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林爾受領任務后,二話不說就直接趕往反體-18號發射現場,看來反體者執行力是非常強的。現場是一個空曠寬闊的區域,四周都被高聳的冰墻團團圍住。我們最先看到的是,在中心位置矗立著一個長寬約30米,一直向上延伸、無法估算高度的白色長方體,在長方體一側的底部,固定著一架黑褐色大型飛機,其頭部朝上,外形與一般飛機差別不大。
在長方體四周,已經站滿五、六十人,但大多為機器人,這些機器人頭部為金黃色外殼,身穿白色航天服,航天服上有反體組織標記,露出的手腳均是金屬,這應該是反體組織的太空機器人。由于反體者數量稀少,其大部分工作都是由機器人完成的。
進入這個場景,我的第一感覺是,這飛機定是航天飛機,專門用來運載需進入太空的各種設備,這反體-18號應該就在機艙內。唯一不解的是,這巨大的長方體是用來干嘛的?既然這航天飛機捆綁在這長方體上,難道長方體是相當于火箭之類的運載工具?如果是這樣的話,這運載工具也太大了。
“教授,柯林爾不是來發射望遠鏡的嗎?望遠鏡呢?我怎么沒看到?不會是這個長方體吧!還有火箭呢?這里可是什么都沒有啊。”海胖子說。
“小伙,我送你倆字,叫什么呢,就叫心急識短,嘿嘿!”沒想到聶教授居然會與海胖子開起玩笑來。
“教授真是的,什么是教授,教授就是教學和傳授,有句話叫啥去了,對了,叫人不知而不笑是吧,我既然不懂,您就開門見山告訴我唄,有什么可笑的嘛。”海胖子說。
海胖子這文化素養的確是捉襟見肘,讓大家忍不住笑了起來。我倆同為高中文化水平,為什么老感覺他要比我低一個檔次呢,真是搞不明白。
“得了吧海胖子,就你那天文素養,教授就是給你說,你也聽不懂,下次不要什么都直接問教授,教授要回答你這樣的問題,還要考慮怎么組織語言,你說累不累。所以,還是讓你哥我給你好好講解講解吧!”我故意打擊海胖子說。
“你……行,算你行,就你行,你真行,誰叫你是閆行……不過你不要太狂了,我可告訴你,你要是說不清楚,哼,就等著被洗刷吧。”海胖子說。
我見柯林爾和一群反體者站在那里暫時沒動靜,想把眼前看到的情景作一個解釋和介紹,一來是讓大家都進入情況,順便顯擺一下海胖子;二來是抓緊機會提高一下,如果說不準的,聶教授就會站出來指正。
“教授,這里沒有望遠鏡對吧!至少我們沒看到。這長方體難道是跑道?”我故意不把話說完,目的是想得到聶教授的互動。
“咦,這閆小伙是要有見識一些,你接著說。”本來想讓聶教授肯定我說的是對的,哪知道他只是來了一句中性的話,我也不知道自己說的對不對,但只好硬著頭皮說下去了。
我正準備開口接著說,海胖子卻毫不客氣地打斷了我的話:“這長方體怎么會是跑道?誰的跑道?誰會在上面跑?跑到哪里去?還有,這反體者的望遠鏡一定是人類制造的那種形狀嗎?這長方體,會不會其中有一截就是望遠鏡呢?”
“哈哈哈,這話有意思!”聶教授笑起來說。
可能是聶教授沒肯定我,沒否定海胖子的緣故,使海胖子更加放肆起來,他接著說:“我們想一想,反體組織不是有多個望遠鏡嗎,說不定這圓柱體就是由多個望遠鏡組成的,一截算一個號,反體—18號就是其中的一截。”
兩名警察在這方面幾乎算是粗人,只好聽著我們互懟,不敢隨意亂開腔。我也沒想到海胖子的思路突然會打得這么開,但說實話,總感到他的思維還是跑偏了,可聶教授又不及時指導糾正,搞得我也挺沒底的。
“想到哪兒去了?那你說,貼在長方體上的飛機是干嘛的?”我說。
“我估摸著,這飛機就是望遠鏡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有可能就是鏡面、電磁板、成像系統之類的東西啊,它是可移動的,根據需要移動到待發射的某一截長方體,然后與該段長方體組合成一個完整的望遠鏡,然后就可以發射升空了。”海胖子只是憑空想象,居然能有板有眼地說出口。
“哈哈哈,你們真是太有想法了……我……”聶教授居然笑得彎起了腰,還咳嗽起來。看到這個狀況,我已經明白,海胖子一定是說錯話了,但他自己可能還沒反應過來。
這時柯林爾開始說話了,聶教授示意我們不要再爭論了,然而海胖子卻如爭贏了一般,一副得意忘形的樣子。
“反體—18號,是否就緒!”柯林爾說。
“報告將軍,完全就緒,請下達指令!”隊伍中的一名反體者說。
“不!我要親自把它送上去,還要親眼目睹它接收總星的信號,哈哈哈,這是多么偉大的工作,開艙吧!”柯林爾說完,徑直走向航天飛機。
周圍的反體者一聽柯林爾要親自將望遠鏡送入太空,都露出非常驚愕的表情,因為這是計劃之外的事,按理說這么大的事,得經安德烈同意,但柯林爾在反體組織中的地位僅次于安德烈,加上安德烈將此事全權委托于他,所以由他說了算。
一名反體者找來一套航天服交給柯林爾,柯林爾在其協助下穿到身上。這航天服看起來非常輕巧,居然沒有笨重的氧氣罐,足見其科技含量之高。
“快快快,跟上他!”聶教授說。
“去哪兒啊教授?”海胖子問。
“去哪?太空旅行啊,去不去呀?”聶教授說。
“我們居然能到太空去?”海胖子一聽去太空旅行便興奮地說。
“我們穿回來的是宇宙的四維,不是地球的四維,不解釋了,趕快跟上柯林爾。”聶教授邊走邊說。
柯林爾帶著一名反體者蹬上航天飛機,反體—18號就固定在機艙中央區域,其兩側各有一排座位,每排座位坐1名反體者和4名機器人,加起來是2名反體者和8名機器人,反體者身著太空服,機器人沒有增加特殊服裝。駕駛艙還有兩名駕駛員,他們做好了起飛準備。柯林爾在正對著望遠鏡的座位就坐,這似乎是一個重要位置,新登機的反體者則在左排最末一個位置就坐。
“起飛!”柯林爾就坐后下達起飛命令。
航天飛機順著白色長方體加速滑行,5分鐘后沖出地面,在沖出地面的那一瞬間,白色長方體消失,飛機直接升入空中,迅速由直立變成傾斜。
“看來剛才小伙說得對啊,這長方體確實是跑道,嗯,仔細想一想也應該是這個道理,因為他們的飛行器只能固定從某一個洞口出去,所以跑道只能對準洞口,而不能在洞內進行滑翔。”聶教授說。
“看到沒有海胖子,這不是跑道是什么?”我故意刺激海胖子說。
飛機離開地面的區域是一個非常明顯的大洞,剛脫離這個區域,整個北極很快映入眼簾,隨著飛機沖入云霄,地球便越來越小,很快消失在視線之外。
“我的天吶!原來是這樣的!秘密竟然藏在這里!”聶教授恍然大悟地感嘆道。
“教授,怎么了?有新發現嗎?”寧華問。
“71年!絕對錯不了的!錯不了的!就在這一年,發生了兩件轟動全球的大事,直到現在,我說的現在是指90年代末,都沒法解釋,原來是反體組織搞的鬼啊!”聶教授說。
“教授,您快說吧,我的胃已被吊出來了,再不說,怕是收不回去了!”聶教授說話習慣性有些繞彎子,海胖子每次都急得不行。
“當年M國查理號飛經北極時,就發現這里有個巨大的空洞啊,當時有科學家判斷這里有個地下世界,咦,這空洞不就是航天飛機剛剛穿過的那個洞嗎?這地下世界不就是反體者嗎?真是不可思議啊!”聶教授說。
“原來70年代就有征兆了,可為什么直到90年代末才有藍皮人、反體者之說呀?”寧華說。
“哎,當時大部分科學家都持否定態度呀,要是當時能認真考慮這個問題,這反體者的事恐怕早就該解決了啊。”聶教授說。
“教授,要是那個時候有機會穿越,您豈不是最先把這事搞明白的人了!”海胖子說。
“哎,當年本人對這個問題也是持否定態度的,沒想到還真有地下人,現在又偏偏是我穿越回來找答案,真是折煞人吶!咱們那個時代的人啊,還是缺乏一種打破砂鍋問到底的精神,錯過了絕好的機會嘍!”
“其實教授也沒必要自責嘛,現在還完全來得及的。對了,您說有兩件事,還有一件是什么事呀?”李峰說。
“哎,真是無獨有偶啊,這件事就更巧合嘍,我們現在穿越所在的這個航天飛機影像,首先被蘇聯的衛星捕捉到,他們立即通報了包括我國在內的幾個國家。巧合的是,當時我就在楚云縣觀測站,通過‘巨目’看到了飛機飛行中燃料產生的火光,它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火炬,這就是當時震驚世界的UFO事件吶!你們說這……算什么事呀!”聶教授說。
“教授,您當時沒看到飛機機艙嗎?”寧華問。
“這飛機你們剛才沒看到嗎?這可是一個隱形飛行器,包括這反體—18號,是個隱形望遠鏡,它部署到地球上空這么多年,居然沒被發現啊!由此不難想象,現在地球上空有多少這樣的隱形望遠鏡和衛星啊!它們就像暗物質一樣,藏在地球上空,監視著地球人類,這是非常可怕的事啊,一想到這里,我是睡也睡不好啊!”聶教授說。
“真是奇怪,這沒火箭的飛機,也能沖出大氣層?”海胖子說。
“這個問題嘛,算是想到點子上了,不過不難解釋,他們既然是反物質人,一定是運用了反物質推進器啊,這比現在人類使用的燃料和氧化劑強大多嘍!”聶教授說。
“教授,我還有一個重大問題,您說您當時在地面看到這飛機了?這么說,現在你可能就在‘巨目’旁邊咯,何不回去看一看過去的你呀?”海胖子說。
“那是肯定的呀,不過現在咱們要盯緊柯林爾,去看我自己有什么用呢?”聶教授說。
“教授,這樣吧,我陪您回去看看,他們幾個先呆在航天飛機里,我們很快就回來行不?”海胖子說。
“哎,這可使不得啊,這樣很可能導致我們失聯的,你們現在到哪個地方去,都是我來決定的,這里面的奧秘,等穿越結束你們會明白的。總之,不到萬不得已,就不能分頭行動。”聶教授說。
我們正說話間,突然聽見航天飛機發生震動,報警燈光閃爍不停,聲音也叫個不停,飛機上的反體者和機器人晃蕩起來,似乎這飛機隨時都可能會墜落。我們要不是在四維的話,一定會被嚇個半死。
“什么情況?”柯林爾厲聲問道。
“將軍,飛機超重了!”一名駕駛回答。
“怎么會超重,你們怎么計算的?”柯林爾說。
“這……將軍和皮山是臨時登機的,原計劃的乘載員額沒減少,所以……”駕駛員說的時候,飛機穩定性越來越差,急速往下掉了幾次。
“你是說我和皮山上來就超載了?那好,這里有什么可扔下去的東西沒有?”柯林爾問。
“航天飛機承載力有限,這里的物件,布設反體—18號時都用得上,恐怕丟不得。”駕駛員說。
駕駛員剛說完,柯林爾居然一下走到艙門口,迅速拉開艙門,由于此時飛機還沒沖出大氣層,導致艙內的高壓迅速把所有反體者和機器人強推到艙內空中,要不是系了安全帶,恐怕立即會有幾人被沖出艙外。機器人沒吭聲,反體者被驚得大喊大叫。
為減少負重,柯林爾竟然繞到一個機器人身后,準備將其安全帶解開,沒想到這機器人會說話:“將軍,需要我犧牲嗎?”
柯林爾沒回答它的問題,而是很輕松的解開其安全帶,這個機器人哐當一聲撞上機艙門,突然一下沖出機艙掉了下去,柯林爾又迅速將艙門關上。
“媽的,這是一個粗野的家伙!”海胖子說。
“怎么?還在報警嗎?”柯林爾問。
“將軍,這些機器人沒有多大重量,所以雖然少了一個,對減負沒有實質性影響的,不過將軍,機器人的任務是部署望遠鏡,如果減少了,可能會影響部署任務完成。”皮山說。
柯林爾對著皮山看了半晌后說:“皮山,你去把艙門打開?”
“將軍要干什么,這里已經沒什么可以拋下的了!”皮山說。
“你打開,打開就明白了,快去!”柯林爾說。
皮山根據柯林爾的指示,逐步挪到艙門口,以此同時,柯林爾卻繞到皮山背后,悄悄將其安全帶解開……
皮山費勁全力剛剛將艙門打開,突然一下被高壓沖出機艙,我們朝著尚未關閉的艙門往下一看,只見皮山張開大口,發出極其恐怖的叫喊,身體迅速往下墜落的同時,很快被凍成冰塊,與此同時,還看到航天飛機噴出的長長火焰,如一條長龍盤旋在空中,皮山的身體經過長龍后便消失了……
“我日,這貨怎么這么殘暴,連活著的反體者,自己的同類也推下去?”海胖子說。
解決了超重問題后,航天飛機順利到達預定軌道,距離地面約700公里。這些反體者和機器人通過太空行走方式,井然有序地將反體—18號從機艙推出,然后啟動望遠鏡相關功能并進行調試,這些活動都由柯林爾指揮。調試完成后,他們沒有立即返回航天飛機。
“哎,從這太空行走來看,我們真的是落后很多啊!你看他們幾人,穩穩當當地漂在那里,他們那是要干嘛。”聶教授感慨地說。
“教授,柯林爾之前不是說過嗎,他要親自看著這望遠鏡收到他們總星的信號!”海胖子說。
“不會吧!他能一直等下去?不過他們這航天服,居然能保證航天員在太空呆這么久,真是不得了喲!”聶教授說。
“教授,這太空行走技術,有這么難嗎?”寧華問。
“你是不知道喲,蘇聯人列昂諾夫太空行走是多長時間?只有十多分鐘啊,而且要背負很多復雜的設備和系統的!你看他們,宇航服又輕便,還能呆上幾個小時,不佩服不行啊!還有這太空望遠鏡,也不是隨便能發射的呀,我們人類發射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哈勃望遠鏡,從現在算起,那可是18年以后的事情嘍!”聶教授說。
柯林爾組織反體者和太空機器人,在太空完成反體—18號部署后,又乘坐航天飛機返回北極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