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武當(dāng)青芽
- 北虞侯
- 癡虞
- 3458字
- 2020-09-12 14:03:19
武當(dāng)山誠如張伏陵所說的那般,洞天福地奇山峻景無數(shù),而被譽為“武當(dāng)?shù)谝幌删场钡娘w升崖更是其中佼佼,飛升崖一峰突起,三面絕壁,山脊上有一條小路直達峰巔,在此可覽武當(dāng)“七十二峰朝大頂”的盛景……而更為主要的一點,則是因為這飛升崖,乃是真武大帝成就大道的地方。
飛升崖頂,當(dāng)初被張伏陵騎去北虞侯府的那頭毛驢,正懶洋洋的躺臥在崖畔曬太陽,杵著四個大黑蹄子,翻動著雪白的驢唇,嘴中傳出清脆迸漿的聲音。
在毛驢的嘴邊散落著七八個不知名的青色野果,看樣子應(yīng)該是專門拿來供小毛驢享用的。
與毛驢同在崖上曬太陽的還有一個相貌清逸的道士,那道士穿著一身極為清薄的衣衫,身型看起來也極為清瘦,頭上隨意挽著一個發(fā)髻。
此時,那道士正半躺在地上,頭枕在毛驢渾圓的肚皮上,手里拿著一卷書正看的津津有味,在他身旁還放著幾本疊落在一起的書籍。
道士看到興起之處,伸手拿過一顆野果咬的嘎吱嘎吱,毛驢見到野果少了一顆,不滿的偏了偏頭卷了卷唇……卻沒有發(fā)出半點聲音,仿佛是怕打擾到道士看書。
過了一會,青年道士眉頭緊鎖,似乎遇到了不解之處,青年道士思索半天后搖了搖頭,輕輕合上了書籍,轉(zhuǎn)過頭來對著毛驢言語道:“你說師父帶回這些書籍,非得強迫我看完,究竟是何意義?”
毛驢卷嘴嚼著果子,對他的話壓根不予理會。
青年道士看了看驢子,見它沒有反應(yīng),絲毫沒有覺得自己是在對驢說話,反而是笑了笑,像對著朋友一般對著毛驢認真解釋道:“我知道,我這次讓師父騎著你下山,你很不滿意,可是這也怨不得我啊!你也知道師父的大黃牛已經(jīng)很老了,遠比不得你年輕力壯,師父不忍讓他的大黃牛辛勞,也就只好委屈委屈你了……”
青年道士對著毛驢羅里吧嗦的解釋了一大堆,在道士說“大黃牛比不得它年輕力壯的時候”,毛驢才伸縮了一下蹄子,似乎表示贊同,可當(dāng)說只好委屈它的時候,毛驢則不滿的動了一下身子,似乎在說,要不是看你這么多年對我還不錯的份上,我早就驢打滾了。
道士見小毛驢終于對自己有了反應(yīng),拿起一顆果子喂到毛驢嘴里,繼續(xù)說道:“當(dāng)年真武大帝飛升前夕,紫氣元君曾化作一美女為真武大帝梳妝,真武大帝避女色而逃到絕壁的一塊巖石上。美女羞愧得縱身跳崖,玄武一見立刻跳下救人。這時,峽谷中云霧里鉆出五條青龍,將真武大帝團團捧住,一直送上天柱峰頂……你說是不是因為當(dāng)年真武大帝曾渡色劫的緣故,所以師父他老人家才會拿這些書籍來考驗我的道心?”
毛驢望著青年道士,伸出那條厚實的舌頭在唇上卷了一圈,打了個響鼻,毛驢若能言,只怕會開言譏諷,考驗道心?考驗?zāi)隳棠虃€腿?明明是你師父為老不尊,還想帶壞你罷了。
……
青年道士翻了翻身子,使自己躺的更舒服一些,正欲跟小毛驢再次深入探討一下時,突然看到了背石上山的沐秋凰,看著沐秋凰青年道士滿心歡喜道:“世子殿下,麻煩您把背上的石頭放下后過來一下,小道對書中這里有一處不解。”
沐秋凰在聽見青年道士的聲音后,幽怨的看著青年道士說道:“我今日的背石次數(shù)還沒完成,還得再背三次呢。”
“世子殿下你先過來告訴我,這幾句話的意思后,再去背石……”青年道士對沐秋凰的話語置若罔聞,指著張伏陵從侯府里帶回的那本《雪月緣》對著沐秋凰招手道。
沐秋凰見狀深深的嘆了口氣,心不甘情不愿的走了過來,問道:“哪里不解?”
青年道士指著《雪月緣》里的一處說,一臉疑惑的問道:“這里,‘東家歌笑醉紅顏,又向西鄰開玳宴。 幾日碧桃花下臥,牡丹開處總堪憐。’這幾句話究竟是何意思?”
沐秋凰看了看青年道士手指的地方,心道:“這等精妙詞匯意味深長,實乃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又豈是你這等未經(jīng)人事的雛鳥道士所能理解的?”
當(dāng)然這等話語,沐秋凰也只敢在心中誹謗一下而已,對于這青年道士,沐秋凰是打心底里不愿意招惹,通過這一個月來的相處,沐秋凰已經(jīng)把這青年道士的身份脾氣摸得一清二楚。
這青年道士道號青芽,四歲時被張伏陵帶上武當(dāng)山收作關(guān)門弟子,年幼時便與武當(dāng)當(dāng)代掌教青木道人成了師兄弟。
因此,這青芽道人在武當(dāng)山的輩分極高,雖然還未到而立之年,卻已有眾多徒子徒孫。
在這武當(dāng)山中,許多論年紀(jì)可以做其爺爺?shù)碾q罄先艘姷竭@青芽道人時都得稱上一句“師叔”,還有眾多道人見到時更時要畢恭畢敬的尊其一聲“師叔祖”,更有甚于那些剛?cè)腴T的小道童還要稱呼其為“太師叔祖”。
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正因為這青芽道人年幼輩分高的原因,所以青芽道人在武當(dāng)山中是最孤獨的那個存在,同齡人敬畏于他的輩分,青葉道人又因與他年齡相差懸殊……
所以,這青芽道人這么多年以來,除卻跟這頭小毛驢有話說外,就只有與晨露清風(fēng)作伴,霽霽明月為伍。
可也正是因為這樣,所以青芽道人自幼便無別的樂趣,能夠心無旁騖的修行。
修行刻苦加之本身天賦極高,這兩種原因,使得青芽道人在般年歲便已進入九品之境,張伏陵更是對其寄予厚望,曾道:“芽兒結(jié)碩果,武當(dāng)必大興。”
武當(dāng)山洞天福地眾多,有道之人可任擇一處閉關(guān)修行,而這飛升崖便默認成了青芽道人的獨有地盤。
可若只是因為這青芽道人在武當(dāng)山上輩分極高這個原因的話,沐秋凰倒也未必會怕他。
之所以會怕他,乃是因為他真的很可怕。
“因為他可怕,所以怕他。”這聽起來好像是一句廢話。
可是事實,卻并非是如此。
……
一個月前,張伏陵帶著沐秋凰回到武當(dāng)山后,對其言說自己在圍殺詭劍仙時受了傷需要閉關(guān),無法教導(dǎo)其練體,為了不耽誤沐秋凰的時間,讓其跟隨毛驢來飛升崖,說另有機緣。
沐秋凰想著這張伏陵在之前圍殺詭劍仙時,確實出了大力氣的原因,對于這個借口倒也不好拒絕,于是乎便跟著毛驢來到了這飛升崖。
一到飛升崖,看到青芽道人這般年歲,沐秋凰心中便打起了退堂鼓,可就在他欲轉(zhuǎn)身離開之時,卻見一中年道人帶著幾本書來此,喚了句“師叔祖。”正是這句師叔祖,讓沐秋凰誤認為這青芽道人乃修了駐顏之術(shù),實則是位得道高人,基于這個原因,沐秋凰決定先留下來看看再做打算。
可是誰知,這留下來后,沐秋凰才發(fā)現(xiàn)這青芽道人本身年歲便是如此。
而這時,沐秋凰再想走便已走不了。
后來的日子,卻沐秋凰又悔又開心……總而言之,那就是痛苦與快樂并存。
話說,這青芽道人對張伏陵的話那真是叫一個言聽計從。
張伏陵讓人交代他看完送來的這幾本書后,他便每日開始看書,雖然對其不喜,卻也一字不落的看得認真仔細,每句話都弄個明明白白。
只是在他得知這些書乃是來自北虞侯府后,看著沐秋凰的眼神就變了,每天打著為沐秋凰練體的借口,讓沐秋凰從晨起到日落,一刻都不許停歇地背著石碑上下飛升崖。
從崖底到崖頂?shù)倪@段路,雖然路途不遠卻也并不好走。
這段路很是陡峭,普通人土手攀爬都是難事,而青芽道人卻要沐秋凰背著一塊兩百余斤重的石碑上下往返十五次。
本著對自己恢復(fù)氣海有利的念頭,沐秋凰倒也沒有反對,每日里背著石碑開始上下往返。
而這沐秋凰背著石碑上下往返一次所需得時間,亦是被這青芽道人計算的清清楚楚,每日里從晨起到日落,沐秋凰需要一刻不停歇地保持勻速,才能剛好完成這個任務(wù)。
可是,這第一次的精力旺盛與第十五次的精疲力盡,所承受的壓力,卻是截然不同的,而青芽道人卻對這些不管不顧,只會看結(jié)果。
若只是這樣的話,沐秋凰倒也還不會說些什么,只會道這青芽道人做事認真,不打折扣。
可是最讓沐秋凰感到惱火的便是,這青芽道人每日里看書看到不解之處,總要拉來背石碑的沐秋凰,不恥下問的向其討教,讓其為自己解釋清楚。
若是給解釋這個,便不用背著石碑上下山的話,只怕沐秋凰也會樂意之至……可是這個得照解,石碑還得繼續(xù)背。
第一天,沐秋凰被青芽道人拉來解釋禁書時,沐秋凰滿臉笑意的為其繪聲繪色地比劃講解了一個時辰,結(jié)果到了日落時沐秋凰只往返了十次,沒有背完青芽道人規(guī)定的次數(shù),而青芽道人卻絲毫不體諒沐秋凰乃是為了自己耗費的時間,非得強迫著沐秋凰熬夜背完十五次,沐秋凰當(dāng)時自然不愿意,于是乎,這位沐青恩都舍不得動其一根汗毛的北虞世子,被青芽道人揍的鼻青臉腫……最后沐秋凰舉著火把,頂著青眼圈,背著石碑,一直到子時才背完規(guī)定的次數(shù)。
第二次,沐秋凰學(xué)聰明了,一心一意的背石碑,任青芽道人如何喊也不過去,結(jié)果,沐秋凰又被揍了個鼻青臉腫,那日還被罰多背了兩圈。
再后來,沐秋凰決定奮起反抗,可是還沒來及反抗,便又遭了一頓毆打。
若只是這樣,倒也還好辦,沐秋凰只需擺出一副死豬不怕開水燙模樣,任你如何安排,我就是不做,我就不信你敢弄死我的念頭?只怕此事也就放下了。
可是,正當(dāng)沐秋凰抱著這個念頭準(zhǔn)付諸行動的時候,卻突然發(fā)現(xiàn)自己的氣海里好像有了一絲真元。
怎么說呢?這就像經(jīng)年大旱,一塊已經(jīng)干涸到裂縫土地,突然迎來了幾滴干霖……雖然不多,卻是足以代表希望。
也就是從那一刻起,沐秋凰對這青芽道人開始認真對待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