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隴西年鑒.2018
- 隴西縣地方志編纂委員會辦公室
- 1246字
- 2020-08-25 09:41:13
黨史研究
【綜述】2017年,在縣委的領導和上級黨史部門的指導下,縣委黨史辦公室充分發揮黨史工作“以史鑒今、資政育人”的職能作用,奮發圖強,銳意進取,努力開創全縣黨史工作新局面。在做好本職的同時,圍繞縣委、縣政府中心工作,積極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基本完成了預期目標任務。
【黨史征編】當前主要圍繞《中國共產黨隴西歷史》(第一卷)《中共隴西縣黨史大事記(2008年至2018年)》《中國共產黨隴西縣委員會歷次黨代會資料匯編》三本書的編撰開展工作。堅持以黨史資料征編為基礎,廣泛深入征集史料。《中國共產黨隴西歷史》(第一卷)征編工作主體章節內容已完成。《中共隴西縣黨史大事記(2008年至2018年)》縣委歷年重大決策和重要會議文件已查閱,還需要查閱縣政府重要會議和文件、《甘肅日報》《定西日報》等有關報道后可編撰出版。《中國共產黨隴西縣委員會歷次黨代會資料匯編》資料征集任務已過半。《中國共產黨隴西縣歷屆委員會委員名錄》一書已完成三稿編審。
【黨史研究】在史料征集的基礎上,集中精力進行黨史研究,堅持為黨修好紅色“家譜”。在啟動《中國共產黨隴西歷史》(第一卷)編撰的基礎上,對已征集的資料進行分析和研究、篩選加工。根據編撰的需要,重新查閱了土地革命戰爭時期的國民黨檔案,挖掘到紅四方面軍撤離隴西時在東三十里鋪以及周圍同國民黨37軍進行的重要戰斗的資料。經過對比分析,對紅四方面軍某部在渭陽曹家峴戰斗情況有了新的發現和認識;對肋巴佛在隴西的活動情況及重要性有了突破。
【黨史宣教】適時轉化黨史征編研究成果,加大黨史宣傳教育力度,發揚紅色傳統,傳承紅色基因,充分發揮資政育人作用,是黨史部門的一項重要職責。以全縣革命遺址遺跡和2011年縣委命名的13處隴西縣第一批黨史教育基地和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為黨史宣傳教育基地,利用清明節、建黨節、國慶節等重大節日,組織開展掃墓、宣誓、講黨課等活動,用“黨史活教材”感染人、激勵人、教育人。同時在縣廣播電視臺播放《紅色足跡》專題教育片,宣傳黨的豐功偉績和光輝歷史,進行革命傳統教育。
【革命遺址遺跡保護】在對全縣革命遺址遺跡普查的基礎上,重點對地處雙泉鎮林家屲村坡坡屲社的中共隴渭工委成立舊址的通行道路進行了改造,申請縣財政解決4萬元,硬化了出行道路,安裝了太陽能路燈。下半年計劃對紅軍過境隴西的隴漳戰斗遺址、曹家峴戰斗遺址等幾處革命遺址遺跡勘界立碑,進一步進行保護利用。
【精準扶貧工作】根據縣委、縣政府的安排部署,縣委黨史辦委派副主任田兆春同志任宏偉鄉左家渠村第一書記兼工作隊隊長,開展精準扶貧脫貧工作。同時,單位成立精準扶貧工作領導小組,協調領導全體干部開展精準扶貧工作。單位全體干部先后進村入戶十多次,科學規劃全村整體扶貧項目、制訂精準扶貧聯系戶“一戶一策”表冊等工作。投資13500元,其中投入8500元為精準扶貧聯系戶購買農用物資地膜40捆、投入5000元為村委會購買打字復印機一臺,為貧困戶贈送黨史書籍22套。目前,各項工作有序推進,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任務。
【縣委黨史研究辦公室領導班子成員名錄】
主任:王小忠
副主任:張成瑜 田兆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