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 世界可還好
- 七九劫
- 1203字
- 2020-08-01 11:37:52
下午七點,小七來到今天剛租的小院。
不知過了多久,兩道人影映著夜幕走了進來,昏暗的房間勉強映出男人那飽經(jīng)風霜的面容,女人緊跟其后,小七依偎在破舊的沙發(fā)上似是睡著了。
男人走到近前,一把扯掉插在小七耳朵上的耳機,小七猛然驚醒,還沒反應過來怎么回事,就被甩了一巴掌。
旁邊的女人就這么看著這一切,眼神冷漠,就這么盯著所發(fā)生的一切。
“小兔崽子,還反了天不成,你把工作辭了,拿什么結(jié)婚生子,拿什么養(yǎng)家糊口,啊?”
小七的臉腫了大半,上面還有五個鮮紅的指印。
“結(jié)婚生子?呵!讓他來到世上受跟我一樣的受苦,那我寧愿不生。”
“你這是怪我把你生下來受苦了是不是,我......我......你看我不打死你。”男人說著走到角落,拾起拖把,一步步逼來,不知是出于畏懼還是心灰意冷到了極點,小七沒有躲閃,隨后那棍子就結(jié)結(jié)實實打到了小七頭上。
小七只覺得眼冒金星,他抱著腦袋痛得眼淚直流,嘴里的口水也不受控制的流了出來,意識模糊前,他突然笑了,笑得如此凄涼。
終于結(jié)束了么,這荒誕的一生,解脫了......
他忽然想起來,他也是個性格開朗的人,可是怎么會變成了如今這唯唯諾諾的模樣。
正值寒冬臘月,窗外寒風呼嘯,一片白雪皚皚,小七出生了。
冰涼的火炕,他躺在其上,凍得瑟瑟發(fā)抖,他卻連一口充饑之物都沒有。
記憶里的爺爺奶奶不怎么喜歡他與母親,隔三差五被生產(chǎn)大隊叫去批評教育,回來總是板著一張臉。
說起來爺爺在村里子也算過得不錯,有個磨坊,有個牛房,不過總是會撒一股子地主氣。
村里人來磨面總會先交上糧票,而父親除了上學,大多數(shù)時間都花在去山溝溝擔水,給牛割草,回來再用鍘刀切碎。
說起來那個時候農(nóng)村基本抽的都是旱煙,腰間掛著旱煙桿,桿上系著裝有煙絲的小布袋。幾乎每家都有種植煙葉,種植出來的煙葉收回家以后單獨掛在一間土房烘烤,直到煙葉烘干以后再進行儲存。
記憶里,爺爺家專門有個晾曬煙葉的土樓,方圓百里可氣派了,只是后來被推倒蓋了磚瓦房。
那時候爺爺娶奶奶就只用了半斗米,父親娶母親時用了半頭牛,而父親也才十六七八,隔三差五偷偷帶來冷饅頭給母親,還不敢讓爺爺奶奶知道,母親奶水少得可憐。
此后,稍微大一點的小七也一點點嚼起冷饅頭,母親一半,小七一半。
似是長年在冰冷的火炕上睡久了,小七染了寒疾,每當天氣潮濕的時候,身上總會起紅疹,養(yǎng)得難受,抓破又疼的不行。
而奶奶與母親經(jīng)常吵架,父親夾在中間也不好受,等到小七一歲多的時候,他們就分家了。在離爺爺家不遠處蓋了磚瓦房,母親跟著外公種過西瓜,炎炎夏日,架子車上除了西瓜,還有小七,這一車西瓜是要拉到集市上去賣。
后來有了蹦蹦車,拉賣西瓜也能輕松不少,只是不懂事的小七經(jīng)常沖撞父親,忙碌了一天的父親本來就有些火氣,再被小七一攪和,生氣也在所難免。
那時候的蹦蹦車都是靠手搖啟動的,可想而知一只搖過蹦蹦車發(fā)動機的大手打在孩子身上會有多大力氣。如果這個孩子躲進爺爺家,爺爺奶奶又一臉冷漠,那這個孩子該有多無助啊!
或許是從那個時候小七每次看見父親都繞的遠遠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