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讀“四書”隨筆
  • 傅士逵
  • 1425字
  • 2020-09-18 10:28:01

八章

此章雖如此序次,其實無甚先后,與“時習”“志道”等章言“學”中之境界者不同。初學、積學俱當如此。故陸公(63)謂:“‘四件’(64)是徹始徹終工夫。”

首節

“學”兼知、行。“不固”兼已得、未得。二“則”字甚緊。

不曰“則學不固”,而曰“學則不固”者,蓋“學不固”與“不威”較不同。“威”與“重”原是一套事,若“學”與“重”則只是相關,不是專靠定厚重者也。

孫貽仲(65)曰:“此章不當以‘固學’貫以‘固學’。‘根厚重來’下三句,非‘固學’之功也,以‘學’字貫卻不妨。”

愚按:此“學”字以知行言,與通章“學”字異。據通章看來,雖皆有知行意,然又不僅是知行。如此節不重,自是在“言貌”上說,若以此“學”字貫通章,則是只以知行言“學”,首句便非“學”矣。

《注》“厚重”,總是“沉靜端莊,不輕浮”之意。然不曰“厚重”,而曰“不重”者,照下“威”字尤切也。“威嚴”,大概是言“人見得如此”。

“不重”則“不威”原是一套事,人所易知;“不重”則“不固”未便是一套事,人不易知。故特解曰:“輕乎外者,必不能堅乎內。故不‘厚重’,則無威嚴。”“則”字是一氣說下。“而所學亦不堅固”,“而”字、“亦”字是進一步語,此句較重。

按:《語類》此節以“敬”言。然朱子嘗言“恭主容,敬主事”,今看來“敬”字亦可指“容”說。所以朱子又曰:“在圣賢‘敬’不如‘恭’之安,在初學‘恭’不如‘敬’之切”。

二節

《注》“為惡則易,為善則難”,蓋不忠信便是惡,為惡處處不離虛詐,為善則絕用不著。是從反面后一層透出“所以當主”之故。

程注:“‘忠信’為立人之道,不可不誠。且人心易于走作,更不可不以是為主也。”“不誠無物”,似亦朱子意,然覺更深一層。

真西山(66)曰:“‘誠’指‘全體’言,‘忠信’指‘人用力’言。盡得‘忠信’,即是‘誠’”。朱子曰:“‘忠信’有些是‘誠’之用。”

按:此言“用”,亦只以“心”言,至“信”方發出,又是“忠”之用。

三節

“不如己”正面,有如己、勝己兩層。“友”所以輔“仁”,當兼知、行。

四節

有過不改,病根只在一“憚”字。圣人明為拈出,而連下“則”“勿”二字,真有剪草除根,斬釘截鐵之意。

“憚”只是“畏”字意,惟“難”故“畏”。二字不平,要知言“畏”,便抱得“難”,不然憚個甚?

“治”,鋤去也,即“改”字意。“不勇”,即“憚”字意。過而不改,則化為惡。惡即此一事之過,日長又由此推開說,別事之惡已伏于此矣。“速”字承“日長”來,正是白文“則”字。“不勇”以“力”言,“畏難”以“心”言,“茍安”以“所處”言。

程注“知”字,從“學”“問”字來,此正為“知而不改者”言也。白文只一“過”字,生出“善、惡”二字,見得“過”尚在“善、惡”中間。“改”則“善”,“憚”則“惡”。要知“過”已入“惡”一邊了,故宜速改以從善。

首節已明說所以當重之故,下三節《注》補出。

圈外程注,是通論一章大旨。

按:章旨有兩樣,有就本文而探其意所主者,有就本文而論其言所列者。此及游注只是論其言。

岱云謂:“游注以威重為質,‘質’字以‘質干(67)’言。‘學以成之’,不是威重前不曾學,是以他做個質干,卻又學以成之。”此“學”字,合“始終”而言,說得賅廣。此說與《蒙》《淺》(68)不同。

愚按:“學以成之”連上文讀,言所以能有此威重之質,以學成之也。如此,方見“威重”中亦有“學”在。但玩此文勢,畢竟是以“學則不固”“學”字貫通章了。俟再詳定。

獨首節“窮其弊者”,人多以此為外面事,與學問無關。即或知“不威”之弊,亦未必知“不固”之弊也,故云。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莲花县| 中超| 邓州市| 墨竹工卡县| 武穴市| 鞍山市| 儋州市| 延川县| 普兰店市| 黔西县| 岫岩| 麻城市| 凤凰县| 田林县| 宜都市| 芜湖县| 淮阳县| 宿州市| 尚义县| 固原市| 玉龙| 湘西| 高邑县| 西昌市| 北安市| 剑川县| 华阴市| 株洲县| 全南县| 油尖旺区| 调兵山市| 内江市| 沂源县| 环江| 宜阳县| 深州市| 安吉县| 斗六市| 宜都市| 叙永县| 台南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