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 尋寶圖
  • 趙小明
  • 5705字
  • 2020-08-25 10:07:39

第12章 這可能是古玩圈有史以來最狗血的劇情

天氣晴朗,萬里無云,太陽光柔和地照耀著大地,偶爾傳來幾聲鳥鳴。相傳明朝永樂年間一張姓移民來到這里,發現野地里長著很多草,草莖細而長,韌性又好,適宜編織,于是,就編起草帽,十分暢銷。后來這里的人口逐漸增多,且全姓張,就稱張莊,俗稱“草帽張莊”。以后附近又相繼建立六七個小莊,統稱為張各莊。

村口處有一群小孩正在嬉鬧,張博偉看見一個小孩手中拿著一個煙斗,于是蹲下來湊到那小孩兒跟前說道:“小朋友,你把你手里的東西給叔叔看一下好嗎?”小孩兒停下了手里的動作,疑惑地看著張博偉,然后將煙斗遞給了張博偉。仔細一看,這煙斗的鍋和嘴為白銅所制作,中間連接為檀木所制作,包漿厚重自然,不過做工有些粗糙,值不了什么錢。張博偉看著常誠搖了搖頭。

常誠皺起眉頭問,一副若有所思的樣子。

正在這時,張博偉聽見一個聲音從另外一個方向傳來:“兩個小伙子看樣子是來收古董的吧?”回頭一看,只見一個老頭兒朝著他們這邊走了過來。這老頭兒頭上戴著一頂破草帽,露在帽檐外邊的頭發已經斑白了。肩上搭著一件灰不灰、黃不黃的褂子。下面的褲腿卷過膝蓋,小腿上布滿大大小小無數個筋疙瘩,被一條條高高鼓起的血管串聯著。

張博偉看著老大爺,應和道:“是啊大爺,我們對你這煙斗挺感興趣的!”

老頭說:“想要啊,這可是老物件了,祖上傳下來的,別看我拿給我孫子玩,我大侄子說可是值個百八十的!你們想要,一百塊拿走!”

常誠等他走到切近,笑嘻嘻地問老頭兒:“大爺,這煙斗是您家的是吧?有個事兒問下你。您這支老煙斗,您這個煙鍋子下邊肯定得有個墜兒啊!可能是玉呀什么的,有那東西沒有啊?”

張博偉恍然,確實老時候的煙斗下面都會有一些墜兒,一般都是玉或者翡翠的……張博偉不禁感嘆,到底是常誠下莊的經驗比他豐富多了!

老頭兒歪著頭打量了一下常誠,心想這年輕人還挺精的啊,連這都知道,便說道:“這個墜兒是有,但不是玉,是個銅錢兒。你要?”老大爺提著眉毛看著常誠,看看這小子是不是還感興趣。

“那你先拿出來看看嘛!”常誠慢慢地說道,順手掏出一包紅塔山,遞了一支給大爺。

“我認為銅錢沒有玉吊墜兒值錢,不過無妨,看看嘛!”張博偉看出常誠有點急,故意這么一說,怕老頭有太高的期望。

“好嘞!就是好久沒見,我得回家找找,你們等著啊。”老頭兒邊說邊轉身回家去了。

老頭兒走后,張博偉和常誠就找了個墻根底下坐了下來,正想靠著打會兒盹兒,不一會兒的工夫,他們身邊就聚攏了一圈的人——基本上都是些老頭兒老太太,還有幾個小孩兒在一旁蹦蹦跳跳的。張博偉和常誠被這陣勢嚇到了。卻只見那些人七嘴八舌地問道:“你倆是哪來的啊?”“你們哥倆來這是干嗎的啊?”張博偉和常誠都不知道該先回答哪一個問題。不過,下莊的時候,張博偉最喜歡的就是人多了。張博偉笑著答道:“我們是來收老物件的!”接著他反問那些人:“你們誰家有沒有好一點的瓷器、玉啊翡翠之類的?”那些人聽到張博偉這么一問,三三兩兩開始相互議論起來。

過了好一會兒,老頭兒回來了,雙手背在身后,朝著張博偉和常誠這邊一邊慢慢踱著步,一邊想,這兩年輕人還專門為這吊墜兒回來,還能等這么久,看來這吊墜兒肯定也能賣幾個錢。

常誠一見老頭回來了,連忙伸長腦袋笑問道:“大爺,找著了沒啊?”

老頭也不回答,緩緩踱著步他們跟前,慢慢將手從背后伸出來,粗糙的手上布滿了深深的皺紋,皺巴巴的,有點兒像樹皮。張博偉看見老頭的短粗的中指上赫然圈著一條兩寸左右的紅色編織掛繩,許是因為年代久遠,又沒有好好收藏的緣故,紅繩上面滿是黑漆漆的臟污。紅繩的末端是一枚銅錢,隨著吊穗一起晃蕩著。

張博偉接過銅錢細看了一番,大吃一驚,原來這不是古時候常用的那種貨幣,而是一種觀賞錢,也叫作“花錢”。

古代花錢上的錢文繁多,其中不乏很多有趣的文字,謎語錢就是花錢的一種,因錢面上鑄有各種謎面而得名。謎語錢極為有趣,錢面上的文字就是一則謎面,卻又通俗易懂,深得人們喜愛。謎語錢雖也叫“錢”,但并不參與市場流通,通常只是古人閑時把玩和博戲的用具,是民俗錢幣中的精品,歷來為藏家所重。

古代是熔銅鑄錢,制作的時候銅錢的輪廓總不整齊,要用銼刀修銼。考慮到孔是圓的,銅錢就會來回轉動不好銼。工匠們就把當中空做成方形,穿進一個方棍修銼,這樣銅錢就不會轉動了,這就是古代方孔銅錢來歷,而四方形孔眼則是基于古代人天圓地方的理念,也啟示我們做人的道理就是要外圓而內方。方,就是做人的正氣,具備優秀的品質。圓,就是處世老練、圓通,善用技巧。做人就必須方外有圓,圓中有方,外圓而內方。

最特別的是,老頭兒的這枚銅錢背后還寫了幾排字,正面是:“六合同春,如日之升。”反面是:“天下我為頭,無我不風流。倘若少了我,衣食也難求。”上下還印有兩個怪異的圖案,這圖案張博偉一下沒看懂,但是憑感覺他認為這東西是值錢的!

張博偉壓抑住自己內心的興奮,假裝平靜地問道:“大爺,你這銅錢出什么價?”常誠和張博偉已是十分默契,見張博偉直接問價,已知那東西是個值錢貨。

這老頭兒也算是經過事的,挺有心眼地問他倆:“小伙子,你看看這東西你們能出多少錢?我們老百姓啊,沒見識!也不知道這東西值多少錢,你要是給我的價讓我心里滿意了,我就把它賣了。”

張博偉知道,一般聽見賣主說這種話,一定要沉住氣,千萬不能給出很高的價格,給價越高,他就越覺得是個寶貝,很有可能就不賣了。于是張博偉裝作很隨意的樣子,說道:“五十,您賣的話,我立馬掏錢!五十塊錢能買好幾斤肉呢,您看怎么樣?”

這老頭兒看了看張博偉,又望著他家那方向沉默了會兒,說:“這個價那賣不了!五十塊錢買肉夠是夠,但是買肉錢我還拿得出來。你們哥倆要是真想要,一百五!我就賣給你們!”

張博偉還欲再出價,常誠給他使了個眼色,他馬上噤聲了。

常誠說道:“大爺,您這銅錢啊!我看五十差不多了,要不我們再給您添十塊?”

老頭兒還沒開口說話,這時,有人突然高聲喊道:“大爺,依我看,這東西怎么著也值個一百塊錢。”話音剛落,人群中擠出個人來。張博偉和常誠同時回頭,那人年齡看起來比張博偉和常誠稍大一些,直接就把銅錢拿到手里細細打量了起來。常誠沉下臉,對著張博偉小聲嘀咕:“怎么突然冒出這么個二愣子來?毛毛躁躁的,一看就知道不是下莊的人,他跟著湊什么熱鬧。”

這時候,老頭兒對著張博偉他們發話了:“你哥倆要誠意想買的話,就痛痛快快地給我一百,這東西就歸你們的了!”

老頭兒話剛落音,旁邊那小伙子搶先道:“劉大爺,這銅錢我挺喜歡的,你賣給我得了,我給你一百!”然后他直接掏出了一百塊錢塞給老頭兒,拿過那銅錢就走了。

老頭兒有點不好意思地對張博偉和常誠說:“本來是想賣給你倆的!可是人家手腳快啊!這小伙子是我們村東頭的,這鄉里鄉親的,我這拿著這一百塊錢都有點不好意思花了。”說罷,搖了搖頭便走了。

人群也漸漸散了,只余張博偉和常誠目瞪口呆地杵在那兒,常誠哀號一聲,嘆道:“狗日的不地道啊!”張博偉無奈應道:“這也沒辦法,外面人買東西怎么也比不過同村的人!唉!這個花錢怎么也能賣個三四千塊錢,咱哥倆的發財錢就這么沒了!”常誠聽張博偉這話就更加懊惱了,眉頭鎖成了化不開的結,一連抽了好幾根煙。

這時,一個老太太朝著張博偉他們走了過來。老太太說:“咱家有對瓷瓶,你們哥倆跟我過去看看,要是價錢合適,就讓給你們了!”老太太繼續說道:“不過啊,這對瓷瓶也有人來看過,當時看他油嘴滑舌的我就沒給賣!你們倆小伙兒看上去挺實誠,不像偷奸耍滑的人!”張博偉一聽這話,心里暗自揣測,該不會是這老太太的瓷瓶被人給“卯上”了吧!

張博偉正想著,已經跟隨老太太到了她家。老屋早已被風雨腐蝕褪下了原有的色彩,只留下一縷久遠的滄桑任人遐想,不知那剝落在墻上的時光如何才能重新拾起。

老太太一進家門,就忙不迭進了房間,不一會兒的工夫,便一左一右抱出一對瓷瓶。張博偉接過一個瓷瓶細看了一番,這瓷瓶像清朝晚期的,但是是民窯的普品,要是轉賣的話也值不了多少錢。常誠也拿過一直瓷瓶上下左右地仔細端詳,但并沒有看出個什么名堂來。

張博偉直奔主題問老太太:“這對瓷瓶,您想賣多少錢呢?”

老太太見張博偉問得爽快,笑著伸出一個手指頭,說道:“一千!”

張博偉一聽,暗暗咋舌,心想今天一天算是白搭了,于是將瓷瓶遞還給老太太,然后客套地朝老太太笑著搖了搖頭。

老太太不死心,問道:“咋啦?不值這個數?人家上次來就說最少值一千呢!”

張博偉也不想多做解釋,笑著說了句:“這個價我們買不了!”常誠聞言,也將瓷瓶還給了老太太。老太太嘆了口氣,卻也沒再說什么。

顯然,這對瓷瓶是被人卯上了。這也就是說在他們來之前,有人也到過這里喝街,還給這瓷瓶定了個高價,讓這主人家很難賣出去了。畢竟古董時間長了總會有升值空間的,所以有些喝街的老油條,收東西收不成,就告訴主人家一個相當高的價錢。這主人家因為認定了這個高價,就很難和另外的買家談好價錢了。這種情況下,就相當于這個老油條將這個東西霸占了。過個幾年,這東西要是增值了,老油條會再回來,那時候可能就能很輕易地把東西給收了。所以說有些下莊喝街的,在農村遇到一個買不下來的東西,就將它卯上,出個高價,相當于是打了個戳。

出了老太太的家,已是黃昏時分,張博偉和常誠兩個人沉默地走著,白轉了一天卻要空手而回,兩人心情自然是不好的。兩人正商量著收工回家算了,卻看見那個搶了他們銅錢的小子疾步走過來,說話特別客氣:“二位還沒走呢?”

張博偉淡淡地答道:“這就走的。”一旁常誠附和道:“白忙活一天了,不走干什么?”

那人見常誠這樣說,知道他是在怪自己了。于是滿臉堆笑著說道:“哎呀,兩位小兄弟,跟你們商量個事唄。我今天看你們為這銅錢等了這么久,還以為是什么好東西。但是回家以后我媳婦知道了我花了一百就買了這破玩意回家,不樂意正在家里鬧呢。你們看這樣行不行——這銅錢我一百塊錢讓你們哥兒倆!”

張博偉和常誠大喜過望,原來這小子是個怕老婆的主!但兩人都拼命壓抑著內心的興奮。只聽常誠說道:“兄弟,我們剛出六十,本來想給他加到八十的,你這一百買貴了。你現在要賣的話,八十我們就要!”接觸時間長了張博偉才發現,常誠在買賣方面,不管什么時候生意來了,都要砍一刀再說。

張博偉一看,那人的臉色一下就變得有些難看了,但還是不甘心地說道:“我八十塊錢回去,少了二十,沒法跟媳婦交差啊。”

“誰叫你跟我們搶,這東西本來就不值這個價!”常誠不依不饒。

“估計沒我們這煙斗,光這個吊墜兒,就算其他人來了不一定會買,買也不會出這個價的。”張博偉摸著下巴,看著這吊墜兒,讓那人感覺著可能真賣不出去了。

“那你們要是沒這吊墜兒,你的煙斗賣的錢也少了啊!你也不差這一點錢吧!”那人語氣有點軟下來了,感覺馬上就要投降了。

“是差點兒,但影響不大。無所謂。”常誠一臉不屑地抽著煙。

“常誠,聽我說,咱要么再加十塊錢給他,九十收了,就當是幫這位兄弟一個忙!”張博偉心想,他們拿著這銅錢一定能賺個好幾百倍,于是就唱起了個紅臉勸常誠。

“那行吧!”常誠見張博偉這樣一說,于是沒再繼續壓價了,直接掏出錢遞給那個人。沒想到那人也沒再多話,接過錢以后還連連道謝,然后一溜煙兒就跑沒影兒了。

那人走后,常誠捧著銅錢用力親了好幾口,還不住地說:“肥鴨子又飛回來了……”看來今天運氣不算太壞,銅錢居然還能失而復得!恰好第二天是樂亭縣城的大集,張博偉就和常誠商量把銅錢帶到大集上去讓同行掌掌眼。張博偉雖然知道這銅錢是開門貨,但是只知物不知價,卻并不了解這種銅錢現在的行情。

第二天一大早,兩人到了集市上古玩一條街上,人來人往,依舊是一片熱鬧。不過已經有一些同行先到了,于是張博偉和常誠各自跟一些熟識的同行打了招呼,寒暄幾句,最近你買了啥呀?他買了什么呀?了解一些行內的信息。這對于張博偉來說,也是一個很好的學習好機會,因為在這里,他可以聽到很多這個行業的新動態。

張博偉拿出剛買到手的銅錢給同行看:“我們哥倆昨天買了這么個玩意兒!我感覺倒是不錯,這銅質也挺好的,包漿一流的大開門。這東西你們誰能給定個價看看?”

同行們一看果真像是件有故事的物件兒,不過也沒有隨便下定論,其中有一個就說:“去給那二老張看一下興許可以。”

二老張他家祖祖輩輩都是干古玩,算是閱歷豐富、見多識廣了,在古玩這一行中也是小有名氣的一把手。

張博偉拉著常誠找到二老張,把昨天買到的銅錢拿出來說道:“二叔,昨天我們下莊的時候買到了這枚銅錢,是個玩錢!我以前沒見過這東西,您閱歷深、資歷老,幫我們掌掌眼唄!”

二老張拿起銅錢細看了一番。看了有一會兒,高聲道:“喲!這東西不錯啊!從這包漿和銅質上面看,應該能到明。你看上面這還有這么多字兒呢!”

二老張戴上老花鏡,舉著這個銅錢,瞪大眼睛一字一字地念出來:“天下我為頭,無我不風流。倘若少了我,衣食也難求!”

他接著就問:“這還是個字謎錢呢!謎底是個‘錢’不是?這東西不錯,應該能賣個好價錢。”

張博偉和常誠聽后興奮異常,兩人交換了一下眼色!

二老張又瞪著眼睛,盯著銅錢說:“倆小子挺鬼的哈,不過啊,這東西讓我買的話,最多出三千!這東西我挺喜歡的,我出三千,這銅錢啊,你倆讓給我得了!”

張博偉跟常誠琢磨著:“不行!二叔,在行業里邊兒我們挺尊敬您的。您如果要的話,最低五千!”

這個時候又聚上來了很多人,議論紛紛,都在看這東西。二老張怕這東西被人買走,也感覺這東西確實值,爽快道:“行,我也不跟你們哥倆爭了。下鄉喝街買東西確實挺辛苦的。難得找到這么個玩意兒,該你們倆賺。行,就這么多錢!”

張博偉聽二老張這么說了,思忖了一下便同意了:“誰買不得給誰留點兒利潤空間啊,五千就五千賣。”

賣了以后,還有的人說:“你們哥倆賣便宜啦,像這種明代的錢兒,還帶這么多字兒,還是方眼的!一萬都打不住!”

聽這話,常誠可不服氣:“賣了就賣了,這東西物價局沒定價,誰知道值多少錢呢?我們哥倆掙錢就走,你要的話,你怎么不出價啊!你給六千我們就賣給你了,你也不說買。那人家二老張說買我們就賣!”

其實去大集上的路上,張博偉跟常誠就商量著,這銅錢能賣個三千四千的,他們就知足了。現在能賣出五千,他倆已經相當滿意了!這個古玩就是這么回事兒,這個也不是說假的,也不是說蒙人。最終值多少錢,誰買誰說了算。

主站蜘蛛池模板: 新安县| 海林市| 哈尔滨市| 定远县| 武乡县| 东光县| 义乌市| 沂源县| 夏邑县| 外汇| 达日县| 浏阳市| 益阳市| 神农架林区| 天祝| 舟山市| 乌鲁木齐市| 莫力| 梁河县| 怀安县| 恩施市| 博兴县| 青海省| 霸州市| 香格里拉县| 苏州市| 贡嘎县| 翼城县| 潜山县| 台南县| 息烽县| 文化| 龙江县| 宜川县| 张家界市| 闻喜县| 柳江县| 阿克陶县| 根河市| 南丹县| 独山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