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七式 摟膝拗步

一、動作

1.兩手相搭于胸前

右腿向上站,左腿屈腿抬起,抬左腿時兩手向胸前順纏,手腕相搭于胸前約30厘米處,右手在上,左手在下,右手心向左大臂,左手心向右大臂。右手指斜向左前左上方,左手指斜向右前右上方。兩臂斜45度,兩肘屈向下沉。(圖7-1)

圖7-1

2.兩腿蹲馬步

身向左轉45度,左腿向左橫邁一步約50厘米,比右腳超前小半腳,腳尖向西落地,右腳尖向左移45度,兩腳平行,臉端向前。兩腿屈膝下蹲成馬步,雙手同時從胸前逆纏向下到襠前,手心向后,手指向下,肘略直,眼向前平視。(圖7-2)

圖7-2

3.雙手向左右分開后向上向里合

右襠向上收緊,膝蓋上提外轉,同時左襠向下放松,膝蓋下沉內轉,身微右轉,左腿斜蹬地,重心移向右腿。與此同時,雙手逆纏向左右分開到大腿外再曲肘弧形向上。右手到右耳右側20厘米處,手心斜向左,手指向上,肘屈下沉。左手到喉前20多厘米處,手心斜向右,手指向上,肘屈下沉。(圖7-3)

圖7-3

4.左肘引對方右手到背后,右手擊對方胸

左襠向上收緊,膝蓋上提外轉,同時右襠向下放松,膝蓋向下內轉,右腿蹬地,身微左轉,重心移向左腿,臉端向前。同時左手屈肘向左向后,經左胸、左腰,變勾手順纏向上到后腰約10厘米處,手心手指向上。右手逆纏走下弧,向下向前到胸前約30厘米,手心斜向前,手指向上,與鼻對齊,肘屈,眼看右手中指。(圖7-4)注意要虛領頂勁,沉肩墜肘,含胸,胸向前微彎,后臀往上泛,氣沉丹田,雙膝向外,又要合住,兩足踏實。

圖7-4

二、動作提示

(1)蹲馬步兩膝既要向里扣又要向外分,膝怎么才能又要里扣又要外分呢?方法是膝向外撐,大腿上部分向里合。另外注意,蹲馬步只可稍作短暫停留,不可停滯,以免出現雙重。

(2)雙手向下時兩襠內合命門穴向后,胸微前合,但不要低頭彎腰,也不要兩臂夾肋,腋不留空隙。兩手向上時命門穴微向前,但兩臂不能向后擴胸,身體也不能上下起伏。

(3)雖然右手往身前,左手往身后,中間身相隔,但兩手要一起到位,一起合,一起開。

三、拳理拳法介紹

(1)太極拳共有十三勢,掤、捋、擠、按、采、挒、肘、靠、前進、后退、左顧、右盼、中定。其中掤、捋、擠、按、采、挒、肘、靠是太極拳的八種勁,分別簡單介紹如下:

掤勁是太極拳八種勁的基礎,它是由腿蹬地產生的反彈力,經腿、腰脊向上傳到手上的力,它向外向上接對方手,但不是硬撐對方手上的勁,要及時轉換成其他勁。任何時候掤勁都要保持,不能丟掉。丟棹了掤勁,其他勁就無從談起。掤勁根據需要,可以隨時轉變成其他勁。

捋勁是自己向自己兩側化解對方的勁,包括向上捋和向下捋,起引進落空作用。捋勁要緊隨掤勁之后,掤后要立即捋,捋時掤勁不能丟,丟掉掤勁雙臂就會被對方按扁貼到身上不好再動。捋時前手領著對方手向前,后手輕推對方肘。

對方捋我,我即變按為擠。擠是我向對方兩側的勁,擠也包括向上和向下擠。擠的目的是把對方擠背,自己占據有利位置,肩常隨擠后打靠。

按勁是進攻,按勁要和對方被按部位垂直,單雙手都能按,雙手按時兩手距離要近。按時心意一動,后腿即用力蹬地,丹田發氣,力和氣一塊傳到手上,頂勁領起,腰襠配合,襠勁用上,用全身之力擊打對方。

采勁是讓對方手指、腕反關節受力的勁。

挒勁是自己一只手向前引化對方,另一只手垂直擊打對方的勁。

肘勁是用肘及周圍打對方的勁。

靠勁是用肩及周圍擊對方的勁。

掤、捋、擠、按是主要的勁,被稱作四正勁。采、挒、肘、靠是次要的勁,被稱作四隅勁。

(2)中華武術都講究手眼身法步。太極拳手法是掤、捋、擠、按、采、挒、肘、靠。眼法主要是左顧右盼,但身體和手腿也有左右旋轉變化。身法主要是講中定,但步法、手法和眼法也各有中定。步法主要是前進后退,其中也有眼法、身法和手法的前進后退。也正是這種一方為主,兼有其他,使我們中華武術“上得廳堂,下得廚房”。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卫市| 文水县| 亚东县| 固安县| 游戏| 隆安县| 绿春县| 泉州市| 茌平县| 武冈市| 西乌| 大足县| 石阡县| 隆德县| 长汀县| 萍乡市| 石城县| 广丰县| 元江| 光山县| 鹤峰县| 梁平县| 公主岭市| 甘德县| 泸西县| 都昌县| 青海省| 盐边县| 岳阳县| 华池县| 修武县| 河津市| 宾川县| 平潭县| 益阳市| 南郑县| 萍乡市| 庆阳市| 肇源县| 蓬溪县| 论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