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晨讀晚練(高一上·語文)
- 魏萬青主編
- 3577字
- 2021-12-31 13:23:59
晨讀十一
時間:20分鐘
成語晨讀
殞身不恤:犧牲生命也不顧惜。殞,死亡。恤,顧慮。
長歌當哭:用寫文章代替哭泣。長歌,引吭高歌,這里指寫文章。當,當作。
驚心動魄:形容使人感受很深,震動很大。
廣有羽翼:到處都有幫兇。羽翼,鳥的翅膀,這里指幫兇。
捶胸頓足:用拳敲打胸部,跺著雙腳。形容非常悲痛與懊悔的樣子。
目不忍視:形容景象十分凄慘,使人不忍心看。也說目不忍睹。
百折不回:無論受多少挫折都不退縮。形容意志堅強。也說百折不撓。
名句晨讀
1.唯有民族魂是值得寶貴的,唯有它發揚起來,中國才有真進步。(魯迅)
2.希望是附麗于存在的,有存在,便有希望,有希望,便是光明。(魯迅)
3.所謂天才,只不過是把別人喝咖啡的工夫都用在工作上了。(魯迅)
4.必須敢于正視,這才可望敢想、敢說、敢做、敢當。(魯迅)
美文晨讀
中國女子:非同尋常的字眼
王誦詩
1938年10月,東北抗日聯軍的八名女官兵,面對兇殘的日偽軍,背水一戰,彈盡糧絕,手挽手,毅然沉入波濤滾滾的烏斯渾河,驚天地,泣鬼神。年齡最大的冷云23歲,最小的王惠民僅僅13歲。一個民族的不朽魂靈,震撼人心,這就是中國女子。日軍指揮官也顫抖了,哀嘆:“連女人都不怕死,中國滅亡不了。”
1926年3月18日下午,請愿民眾集會,抗議列強侵犯我國主權,軍閥段祺瑞下令執政府衛隊開槍,造成死者47人、傷者一百五十多人的慘案,其中遇難者有北京女子師范大學學生劉和珍、楊德群等。慘案發生后,魯迅、周作人兄弟二人分別寫了文章,魯迅在著名的文章《記念劉和珍君》中寫道:“始終微笑的和藹的劉和珍君確是死掉了,這是真的,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沉勇而友愛的楊德群君也死掉了,有她自己的尸骸為證;只有一樣沉勇而友愛的張靜淑君還在醫院里呻吟。當三個女子從容地轉輾于文明人所發明的槍彈的攢射中的時候,這是怎樣的一個驚心動魄的偉大呵!”“我目睹中國女子的辦事,是始于去年的,雖然是少數,但看那干練堅決、百折不回的氣概,曾經屢次為之感嘆。至于這一回在彈雨中互相救助,雖殞身不恤的事實,則更足為中國女子的勇毅,雖遭陰謀秘計,壓抑至數千年,而終于沒有消亡的明證了。倘要尋求這一次死傷者對于將來的意義,意義就在此罷。”魯迅言之鑿鑿,情之殷殷,振聾發聵。
周作人在《三一八》說魯迅的文章:“他的話是對的。”他還列舉日本《北京周報》上明觀生《可怕的剎那》附記中的一節話:“在這個混亂之中最令人感動的事,是中國女學生之剛健。凡有示威運動等,女學生大抵在前,其行動很是機敏大膽,非男生所能及,這一天女學生們也很出力。在我的前面有一個女學生,中了槍彈,她用了毛線的長圍巾捫住了流出來的血潮,一點都不張皇,就是在那恐怖之中我也不禁感到佩服了,我那時還不禁起了這個念頭,照這個情形看來中國將靠了這般女子興起來罷。”《北京周報》社長藤原鐮兄也在社論中說:“據當日親身經歷,目睹實況的友人們所談,最可佩服的是女學生們的勇敢。在那個可怕的悲劇之中,女學生們死的死了,傷的傷了,在男子尚不能支持的時候,她們卻始終沒有失了從容的態度。其時他就想到中國的興起或者是要在女子的身上了。”
周作人對上述的文字評價說:“這《北京周報》是用日本文寫,辦給日本人看的報,所以意見有時也還正確,不像漢文報的故意歪曲。”
“三一八”慘案中的劉和珍、楊德群等女子的沉勇剛毅、臨危不懼、互相救助、殞身不恤,魯迅的謳歌,周作人的記述,日本人的評論,上升到一個民族的希望,“茍活者在淡紅的血色中,會依稀看見微茫的希望;真的猛士,將更奮然而前行”。
且不說花木蘭從軍、穆桂英掛帥等女子的事跡,這些太遙遠了,近現代,秋瑾、趙一曼、江姐、張志新等,舍生取義,寧死不屈,再讀讀上面的文字,這就是中國女子, 驚心動魄的偉大,一個民族的驕傲。中國女子,這個非同尋常的字眼,是泰山,是大海,有過之而無不及,民族的希望,民族的脊梁,“誰說女子不如男”。
(摘自香港《大公報》)
[賞析點評] 在我們民族的歷史上,叱咤風云的熱血男兒固然可歌可敬,然而那些巾幗不讓須眉的紅裝女子也功不可沒。文章截取了近現代歷史上影響巨大的“八女投江”和“‘三一八’慘案”中的劉和珍、楊德群、張靜淑等人的事跡,謳歌了中國女子的臨難從容和寧死不屈的精神,表達了對中國女子的崇敬之情。
時評晨讀
別把“憤青”當成愛國
劉鳳敏
最近,“南海仲裁鬧劇”結果出爐,極大地傷害了中國人民的感情,不少網友在網絡上激憤聲討。身為中國人,心系國家前途命運,揭露“南海仲裁鬧劇”背后的不公正,是愛國感情的體現。不過,有媒體報道,個別網友聲稱為了愛國“要砸爛蘋果手機”,要抵制不吃肯德基……類似的舉動,實在不是表達愛國情感的正確方式,想必多數網友會理智辨別。
愛國主義是對祖國最純潔、最高尚、最神圣的感情,每每國家與民族的尊嚴、情感受到侵犯傷害時,這種感情就會自然地噴薄而出。近日,湖南長沙、郴州,浙江杭州、浦江,江蘇揚州、連云港、泗洪等11個市縣發生了抵制肯德基事件,大量“愛國人士”打著寫有“肯德基、麥當勞滾出中國”“抵制美日貨,我是中國人,從我做起”等口號的橫幅,圍堵肯德基店進行抗議示威,迫使多地多家肯德基店關門。殊不知,這不僅不是愛國,而且已構成違法行為,涉嫌“未向公安機關報備擅自集會”“擾亂市場秩序”“尋釁滋事”等多條法律法規,令“親者痛、仇者快”。
對于這種憤青式的抵制行為,廣大網友多是清醒的,有的認為“我們可以理智的,不用盲目抵制日貨美貨”;有的直斥“這不是愛國,這就是鬧事”“打著愛國的名義,傷害自己的同胞”;有的呼吁“與其抵制日貨美貨,不如抵制蠢貨”。實際上,憤青就是憤青,毫無理性可言,有的只是個人情緒的沖動和發泄,早已溢出了真正意義上的愛國范疇,是一種浮于非理性民族主義情緒之上的“愛國表演”,或是叫“偽愛國”“假愛國”。如果真正愛國,就應超越“憤青”思維,既要有“發乎情”的強烈訴求,更要有“止乎理”的法治意識。否則,“憤青”就會變成瘋狂的民粹主義,民眾的愛國沖動就會很容易被一些別有用心之人煽動和利用,進而把宣泄的怒火指向同胞,這是十分危險的。
實際上,愛國是最樸素、最至誠的情感表達,是為了讓國家更美好,而不是傷害同胞、給國家添亂。愛國是每個國人的精神寄托,內含了對守法、理性等共同價值的捍衛,不能“憤而無腦”,一定要懂得審時度勢。之所以發生抵制肯德基事件,是因為憤青缺少理性認識和思考,單純地認為肯德基是美國企業,美國是南海仲裁的背后黑手,抵制肯德基就會讓美國政府意識到中國人民的憤怒,于是他們在這種“愛國”邏輯下有恃無恐、為所欲為。據鳳凰視頻報道,某地警方處理抵制肯德基摘除橫幅時,一些“愛國人士”對警務人員破口大罵“你就是中國的狗”“漢奸”“賣國賊”。這些人如此囂張,無非就是仰仗了“愛國”名義,自以為無人敢管。其實,“愛國”不是違法的理由,也不是侮辱他人的借口,一旦觸及法律底線,必然受到法律的制裁,結果只能是“搬起石頭砸自己的腳”!
值得注意的是,憤青所代表的極端非理性思維是十分危險的,無時不在撒播仇恨,制造社會對立,破壞干擾社會公共秩序,這是與愛國背道而馳的。在特定條件下,這些人站在道義的制高點,對人們施加道德原則上的壓力,在輿論場上呼風喚雨,會被人誤以為是廣泛民意的代表,進而產生消極誤導作用,并經由極端化的惡性膨脹,“憤青”的聲音會被無形放大,形成“群體極化”現象。這次南海仲裁結果一出,手機微信、微博就出現了一些煽動“與美國打一仗”和抵制美日韓菲的文章,文章結尾處都標注著“不轉不是中國人”“愛國者必轉”之類語句,還有人以“吃肯德基就是漢奸、賣國賊”阻止顧客進店,說好聽點,這是對愛國施以“道德綁架”,說難聽點,就是借愛國名義光明正大地耍流氓,唯恐天下不亂,又談何愛國呢?
面對一些涉及國家利益的大是大非問題,我們理智地表達愛國情感,不失是一種強大的精神力量。那些盲目抵制美貨日貨、非法集會游行示威等行為,并非愛國的理性表達,只是一種憤青沖動,干擾了社會正常秩序和人民安定生活,必須對其堅決說“不”。這次南海仲裁,不過是一場披著法律外衣的政治鬧劇,我國政府鄭重聲明“不接受、不參與、不承認、不執行”,堅持通過談判協商解決有關領土和海洋劃界問題。如果愛國,我們就要堅決擁護中國政府的立場和主張,把愛國的理念轉化為行動,立足自己的崗位做好工作,做到知行合一,時刻聽從黨和祖國召喚,這才是真正的愛國體現。
毋庸置疑,愛國從來都是需要激情的,更是需要理性的。我們要保持高度清醒和警惕,決不能把憤青當成愛國,決不允許打著愛國的幌子,頻頻尋釁滋事。任何時候,我們都要堅持理性愛國,堅持黨和政府的立場主張,適時傳達自己的愛國意愿,讓世界人民更多地認識中國,看到今天的中國正在不斷強大,是不可欺的。我們相信,一個文明理性、團結一致的中國,必將激發出不可阻擋的正義力量,一定能夠戰勝前進路上的一切艱難險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