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墨菲定律(精裝紀念版)
- 張文成
- 1279字
- 2020-08-24 16:49:20
奧卡姆剃刀原則:砍掉一切煩瑣的旁枝
14世紀,英國邏輯學家、圣方濟各會修士奧卡姆指出:在對于同一理論或者同一命題的論證過程中,多種解釋和證明過程中,步驟最少、最為簡潔的證明是最有效的。概括起來就是“如無必要,勿增實體”。后來,人們為了紀念他,就把這一原則稱為“奧卡姆剃刀原則”。
怎樣理解這一原則呢?打個比方:
有人提出了一個理論,說月亮其實是方的!然而,為什么我們平時看到的月亮都是圓的呢?那是因為月亮有靈性,它知道我們在看它,于是,在被看到的瞬間,它就變圓了,當我們一轉身,它又變成方的了。
而有人提出了另一個假設,說月亮本來就是圓的。
這兩個理論哪個符合觀測事實?答案是,都符合——在邏輯上它們都是自洽的。
但是相對于“圓月亮”理論,“方月亮”涉及的假設實在太多了,根據“奧卡姆剃刀原則”,簡潔的理論才是好理論——所以我們相信,月亮是圓的而不是方的。
這把“剃刀”出鞘后,“剃禿了”幾百年間爭論不休的經院哲學和基督神學的質疑,經過數百年的磨礪,現在早已超越了理論領域,影響著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一個典型的例子,就是當前非常流行的“少即是多”的極簡式設計潮流。
而在經濟管理領域,這一理論也得到了越來越多的應用。
美國著名營銷大師博恩·崔西曾幫助一家大型企業完善銷售計劃。為了實現一百萬件的銷售量,該公司召集了最優秀的營銷人才,不分晝夜地開會討論,最后,得出了幾十種針對不同類型客戶的銷售方案。
這時,輪到博恩·崔西發言,他建議在這個問題上應用“奧卡姆剃刀原則”:“為什么你們只想著通過這么多不同的渠道,向這么多不同的客戶銷售數目不等的新產品,卻不選擇通過一次交易,向一家大公司或買主銷售一百萬件新產品呢?”
這句話幾乎推翻了這幾天的全部討論結果。于是,大家不得不重新坐在一起,繼續一次次地進行“頭腦風暴”,一次次地比對各種方案,試圖找出共同點來簡化、合并方案。最后,大家終于提出了一種獲得眾人一致認可的方案:“在我們的合作企業中,有一家公司擁有數百萬客戶,而且,這家公司在推廣新產品時需要向他們的客戶贈送禮物。”
于是,數十種方案簡化成了一套方案:搞定這個公司的客戶禮品單子。最終,他們的目標實現了。
隨著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管理組織越來越完善化、體系化和制度化,各種紛繁復雜的官僚作風和文山會海的工作模式也隨之而來,這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企業的工作效率。因此,近年來,越來越多的有識之士開始推崇“扁平化管理”,即通過減少行政管理層次、裁減冗余人員,從而建立一種緊湊、干練的扁平化組織結構。
當然,奧卡姆剃刀不是割草機,不能亂砍一氣,只有在對事物的規律有深刻的認識和把握之后,去粗取精,去偽存真,才能真正化繁為簡。打著奧卡姆剃刀的旗幟狂轟濫炸,甚至砍掉了不該砍的東西,這毫無疑問是錯誤的。
近幾年,隨著人們認識水平的不斷提高,除了在設計上講究“簡約主義”,在組織管理上講求“精兵簡政”,在生活上也越來越多地提倡“簡單生活”的理念,這其實都是“奧卡姆剃刀原則”的體現。
愛因斯坦有一句格言:“萬事萬物都應盡可能地簡潔,但不能過于簡單。”
簡潔而不簡單,這便是“奧卡姆剃刀原則”的正確使用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