兵營就是你的囊中之物。
“子義啊,不用擔心,我既然答應把騎兵營交給你,就一定會做到,這次你射傷嚴白虎,也算是有功勞的,現在你需要想的是怎么增加你的功勛。”我寬慰他道。
“多謝主公栽培。”太史慈此時已經想著怎么去建功立業了。
“子義有大才,建功立業靠的是你自己的本事,不必謝我。”我笑道,“公瑾,現在嚴白虎怎么樣了。”我從對太史慈的承諾中回過神來。
“兄長,現在嚴白虎中箭之后已經逃跑,看他跑的方向,應該是去投奔會稽的王朗才是,兄長要不要派兵追擊?”
“當然應該追啊!此人不除,必定是后患無窮啊。”太史慈急于建功立業,立馬就說,“還請主公下令,慈立刻就帶兵去追殺嚴白虎。”
“公瑾以為如何?”我還沒有像太史慈那般沖動。
“瑜以為,此時應該放他一馬。”
“這是為什么!”太史慈都跳起來問道。
“第一,現在距離嚴白虎逃跑已經有一段時間了,我們去追的話還不一定能追得到,何必去浪費人力呢?第二,吧嚴白虎放了,對我們還是有好處的。”
“什么好處?”太史慈還是不明白,畢竟他是一個武將,對于政治上的事情不是很了解。
“之前,兄長攻打劉繇,是為了解救自己被劉繇所困的家人,攻打嚴白虎乃是替天行道之舉,為了統一江東,我們必須要打敗王朗,而要攻打王朗,我們還需要一個理由。”
“要什么理由,直接派兵不就行了?”
“子義啊,打仗可不是這么簡單的事情啊,王朗此人雖然能力不行,但是卻是天下名士,威望很高,若是兄長無端就攻打王朗,必定會遭到天下人的唾罵,那時兄長會陷入被動,而且這樣也會不利于日后的治理工作啊。”
“但是,這和我們放走嚴白虎又有什么關系?”太史慈始終不能將兩件事聯系起來。
“這嚴白虎,就是我們攻打王朗的理由。”
“為何這放虎歸山還有道理了?”太史慈還是轉不過彎來,而我已經明白周瑜的用意了。
“因為,王朗會收留嚴白虎,而這個就是王朗助紂為虐的證據,是讓他身敗名裂的時刻,是我們豎起大旗,以正義之名討伐王朗的機會!”
“那,萬一王朗要是不肯收留嚴白虎怎么辦呢?”
“首先,王朗一定會收留嚴白虎。”
“為什么一定會?”
“只要主公做出要攻打會稽的樣子,就一定會。”
“但是你剛才不是說要等到王朗收留了嚴白虎之后才能攻打王朗嗎,怎么現在又要打王朗了呢?”
“因為王朗害怕。”
“害怕?”
“不錯,此人雖然有當今名士之名,但是只是一個徒有虛名之輩。或者這么說吧,王朗所擅長的是經史子集,不是戰略,也不是政治,而這又偏偏是他作為名士的原因。”
“這種人世間上很多嘛。”
“不錯,要對付這種人,就要做出一種下狠手的態勢來。只要他以為我們要攻打會稽,他又知道主公的小霸王之名,自己又不怎么懂軍事,而嚴白虎又是一個征戰多年的人,所以一定會想方設法的聯系嚴白虎,而嚴白虎又一心想要報仇,所以,他們兩個人最后一定會走到一起的。”
“原來如此,那嚴白虎的帳下會不會有人能夠看出來呢?”太史慈擔心道。
“這點子義不用擔心。”我接著說道,“王朗此人我還是有些了解的,此人空有名士之名,所以才能做到太守一職,但是此人不能文,也不能武,更不會用人,他的手下大多是和他一樣的喜歡經史子集的人,真正有才學,懂得治理地方、帶兵打仗、洞察大局的人很少,可以說王朗的實力和能力甚至還比不上之前的劉繇和嚴白虎。”看見太史慈并沒有對我突然提起劉繇而怎么樣,我才松了一口氣。
“兄長,我聽說王朗的手下有一個叫虞翻的小吏,還是很不錯的。”
“你說的可是虞翻虞仲翔?”
“正是。”
“此人的確是真正有才學得人,但是因為他耿直的性格,一直不得王朗的重用。對了,公瑾可還知道會稽有哪些人才啊。”
“恩,會稽的闞澤、賀齊、虞翻、董襲等人都還是很有才華的,不過現在都是默默無聞之士,不得重用。”
“好,等我打下會稽,必要把他們全部收服!”
“主公,現在我們談的是嚴白虎的事,怎么扯到這上面了。”太史慈被我們轉暈了,萬一,我是說萬一,萬一王朗要是不接納嚴白虎呢?”
“以王朗的性格,他絕對不會殺掉嚴白虎,如果他又不接受嚴白虎的話,那么嚴白虎吳郡不能回,會稽又不讓進,他還不敢和兄長對戰,那么,他就只能去搶王朗的地盤了。王朗和嚴白虎開戰,這對我們也是好處多多啊,到時候兄長再可以派兵去‘維護’江東的和平,一起收拾他們倆。”
“這招還真是狠啊。”太史慈已經深刻的明白了政治手段的可怕。
“既然如此,我們就放‘虎’歸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