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游記(小學生無障礙閱讀版)
- 李伯欽主編 李宏濤改寫
- 3619字
- 2020-10-13 17:33:28
第八回 悟空脫難保唐僧 觀音傳授緊箍咒
劉伯欽(qīn)和唐三藏(zàng)都被喊聲嚇了一跳,伯欽告訴三藏:“這座山從前叫五行山,后來被我大唐王改為兩界山。曾經聽老人說,這座山是幾百年前從天而降(jiàng)的,下面壓著一個神猴,這叫的一定是他,長老不要怕,我們一起去看看。”他們走了幾里路,看到一個石匣xiá,里面果然有一個猴子,頭露在外面,伸著手喊:“師父,你怎么才來?來得好!快救我出來,我保護你到西天取經!”長老走近一看,這個猴子眉間布滿塵土,鼻上沾著泥巴,頭上堆滿了苔蘚,兩鬢附著許多青草。伯欽膽子大,為猴子拔去臉旁的青草。
這正是五百年前因大鬧天宮而被佛祖壓在五行山下的齊天大圣!
這大圣對三藏說:“我是五百年前大鬧天宮的齊天大圣。前些天,觀音菩(pú)薩(sà)前往東土找尋取經人,經過我這里,勸我皈依佛法,保護取經人往西方拜佛。這些天我一心等師父來。我愿給你當徒弟,保護你去取經,快救我脫身吧。”
三藏聽了十分高興,說:“好!可是我沒有斧子鑿子,怎么救你呢?”猴子說:“這座山的山頂上有我佛如來的金字壓帖。你只要上去揭開帖子,我就能出來。”劉伯欽扶著三藏艱難(nán)地登到了最高處,果然見有萬道金光,在一塊四方大石上貼著一道封皮。三藏跪下拜了幾拜,向著西方禱祝說:“弟子陳玄(xuán)奘(zàng),奉旨前往西天求經,如果真有徒弟的緣分,就能揭起金字。”祝完再拜,然后上前揭下壓貼。這時刮起一陣香風,壓帖被刮到空中,有人叫道:“我們負責在此監押大圣。今天大圣的苦難(nàn)到期,我們前去面見如來上交封皮。”三藏和伯欽急忙望空禮拜,再回到石匣邊,對猴子說:“壓帖揭了,你可以出來了。”猴子十分歡喜,叫道:“師父,請你走遠一點,我好出來。”伯欽于是領著三藏往東走了五七里,猴子叫道:“再走遠一點!”伯欽和三藏又走了很遠,突然聽見地裂山崩般的巨響,猴子已經到了三藏的馬前,赤條條地跪下說:“師父,我出來了!”對三藏拜了四拜,又向伯欽大聲打了一個招呼,說:“感謝大哥送我師父,還替我拔去臉旁的青草。”說完,就去收拾行李,把馬拉了過來。
三藏問:“徒弟,你姓什么?”猴王說:“我姓孫。”三藏說:“我給你起一個法名吧。”猴王說:“我有法名,叫孫悟空。”三藏很高興,又說:“你這個模樣,就像一個小頭陀(tuó),我再給你起一個混名,叫行者,好不好?”悟空說:“好!好!好!”從此,悟空又稱為孫行者。伯欽向三藏道了喜,自己回去了。
孫行者請三藏上了馬,他背著行李在前邊走,很快就翻過了兩界山。正走著,忽然跳出一只猛虎,三藏嚇得心驚膽戰,行者卻很高興,說:“師父不用怕,他是來給我送衣服的。”說著,行者放下行李,從耳朵里拔出一個針兒,迎著風晃了晃,就變成了一根有碗口粗細的鐵棒,笑著說:“這個寶貝已經五百多年沒用了。”他迎著那猛虎,那虎卻蹲下,動都不敢動。他一棒就把虎頭打得稀爛!

行者又從身上拔下一根毫毛,變做一把刀,剝(bō)下了虎皮,切(qiē)成四方的形狀,再裁為兩張,收起一張,用另一張圍住腰,在路邊找了一條葛(gé)藤(téng)系住,和三藏繼續前進。三藏送給他一件白布褂子,二人一邊走一邊說,天色晚了,就到路過的人家借宿(sù)。有一天,師徒在路上遇到了六個強盜,每個人手中都拿著兵器,攔住二人要搶劫。行者覺得可笑,說:“就你們這六個毛賊還敢攔住我的路!你們要是懂事,就把以前搶來的珍寶拿出來,我和你們一起分了,否則我絕不饒你們!”這六個賊聽了大怒,邊嚷(rǎng)邊拿著兵器照行者頭上亂砍,砍了七八十下,行者一點反應都沒有。六個賊說:“這和尚的頭真硬!”行者笑著說:“你們打累了吧,該輪到我老孫打你們了。”行者拿出鐵棒,這六個賊嚇得四散奔逃,他追上去,一個個都打倒了。三藏嚇得不輕,見行者行兇,說:“你闖了大禍!他們雖然是強盜,也不該就這么打死。你這樣兇殘,怎么能做和尚?”行者受了埋(mán)怨,也很不高興,說:“既然師父說我不能做和尚,那我就不做了!”三藏還沒有回答,行者就縱身跳起,一下就不見了。
這三藏孤單一人,無可奈何,只好自己收拾行李,讓馬馱著,他一只手拄著錫(xī)杖,一只手揪(jiū)著韁(jiāng)繩,凄涼地往西走。走了不一會兒,見路旁有一位老母,手里捧著一件棉衣,棉衣上放著一頂花帽,正向這邊走來。老母問三藏說:“你是從什么地方來的長老,怎么一個人在這路上行走?”三藏說:“弟子是東土大唐奉圣旨前往西天拜佛求經的僧人。”老母說:“西方佛祖在大雷音寺,與這里相距十萬八千里。你一個人怎么能去呢?”三藏說:“弟子前幾天剛收了個徒弟,性格兇頑,我說了他幾句,他就丟下我不管了。”老母說:“我這里有這一件棉布褂(guà)子,一頂嵌(qiàn)金花帽,就送你徒弟吧。”三藏說:“多謝。但是我徒弟已走了,就不必了。”老母問:“他往哪去了?”三藏說:“應該回東方去了。”老母說:“我家就在東方不遠的地方,他可能去我家了。我這里有一篇咒(zhòu),叫做定心真言,又叫緊箍(gū)咒。你要暗自記熟,不能告訴別人。我去追上他,叫他回來跟隨你,到時候你就讓他穿戴上這套衣帽,他再不聽你的管教,你就默念這個咒,他就不敢再行兇,也不敢再離開。”三藏拜謝。老母化成一道金光,向東方去了。三藏知道這是觀音菩薩來幫助他,急忙行禮下拜。
行者離開師父后,駕著筋(jīn)斗云來到東洋大海,進了水晶宮。龍王出來迎接,說:“聽說大圣難期已滿,是不是回花果山了?”行者說:“多虧南海菩薩勸善,叫我皈(guī)依正果,我現在保了來自東土的唐僧,前往西方拜佛。”

龍王說:“這可真是好事!那你為什么回來了?”行者笑著說:“這個唐僧不通人情,我在路上打死了幾個搶劫的毛賊,他嘮(láo)嘮叨叨的。我老孫是能受這種悶氣的?我就離開了,準備回花果山。路過你這里,喝(hē)杯茶再回去。”
喝完茶,行者回頭看見后壁上掛著一幅畫,畫中一個年輕人正為一個老人穿鞋。行者問:“這畫的是什么?”龍王說:“大圣,這個故事叫做圯(yí)橋三進履(lǚ),發生在漢代。講的是一個叫黃石公的仙人坐在圯橋上面,把鞋掉在橋下,讓張良去揀。張良忙去取了,跪著拿給黃石公。一連三次,張良都很恭敬,黃石公便將天書傳授給他。于是張良后來追隨赤松子,成了仙。大圣,你如果不好好保護唐僧,不接受教誨,最終也不能成正果。”行者聽了,仔細想了一會兒,說:“老孫還是回去保他取經吧。”行者告別了龍王,離了海底回去找唐僧,路上遇到了南海菩薩。菩薩問:“孫悟空,你怎么不受教誨,不管唐僧自己走了?”行者慌忙施禮,說:“我現在就去保護他。”菩薩說:“快去,快去。”說完就回南海了。
行者追上三藏,見他正坐在路旁發呆,便上前叫道:“師父!你怎么不趕路,還坐在這里?”三藏看見行者回來,說:“我在這里等你,你去哪里了?”行者說:“我剛才到東海老龍王家討了杯茶喝。”三藏說:“徒弟啊,出家人可不能說謊。你離開我只有一個時辰,怎么能到龍王家喝茶?”
行者說:“不瞞(mán)師父,我的筋斗云,一個筋斗就有十萬八千里。”三藏說:“我只是說說你,你就生氣離開我。你有本事討到茶喝,我卻又餓又渴!”行者說:“師父,你如果餓了,我這就去給你化些齋(zhāi)吃。”三藏說:“不用,我的包袱(fú)里還有劉太保送的干糧,你拿個缽(bō)盂(yú)去找些水,我吃些干糧好走路。”行者打開包袱,拿了幾個粗面燒餅遞給師父。只見包袱里有一領光艷艷的棉布褂子,還有一頂嵌金花帽,行者問:“這是從東土帶來的衣帽?”三藏順口答應著,說:“這都是我小時候穿戴的。如果戴上了這個帽子,就會念經;要是穿上這件衣服,就會行禮。”行者說:“好師父,讓我試試。”三藏說:“你喜歡就穿吧,不一定合尺寸。”行者于是把身上破舊的白布褂子脫下來,穿上了棉布褂子,又戴上帽子。三藏見了,立即默默地念起緊箍咒。行者叫:“頭疼!頭疼!”三藏又念了幾遍,行者疼得在地上打滾,把嵌金的花帽都抓破了。
三藏擔心金箍被扯(chě)斷,就不念了。行者的頭也就不疼了,他在頭上摸了摸,有一條金線兒勒(lēi)在上面,已經生根了,取不下來,也揪不斷。他從耳朵里取出針兒來,插入箍里撬(qiào)。三藏又擔心他扯斷了,就又念起緊箍咒,行者又疼得面紅耳赤。三藏心里不忍,就不再念,行者的頭又不疼了。行者說:“原來是師父在咒我。”三藏問他:“你以后還聽不聽我的教誨?”行者說:“聽!請問師父,是誰教給你的這個法兒?”三藏回答:“是一個老母剛剛傳授給我的。”行者大怒,說:“不用說!這個老母一定是觀世音!我這就去南海找她!”
三藏說:“她傳授給我這個法兒,她自己必然也會,如果她念起來,你不就疼死了?”行者一聽有道理,只好跪下哀告說:“師父!她是用這個法兒治我,好讓我隨你西去。我不去招惹(rě)她,請你也不要念這個咒。我愿意保護師父,再也不會反悔。”三藏說:“好,你服侍(shì)我上馬,咱們趕路吧。”
不知上路后又發生了什么事,請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