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車行到一處瀑布前停下了,似乎沒有路了。
王老頭也不說話自顧自的下了車,王夢樓也自覺的跟了上去,王大看著身旁的車子只好無奈的守在原地。
兩人轉過一片叢林,眼前出現了山道,這山道也真是妙哉,一眼望去竟是和這周圍的景致相映成趣,一級級的階梯好像是從這山里自己長出來的一般,王夢樓看著眼前的景色,心里暗自嘖嘖稱奇,走在前邊的王老頭則是一臉平靜,好似對這一切見怪不怪了。
過了一會兒,忽然聽到山上有人言語,停下腳步仔細聽來,原來一段歌聲,那歌詞中唱道:“觀棋柯爛,伐木丁丁,云邊谷口徐行。賣薪沽酒,狂笑自陶情。蒼徑秋高,對月枕松根,一覺天明。認舊林,登崖過嶺,持斧斷枯藤。收來成一擔,行歌市上,易米三升。更無些子爭競,時價平平。不會機謀巧算,沒榮辱,恬淡延生。相逢處,非仙即道,靜坐講黃庭。”
循聲過去,卻見一樵夫打扮的人正挑著一擔柴從山上下來,那歌聲就是出自他的口中,王老頭見此,幾步便到那人跟前了,王夢樓可沒那樣的本事,只能一邊羨慕的看著舅父一邊一步一步的走著,望向舅父那邊時,舅父正與那人相談甚歡。
……
所謂是“望山跑死馬”,等到王夢樓到跟前時早就累的手腳疲軟了,一個坐蹲就癱睡在地上,王老頭與那人在望向王夢樓這邊時,不由的哈哈大笑起來,原因無他,只是王夢樓這貨這時候已與任何形象可言了,原先的英氣蕩然無存,此刻的王夢樓只能用“狼狽不堪”四個字來形容了!
王夢樓此刻連抬頭的力氣都沒有了,整個人爬在地上,聽著兩人在笑著議論自己。
“八師叔,這孩子就是小師叔的孩子么,都長這么大了,這次帶他來上山干嘛?”那樵夫問道。
“是啊,都長這么大了,這不也到了修煉的年齡了,你師父調教徒弟可是有一套,所以我就把這孩子帶來給他調教”王老頭笑呵呵的說道。
那邊承德看向王夢樓時直一副幸災樂禍和滿臉同情。
“勞煩承德師侄帶路。”王老頭開口道。
“哪里哪里,為師叔辦事,小侄怎敢稱勞煩,這都是師侄該做的!”承德恭敬的拱手道。
王老頭看著爬在一邊的王夢樓是又好氣又心疼,把這網夢樓夾在腋下跟隨著承德一齊去了。
……
一個時辰后,三人來到一面山壁前,這時王夢樓早就緩過來了,只是假裝睡著,瞇著眼,透過眼縫看到,那位被叫做承德的樵夫,焚了香,燒過表之后,先是原地正轉三圈后反轉三圈,嘴里同時不只在低聲搗鼓著什么,然后面向山壁原地站定,對著那石壁一指大喊一聲“開”。
只見一陣地動山搖后,那石壁上出現了一道石門,那石門左右各有一聯,分別是“靈臺方寸山”和“斜月三星洞”,正中的門楣上書“通天道門”四個大字。
不一會兒,自那門中飄出一個道童來,見到王老頭時,過來恭敬的拜過后,將三人迎入門中。
一路上王夢樓的眼睛就沒停,到處瞅著,就像個剛進城的鄉巴佬一般,一邊心里暗自道,果然是仙家福地,一派氤氳的氣氛,在人間界難得一見的千年何首烏在這里遍地跑,桃樹上的蟠桃足有西瓜那么大,中庭的那棵梧桐樹上有一只彩鳳在翩翩起舞……
王老老頭看著這個樣子的王夢樓,心里很不爽,一個巴掌往王夢樓的后腦勺拍去,王夢樓也是如夢初醒,才知道自己剛才失態了,連忙把伸向路旁一株兩千年生的金蓮花的手收了回來,將嘴角的口水揩凈。
一路無話,直到三人來到一處宮殿前才停下了腳步。
那小童說祖師正在講經,讓三人先去后殿吃盞茶,三人移步后殿,分坐兩旁,片刻后,那童子端著三盞茶和一些果子點心上來了,擺齊后,便退在一旁,向眾人拱手道“諸位請先喝些茶水,祖師稍后就到。”
說完那童子便退到一旁不再言語了,三人也就照例品茶,安心靜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