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黨旗飄揚
- 陜西省人民政府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
- 976字
- 2020-10-21 17:28:20
建立四種模式,從實入手“學”
為實現學習教育經常化、全員化、規范化,支部建立了四種學習模式:
一是“固定課堂”集體學。通過對黨章黨規和系列講話的學習,支部黨員的黨性意識、責任意識和規矩意識得到明顯增強。比如,外線電工技術大拿、黨員房國柱把“責任”二字體現在自己的行動上,立足崗位,勇于擔責,遇到凌晨鍋爐突然斷電等急難險重任務,他總是迎難而上。
除學好規定內容外,在學習中注重典型引導。通過再學“感動鉬都人物”和“鉬都工匠”典型人物事跡,提升支部黨員的思想道德境界,培養他們精業樂業情懷,向“四講四有”標準看齊。
二是“網上課堂”重點學。為解決好工學矛盾,支部建立了“我愛電修”微信群。支部將學習教育內容、課件、文件通知、學習動態等及時上傳,黨員隨時隨地能查看,創造了自主學習新途徑。不但19名黨員在微信群中進行學習,車間職工也加入“網上課堂”學習的行列。與崗位相關的《電工常用工具與導線連接》《開展電氣試驗應注意的問題》等業務知識,也頻頻出現在微信群中。群里的共享共學,促進了車間全員思想認識和實戰技術的提高。

固定課堂:黨員集中學習

對崗位安規進行演練
三是“實踐課堂”鞏固學。在車間、班組,在檢修、生產現場,技術骨干輪番上陣,言傳身教,手把手為青工傳授自己拿手的絕活。通過現場演練,實戰操作,當場點評,對標檢查,提高了青工崗位實際操作水平。新工王盼和龔一鳴代表機修廠參加金鉬集團青工技術比武,取得了電工組第一名的好成績。車間19名新工全部通過出徒考試,轉為正式職工。
四是“流動課堂”補充學。支部嚴格學習紀律,實行簽到制,因休假、工作或其他原因,沒有參加集體學習的黨員,黨支部利用工余時間,給他們補課,確保“零漏學”“零掉隊”。學習教育開展以來,“流動課堂”共補課16次。
機修廠“兩學一做”學習教育動員部署會召開后,車間黨支部結合實際,制定了務實管用便于操作的實施方案。提出了強化黨章學習、強化理想信念、強化作風建設等“七強化”學習重點。每名黨員針對學、做、改各環節,制訂出符合本職崗位和個人思想實際的計劃。每名黨員每周完成不少于5000字的自學筆記。支部采取現場抽查、集體收集重點查、微信傳送個別查“三種”方式對學習筆記進行檢查,確保學深學透。學習教育中,車間支部班子圍繞基層黨建、安全、技術等主題,講黨課9次。廠黨委書記和督導副廠長也來支部講了黨課,增強了學習教育的氛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