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好景不長。
兩個人很快就分了。
那次吵架就是成了導火線,兩個人分開,那個男人也離開了。
沒有人知道他去了哪里。
李韞傷心過度,那段時間一直在發燒,感冒好了之后,整個都變了,變得更加努力工作了。
她看著心疼,經常給李韞帶一些雞湯什么的。
她也聽到李韞對她說了這段時間所發生的事情。
你愛過一個人嗎?
從你身處絕望之際,他突然闖進了你的世界,給你溫暖給你愛。
你本以為終于不是一個人了,卻最后傷的比誰都重。
李韞陷入了這短暫的愛情,卻被傷的遍體鱗傷。
你要是問她,值得嗎?
值得的。
將他從馬路上拉回來,照顧他,本以為是走進了他的心里。
卻沒有想到自己是一廂情愿。
我對你的鐘情,在你眼里不過是玩笑罷了。
我對你分享的故事,不過是我們身上都走過的經歷,我本以為我遇到了和我一樣的人,可是……還是走不到一起。
你說你要走了。
說走就走。
你摔了門,身影沒入了黑暗里,我想我們此生到此為止了。
**
李韞的家庭是重男輕女的。
在她七歲的時候,家里有了弟弟,父母就再也沒有關心過她。
她從小就要自己下廚給父母和弟弟做飯,那么小的一個人,只能站在凳子上,小心翼翼的炒菜,洗碗……
從來沒有人注意到她有時候會被油濺到身上。
弟弟被家里寵上了天,父母有什么吃的第一個想到的就是弟弟。
她一直覺得自己可能是家里可有可無的人。
她所念的書,也是村里的人給她籌錢上的。隨著她越長越大,所花的錢越來越多,父母將別人籌過來的錢都拿給弟弟花。
她本身就成績很好,高中考上了縣城里的一所最好的學校。
可是她卻無法去完成學業,而是被父母拉出了打工。
那時候,她就知道。
自己的人生永遠都是要被他們控制的。
她不過是他們養的一條狗罷了。
心碎的感覺大概就是一瞬間,連奢求一次關心都不配。
她小時候感冒,父母也從來不關心,恨不得她發燒病死。
她只能一個人偷偷的撿一點瓶子賣掉,一個人去打針。
村里的人都認識她,很多人都在為她說話,李韞聽的最多的就是,“你們怎么當父母的,孩子都生病了,你們就不能帶她去打針嗎?”你知道父母回的一句是什么嗎?
那句話,如同一把刀扎在了她的心上。
父母駁回去,“我養的女兒,終歸是要嫁人的,我兒子還會養我,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要不是看在她勤奮的樣子,老子早就把她買了,還能給我兒子買些吃的。”
你看看,這是一個父母說的話嗎?
她躲在房間里,小聲的哭泣著。
弟弟在一旁看著她,小心的拉著她的衣服,對她說,“姐姐不哭,給你吃糖!”
家里唯一關心的人,可能就是還未長大的弟弟。
他會偷偷留著吃的,塞進她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