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秋日炎炎
- 金箍棒是個女妖精
- 浥輕塵
- 3080字
- 2020-08-13 16:50:21
“哎?大圣,你怎么不說話了?”
剛才還聊得好好的,這會兒又不理人了!
如意不由得開始撇嘴,可是一想到孫悟空在靈霄寶殿中將自己護在身后的情景,卻又憋不住笑出了聲,引得孫悟空扭過頭來,掀了掀眼皮看她。
如意忙捂了嘴,但卻止不住眼里的笑意。
“大圣!你在靈霄大殿中那般護著我,我很歡喜呢!”如意覺得還是憋不住,還是想什么就說什么吧。
孫悟空臉色微霽,別別扭扭開口:“你是我的兵器,雖然現在是個自由的妖精了,我不能由著旁人將你奪走。沒了金箍棒,我還是齊天大圣嗎?”
如意覺得自己心里現在可以說是春暖花開百花齊放了:“不在齊天大圣身邊,金箍棒也只是根普通棒子罷了!”
孫悟空忽然覺得心里也熨帖了不少,那什么清玄道人都不過是過眼云煙罷了。
“大圣……”
“又怎么了?”
“依今日所看,圣僧向佛之心還是堅如磐石,我們自是要好好護著他西去的。”
“那當然,那胖和尚簡直倔得和驢一樣,又有股子書呆子氣,不護著他我也不放心。”
“那取經結束以后呢?大圣要去哪里?難道也要去那佛門做個佛陀菩薩羅漢嗎?”
孫悟空輕叱一聲,反問如意:“你覺得我稀罕成佛?”
“我自然是覺得你已經看不上他們了!”
“天下之大,我還未曾窮極,哪里去不得?”
孫悟空又忍不住伸手彈了一下身邊女妖精的后腦勺,然后露出一個心安又篤定的微笑,望向前面奔流的小溪和朦朧的夜色。
※
趕路的日子單調又充實,一行人一邊趕路一邊插科打諢,誰也不提糟心的事兒,偶爾伴著唐僧強迫眾人背誦與解釋佛經的喋喋不休。
仿佛只一眨眼,就是暑去秋來,西去的路邊景色已悄悄變換,夏日的郁郁蔥蔥、繁茂葳蕤不見,逐漸有了秋日的蕭瑟和零落。
上個月眾人被連綿不止的秋雨折騰得心煩意亂,幸好如意機靈,采了一片秋荷殘葉叫悟空變成把大圓桌那樣大的巨傘,才沒叫唐僧淋著雨。
但畢竟是一場秋雨一場涼,唐僧雖是肉墩墩的,但也只是虛胖,又是個肉體凡胎,比不得剩下那幾個家伙,個個都是寒暑不侵——要么是皮糙肉又厚,要么是金剛不壞身;總之呀,圣僧叫這伴著秋雨而來的秋風給吹得著涼啦,又是發熱不退又是清涕直淌。幸而找到的避雨的人家是個禮佛向善的,苦勸圣僧留下好生將養,又是延醫請藥又是臥床靜躺,眾人耽擱了足有一旬,才又踏上了取經之路。
唐僧其人其實是個會保養的,因他自小就眾覽群書,除了熟知佛經佛法,也涉獵百家,就連醫書都看過好幾部,平日里也并不只賴著不動,也常常下馬翻山越嶺,稱要強身健體。至于其微胖的身材,圣僧一貫的解釋是說他自小勵志向佛,初心不變,所以小時候的嬰兒肥一直不退,且自認為能夠出門行萬里路、走遍兩大神洲,乃是個有福之人,故而臉上的福氣肉一直是甩不脫的。
這話就扯遠了。總之呢,一向懂得保養的圣僧這次不小心著了涼,覺得因自己之故拖慢了西行的行程,面子上很是掛不住,故而這兩日路上圣僧更加愛惜自己的身體了,路途平坦縱馬而馳時要披件斗篷,路途顛簸時要拿披風蓋蓋腿。
如意看得很是擔心:“圣僧,這秋日里的寒氣還不算徹骨,這就穿上大斗篷,萬一太熱出了汗,叫風一吹豈不是又要風寒。”
豬八戒也贊同:“是呀師父,像你我這樣的體胖之人,跟大師兄和如意姑娘這樣的比起來更愛出汗,這秋日里叫風吹了汗可不是好玩的。”
“為師不熱,為師也不愛出汗!”圣僧拒不妥協,圣僧有著圣僧的驕傲和堅持。
可惜圣僧的驕傲和堅持沒能堅持多久——今日這天啊真真是奇怪,竟是愈來愈熱了!
圣僧先是不甘不愿地抹了一下光腦袋上的薄汗,默默脫掉了外頭披著的斗篷。
駕著馬又行了沒半里路,圣僧又悄悄地挽了袖管兒。
再后來,圣僧開始連連掀了衣袖去擦腦門上的汗。
下面豬八戒已經拿了一把大蒲扇在嘩嘩扇風了——問這秋日里哪里尋的大蒲扇?自從如意上次出了主意叫孫悟空把荷葉變成巨傘以后,豬八戒就如同打開了新世界的的大門、打通了思路上的任督二脈一般,每日里新點子層出不窮,只為了提高天蓬元帥在取經路上的生活品質;這蒲扇啊,就是路上撿了一片銀杏落葉變的。
如意一向是個細心的,早就發現了唐僧的小動作和豬八戒的滿頭大汗,也覺得甚是奇怪:“今日好生悶熱!且是越走越熱!這西賀牛洲的秋老虎竟這般厲害?”
幾人頓時七嘴八舌地討論起來。
拐過一個大路口,唐僧已是熱得有些受不住了,又被幾個徒弟爭論這天究竟是秋老虎還是天時不正秋行夏令,給聒噪得心煩意亂,恰見路邊有一座大莊院,連忙喊住了徒弟們。
“悟空,你看那處有個人家!若看著不是妖精窩的話,你就去問個消息吧!看看這到底是哪里地界,怎得這般炎熱?”
孫悟空應了,火眼金睛一看,那房屋紅瓦紅墻、紅門紅扇,雖然瞧著顏色古怪,但確實不見妖氣,于是邁著大步子徑直前去,后面如意大喊著“我也一同去去瞧瞧”蹦蹦跳跳地跟了上去。
孫悟空看她走路沒個正形,瞪了她一眼,見她又裝模作樣踩個小碎步扭扭捏捏、裊裊娜娜地跟上來,只好一邊笑著搖頭、一邊放慢步子等她挪過來。
兩人到得這大紅院子門口,恭恭敬敬敲了門,卻見這門立時就打開了,走出來一個白眉長垂、精神矍鑠的老人家,見門口站了兩個金色頭發、容貌妖艷的男女,吃了好大一驚:“你們是哪里來的怪人?立在老夫家門口作甚?”
孫悟空連忙解釋了,把那“東土大唐而來的欽差圣僧西去取經”那一通說了有好幾百遍的說辭,給這老人家娓娓講明,又問:“我們師徒幾人與這同行的少俠第一次途徑寶地,不知道此處何名,又為何這般炎熱?”
那老人家倒是個好說話的,聽他們這么說,忙道:“這天確實熱得緊,你且趕緊去把你師父迎到此處歇一歇,莫要熱壞了,我再細細與你們說。”
待把唐僧請來,一行人進那大紅院子坐定,這才同他們解釋:“我們這處名喚火焰山,一年不分四季,四季都如炎夏。方才這位年輕人說你們要往西邊去,那可萬萬使不得!”
唐僧頓時急了:“老人家此話怎講?”
“因這火焰山就在西面,是往西去的必經之路,有八百里火焰,四周俱是焦土,可謂寸草不生,可過不得啊!”
“怎會如此!”唐僧大驚失色,“這火焰山這般厲害,若是寸草不生,那此地莊稼可怎么辦?”
那老人家聽他問了莊稼,先是一驚,又贊賞地看了他一眼,說:“此處雖熱,但莊稼卻長得好,皆因有一位鐵扇仙,她有一柄芭蕉寶扇,一扇可熄火,二扇可生風,三扇能下雨,保我們布種收割,佑我們五谷豐登。”
孫悟空一聽有這般大能,連忙追問:“那鐵扇仙住在何處?”
老人家也不瞞著,說在西南面的一座山,叫做翠云山,距離這火焰山足足一千四百五六十里路,又嘆一聲氣:“所以說你們還不如別處去罷!去那翠云山要走一個月哩!”
取經眾人都笑答不要緊,孫悟空給如意遞了個眼色,兩個人起身便要出門,還是那老人家死活給勸住了,非要兩人喝口茶水再走,又忙忙喊了家里人趕緊上茶來。
盛情難卻,悟空和如意只好重新坐下。
如意見這屋里家具也俱是用的紅色,不由得好奇問道:“老人家,我看你家紅瓦紅墻,連這屋里一應器具也都是大紅色,卻是何故?難道是因此地炎熱,所以格外喜歡紅色不成?”
老人家哈哈大笑,連連搖頭:“哪里是因為喜歡紅色!我們此處炎熱,看見紅色更覺燥熱。其實是因為我們聽說這鐵扇仙有一孩兒,名喚圣嬰大王,曾在這火焰山中修煉,據說這圣嬰大王尤其擅火,最愛紅色,而這鐵扇仙最是愛子,故而見了紅色也格外喜歡。我們這里因感念鐵扇仙的大恩,也為投其所好,這才家家戶戶都裝點成紅的。”
取經眾人卻是大驚失色!
圣嬰大王,不就是那時在號山枯松澗火云洞想吃唐僧肉的那個粉面娃娃、牛魔王的獨生兒子紅孩兒、如今觀音菩薩身邊的童子、那女兒國聚仙庵如意真人的侄兒么!
這下他又多了一重身份,竟是這手握芭蕉扇的鐵扇仙的孩兒!
之前那如意真人因聽說紅孩兒是因他們的緣故被迫離了父母,可是對他們惱恨之極!
現在,他們得去找紅孩兒他親娘去借用芭蕉扇?
取經眾人齊齊苦了一張臉,覺得這火焰山可能真的過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