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小生可能撿了只狐妖
- 魔君的禮物
- 耳朵會笑
- 2610字
- 2020-07-31 02:24:45
“魔頭,你殺我仙界修士無數,罪大惡極死不足惜!”
“魔頭,你斷人仙途,人人得而誅之!”
“唉,魔終究是魔,當初就不該……”
“道長……”
明燼皺了皺眉,睜開眼睛,略刺目的陽光讓他瞇了瞇眼,都快午時了啊,這一覺睡得真舒服,如果最后沒有做那個夢就更好了。
萬年前那場仙魔宴,他被仙界圍攻,戰敗之后,身體被鎮壓在帝丘之下,神魂被封印在業焰之海……他料到了這般結局,即便過程略曲折意外了些,但也著實沒有怪罪任何人的意思……怎么會做這么個夢呢?
真是奇怪……
“道長?”
咦?
來客人了?
明燼此刻穿了一身略破舊的白色道袍,梳了個道士髻,面前擺了一張長方桌,腳邊放著只酒葫蘆,后面靠墻豎了個白幡旗,寫著“樂天知命故不憂”七個字。
顯然是個算命攤子。
他的身體和靈魂被封印,本是永世無法轉生的,也不知怎么的,十年前竟有一縷殘魂在此界轉世了。
剛活過來的時候,他是沒有什么求生的意志的,不過,他此世雖沒有修煉,體內分毫真元也無,但畢竟也是魔君轉世,沒那么容易死。
后來,遇到一個多管閑事的假道士,把他領回了家,一晃也過了十年了。
辰元界啊……
呵,莫不是在此方世界待得久了,連天道都當他是此界中人了?
三十三萬年了……第一次來到這個修仙者的世界已經是三十三萬年前了……而今,辰元界也已經不是當年的模樣了。
又或許,其實也都一樣吧。
“道長?”
周圍的人聲漸漸的籠罩過來,明燼按下思緒,朝對面看過去——
在他對面坐了個人,一個白面書生,二十歲上下的模樣,衣著雖素凈,但那布料一看就不是普通人穿得起的。
嘖,是只肥羊啊。
這里是辰元界中州大陸如今最強盛的王朝,大黎王朝的國都,豫章城。
城中自是十分繁華,街道上行人如織,熱鬧非凡,但明燼擺了三日的攤子,卻一直都無人問津……呃,絕不是他整日曬太陽睡懶覺的緣故……咳,總之,好不容易來了生意,一定不能讓人跑了。
這般想著,明燼露出一個頗為真誠的笑容,問道:“施主想問些什么?”
“呃……”
書生的眼神略閃爍,目光往旁邊瞟了瞟,似乎在猶豫著要不要離開。
明燼不動聲色的伸腳,踩在他垂落在地上衣擺上,笑瞇瞇問道:“姻緣?前程?抽簽測字還是看相?”
“呃……”
書生盯著他的臉,支支吾吾的,“那個,道長,你的胡子……”
“胡子?”
明燼這才發現黏在下巴上的假胡子掉了大半……他頗為鎮定的將那胡子貼了回去,后知后覺的正了正神色,繼續捋著胡須,擺出一副高深莫測的模樣,道:“不要在意這些外物,要透過現象看本質。”
“透過現象看本質……嗯……”書生聽得略稀奇,將這話琢磨了兩遍,恍然般的點了點頭,然后抬頭,道:“道長,小生不是來算命的。”
明燼點著頭,“哦,看風水也行。”
書生搖頭,將雙手放在桌子上,道:“道長,小生可能撿到了一只狐妖。”
明燼一眨眼,上下打量這書生一番,一會兒工夫就腦補了十回聊齋故事,脫口便問了一句:“漂亮嗎?”
書生略茫然。
明燼輕咳了一聲,默默的把腳移了回來,捻著一縷胡須,“狐妖啊……施主不如出城左轉,二十里外有座鞏家堡……”
開什么玩笑?
狐妖化形,至少是元嬰期的修為,他如今這狀況,對方動動手指頭就能把他給滅了。他只是想賺點銀子填飽肚子,可不想做了妖怪的口糧。
那鞏家是個修仙世家,想必很樂意幫忙抓了那狐妖。
卻是不料,明燼還未說完,那書生就連連擺手,神色略焦急,“不行不行。鞏家認為妖族是異類,修的是除魔衛道。若是被他們知道了,一定不會放過她的。”
明燼“哦”了一聲,似乎并沒有多意外。
這世上,能讓他感到意外的事實在不大多。
事實上,人與妖之間的情感或糾葛的確不是什么稀奇事。不過,若對象是凡人,還是不多見的。
修士與凡人之間本就是云泥之別,更何況還是個妖修。
那書生見他神色如常,倒是安心了不少,道:“小生姓葉,名知,字不知,涂陽人士,去歲來豫章求學,途經半石山時,突逢大雨阻路,就在小生尋找避雨之地的時候,遇到一只受傷的狐貍……”
這故事略俗套,幸而這位不知道知不知的書生說話倒是沒什么書生氣,講故事也沒太拖沓,很快就進入了正題。
“……書院先生不輕易收徒,給了小生一本《天人九策》充作考題。小生不才,研讀一整日,多有晦澀不明之處,心中悵然,待到子時終于支撐不住,伏案睡去。
“然而,翌日一早,小生起來時,卻見那書冊上寫滿了小楷,皆是注解,具是小生前一日不懂之處。那注解頗為獨到,淺顯易懂,小生稍加琢磨便覺豁然開朗。
“小生心中不勝欣喜,卻更多奇怪,不知那注解是何人所注。”
明燼點了下頭,“嗯”了一聲,表示自己正聽著。
葉知繼續道:“小生進了書院,先生要求每月作一篇文章。有次出了一題,為‘地方九則’,小生寫了題目后,卻不知如何落筆,翻找典籍至凌晨終于昏昏睡去。
“待到天光大亮,小生醒來,想到文章還未完成,正道糟糕,就見鎮紙下壓了幾頁紙,卻是滿紙文章,開頭正是那句‘地方九則’。
“那字跡跟小生的筆跡一模一樣,初時小生還以為自己記錯了,疑心昨晚迷迷糊糊的把文章寫好了才睡著的。可是,再細看那文章,卻發現多有精妙之處,見解別具一格,不是小生能寫出來的。”
明燼心道,這讀過書的狐妖就是不一樣,報恩的方式也如此清新脫俗。尤其難得的是,這狐妖讀的還是凡人的經史子集。
葉知的故事仍舊在繼續,“……小生故意找來一本艱澀難懂的典籍做上上標識,故意只寫一半文章,時而拿黑白子擺個殘局,或者作半幅畫寫半首詩。不管我出什么題,那位神秘人都能完成。可是……”
葉知說著,嘆了口氣,“她每次都在小生睡著時出現,小生特地留了紙條問她的名字,她也不答,只留下了一只狐貍爪印。”
明燼問道:“所以,施主便認為對方就是撿來的那只狐貍的?許是湊巧呢?”
“不止如此。小生有次提起說要報恩。第二日看到回復,拜托小生待小狐貍養好傷便放她歸林,又說善惡有報,小生救了狐貍,才得此善緣,故而不必再提報恩之事。”
葉知的神色微微一黯,“小狐貍的傷去年冬日就好了,小生想著冬日天冷,野外生存不易,想等開春了再送她回家。可是,元宵節那日,小生外出歸家,小狐貍卻不見了。
“這二十來日,那神秘人也再沒出現了。”
明燼“哦”了一聲,“然后呢?”
葉知正沉浸在傷感之中,道:“小狐貍不見了啊,再沒有回來了。”
明燼點著頭,“所以啊,施主今日所求何事?是希望貧道把那小狐貍尋回來?還是需要貧道幫忙再找個良師?”
葉知怔了怔,半晌,張了張嘴,道:“小生明白的,修士有修士的道,凡人有凡人的路。于她而言,山林才是最好的歸處。只是……”
他說到這里,神色突然警惕起來,朝四周看了看,湊近了些,低聲道:“小生聽聞,東始山有狐妖作祟,鞏家圍了山林準備捉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