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我想起清末學人梁濟與他的兒子梁漱溟的一段對話。梁漱溟年輕時是革命黨,曾參加北方同盟會,參與了推翻清朝的革命;而梁濟則是保皇黨,對推翻清朝的革命持堅決的反對態度。中國近代史上的這爺兒倆,真是一對奇葩。辛亥革命成功后,梁濟這樣問自己的革命黨兒子:“這個世界會好嗎?”年輕的梁漱溟回答說:“我相信世界是一天一天往好里去的。”梁濟說:“能好就好啊!”三天之后,梁濟在北京積水潭投水自盡。
在傳統儒家知識分子心里,最好的時代不在將來,而在過去。對于孔子,理想的時代就是已經逝去的周代,是那個時代奠定了完善的政治尺度和完美的道德標準,所以他一再表示自己“夢見周公”“吾從周”。同理,在當代,在有些知識分子心里,他們把民國時代假想為一個由長袍旗袍、公寓電車、報館書局、教授名流組成的中產階級世界,似乎自己若置身那個時代,必定如魚得水,殊不知在那個餓殍遍野、戰亂不已的時代,一個人在生死線上掙扎的概率恐怕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