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建筑工程質量與安全管理
- 楊樹峰
- 1038字
- 2021-12-08 15:25:08
1.4.2 工程質量事故的一般原因
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發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復雜的,既有經濟和社會的原因,也有技術的原因,歸納起來可分為以下幾個方面:
(1)違背基本建設程序。基本建設程序是工程項目建設活動規律的客觀反映,是我國經濟建設經驗的總結。《建設工程質量管理條例》明確指出,從事建設工程活動,必須嚴格執行基本建設程序,堅持先勘察、后設計、再施工的原則。縣級以上人民政府及其有關部門不得超越權限審批建設項目或者擅自簡化基本建設程序。但是,在具體的建設過程中,違反基本建設程序的現象屢禁不止,如“七無”工程——無立項、無報建、無開工許可、無招投標、無資質、無監理、無驗收,“三邊”——工程:邊勘察、邊設計、邊施工。另外,腐敗現象及地方保護也是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的原因之一。
(2)工程地質勘察失誤或地基處理失誤。地質勘察過程中鉆孔間距太大,不能反映實際地質情況,勘察報告不準確、不詳細,未能查明諸如孔洞、墓穴、軟弱土層等地層特征,致使地基基礎設計時采用不正確的方案,造成地基不均勻沉降、結構失穩、上部結構開裂甚至倒塌。
(3)設計問題。結構方案不正確,計算簡圖與結構實際受力不符;荷載或內力分析計算有誤;忽視構造要求,沉降縫、伸縮縫設置不符合要求;有些結構的抗傾覆、抗滑移未作驗算;有的盲目套用圖紙,這些是導致工程事故的直接原因。
(4)施工過程中的問題。施工管理人員及技術人員的素質差是造成工程質量事故的又一個主要原因。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缺乏基本的業務知識,不具備上崗操作的技術資質,盲目蠻干。
2)不按照圖紙施工,不遵守會審紀要、設計變更及其他技術核定制度和管理制度,主觀臆斷。
3)施工管理混亂,施工組織、施工工藝技術措施不當,違章作業。不重視質量檢查及驗收工作,一味趕進度,趕工期。
4)建筑材料及制品質量低劣,使用不合格的工程材料、半成品、構件等,必然會導致質量事故的發生。
5)施工中忽視結構理論問題,例如,不嚴格控制施工荷載,造成構件超載開裂;不控制砌體結構的自由高度(高厚比),造成砌體在施工過程中失穩破壞;模板與支架、腳手架設置不當發生破壞等。
(5)自然條件影響。建筑施工露天作業多,受自然因素影響大,暴雨、雷電、大風及氣溫高低等都會對工程質量造成很大影響。
(6)建筑物使用不當。有些建筑物在使用過程中,需要改變其使用功能,增大使用荷載;或者需要增加使用面積,在原有建筑物上部增層改造;或者隨意鑿墻開洞,削弱承重結構的截面面積等,這些都超出了原設計規定,埋下了工程事故的隱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