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麒麟才子
- 少將軍三國行
- 竹在野
- 3275字
- 2020-09-10 15:51:23
之后的日子里,一則第三個任務還沒來,本就是佛系的劉安,樂得清閑,二則有了弟子的身份,沒事除了跑步遛狼,他也可以經常往黃府里跑。
畢竟蹭過一次晚飯后,劉安就知道自己再怎么和舅舅家的廚子們折騰研究,也估計比不上黃府里師姐搞出來的那些東西。
“你這個表弟可不是一般人,讓劉巴做老師,的確委屈他了。這些日子小孩就放在書院我幫你帶著,再過幾個月,一定幫小家伙找到一個最合適的先生?!秉S月英笑著看著那邊安靜聽蔣琬講故事的小孩,對打著請教自己文獻的旗號,實則是跑來蹭飯的小師弟說到。
“至于文獻史書?你出任務沒帶來,我這里就會有了?只能告訴你一些我大概還記得的東西,就比如以后別讓這周不疑這小子去許昌?!苯酉率膛f過來的酸梅湯,黃月英示意劉安也嘗嘗自己新研究出來的青梅口味飲品,順便吐槽了一下這小子的不合理要求。
“他大概率以后是要跟著我混,不過許昌那邊,如何就去不了?”劉安的確剛來的時候,因為偶然被曹軍追殺,差點來個出師未捷身先死,很是不滿。
但后來“致敬”了人家的《短歌行》,換來一個三年的書佐蔣琬。想著當初,實在也有自己倒霉跑到兩軍戰場的緣故。
如果不是因為兩個下落不明的侍衛,還有背后的那道傷疤,他也不是沒有可能考慮一下曹老板這邊。
“那你可要管好他別出仕,歷史上你家這個小表弟就是因為機智過頭了,還拒絕了曹家女婿的身份,故而引起了曹操的忌憚,年紀輕輕就被殺了。”清甜的酸梅入口,黃月英看著眼前這個小師弟,覺得有點驚訝,自家日后的少將軍,如今竟然有投曹的意思?
“我說師姐,你要按著歷史算,那我穿越的這位,投的劉,連兒子都給人家當上了,最后不也是年紀輕輕就涼了?”還是被你家那位攛掇的,劉安喝了一口久違的清甜飲料,默默心里按下這句對未來師姐夫吐槽,挑了挑眉,反駁到。
“歷史上這位大公性子剛猛,我看你小子機靈的很,不至于那個情商吧?”放下手中的飲料,黃衣少女笑著問道。
劉安也是笑而不語,他這話說的自然有有些開玩笑的意思。
二人皆是知曉歷史走向,在荊州新野這里開始跟劉備混,的確就像在最合適的時候抄底投資一只肯定會漲的潛力股,單單從收益來看,比起在曹操南下時背井離鄉地投降前往許昌,孰優孰劣還是算的清的。
更何況,拋開利益只說情懷,孫權、曹操之類君主,雖說文治武功都不錯,當然孫十萬的合肥除外,但都是其他時代里見得到的那類王霸梟雄。
只有劉葛關張趙著幫子人,才是華夏上下五千年里,除卻自己來時那個時代的奠基人,其他時代里打著燈籠都找不著的理想主義者。
他們身上那種百折不撓、義薄云天的浪漫主義英雄色彩,若說劉安不想見識見識,那肯定是假話。
“行了,別糾結了,就算不論周不疑歷史上怎樣。你那首《短歌行》抄下來,自比周公,天下歸心的鬼話都敢說,你真當曹操容得下你?”少女看著面前的小師弟一臉壞笑還要裝深沉的樣子,知道他大概是聽進去了自己的建議,忍不住伸手敲了小孩一下,接著說道“你以為自己不想當漢帝兒子,周不疑就不想當漢相弟子了嗎?”
“呦?師姐說要給不疑找的先生,原來就是我那個未來的姐夫?!?
劉安這次倒是明白了,怪不得黃月英那么確定,過幾個月就能給周不疑找到最合適的先生。
倒也是,千古智圣臥龍先生還搞不定自家小孩,那周不疑也真沒人敢教了。
只不過,過幾個月?
還沒等黃衣少女答話,劉安這邊又說出了一個自己的推測,笑著說道,
“我說這幾天黃公怎么一直不在,是不是親自上陣去南陽拐我那個姐夫去了?”
“你小子怎么知道老夫的行蹤的?”說話的不是別人,正是剛剛回府,聽到姐弟二人談話的黃承彥。
而他身邊跟著的兩人,一老一少,劉安卻是沒有見過,心下不由激動,難道,難道這是?已經把人騙回來了?
“阿爹回來啦?誒?還有水鏡先生,不過這位先生是?”黃月英聽到自家父親的聲音,轉身看去,卻也是疑惑跟在水鏡旁邊那位青衣帶劍男子是誰。
“來來來,老夫介紹一下,這位是司馬德操的弟子徐元直,元直啊,這是老夫的寶貝女兒和小徒弟。”黃承彥這邊介紹著,卻發現自家兩個孩子相視一眼,都是一臉原來如此、久仰大名的表情。
“在下徐庶,見過女公子和小侯爺?!辈凰埔话阄氖?,徐庶可能是因為年少時的經歷,身上那幾分游俠之氣還是看得出的。
“久仰大名,在下寇封,見過水鏡先生,見過徐兄。”劉安一臉開心,劉巴,蔣琬,還有這次的司馬徽,徐庶,這些日子自己見過的名人還真不少。
“見過徐公子。阿函阿數,再端點酸梅湯給水鏡先生和徐公子送上來!”黃月英這邊也是禮貌一禮,招呼著自己的侍女待客。
“就沒有為父的那份?”黃承彥摸摸胡子,聽了自家女兒的話,問到。
“我說老爺子,你平時可沒少偷吃我做的零食,我那酸梅湯本就沒做多少,自然是客人優先,你自己喝茶去吧?!备概畟z嬉笑著招待客人,場面倒是十分和諧。
會客廳里,賓主盡歡一談,劉安這才知道,原來黃承彥果真是去找女婿了,不過不是去南陽,而是龐德公那里,順路遇上的司馬徽和其新收的弟子徐庶,就談起自己最近也新收了個小弟子。
司馬徽好奇之下,很想見識見識是哪位才俊士子,通過了自己老友那一堆奇葩考核,這才受邀來襄陽轉轉。
誰想如今一看,竟然是個十歲的娃娃?
“覆壓三百余里,隔離天日。驪山北構而西折,直走咸陽。二川溶溶,流入宮墻。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檐牙高啄;各抱地勢,鉤心斗角。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長橋臥波,未云何龍?復道行空,不霽何虹?高低冥迷,不知西東。歌臺暖響,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風雨凄凄。一日之內,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好文采,好文采,不過敢問小侯爺,這阿房宮據載毀于一炬,您又如何能有如此詳細的描述?”問話的正是司馬徽。
“回水鏡先生,在下也是想象當日橫掃六合、一統天下的強秦,應該有怎樣的宮宇。”劉安這邊少年聲音,禮貌回答。
“元直,你怎么看?”這次說話的,是沒喝到酸梅湯的黃承彥。
“依庶看,首先,文章對阿房宮的鋪陳描寫奇偉壯麗,氣象開闊綿邈,充分顯示出小侯爺立足之高、胸襟之廣。”
徐庶看了一眼坐在自己對面的小孩,雖說有點不信這孩子小小年紀便有如此文采,但還是接著說著自己的解讀。
“開首第一句“六王畢,四海一;蜀山兀,阿房出”用韻急峻,先聲奪人,突兀有力,讓人有“泰山壓頂之感”,不僅簡捷地交代了阿房宮的背景,并把全文置于一個國家興亡、朝代更替的視角與高度。
接著,小侯爺用創新的手法,多角度地帶動讀者的視覺去感受阿房宮建構的宏大與精致之美,徐庶話音微微一頓,接著詳細分析起來。
“覆壓”“驪山”兩句高空俯瞰,極繪阿房宮占地之廣,規模之大;“廊腰”一句屬仰觀,重樓疊閣,長廊高檐,氣勢非凡;
“盤盤焉”一句把鏡頭拉長、拉闊,以宏觀的角度去遠看一組組的亭臺樓閣;“長橋”“復道”兩句則讓讀者的視野隨鏡頭而推轉,把讀者直接帶入繽紛畫圖之中。
先總后細,由遠及近,虛實結合,逐一展示了阿房宮的宏偉豪華,內外奇觀與豐姿盛態?!?
徐庶這邊品評著,那邊坐著的兩個老先生相視一看,也是不由得紛紛點頭贊同。
“本文前后兩個部分,前部分著重描寫與鋪陳,分別從宮室建筑、宮中美女和宮中珍寶三個方面詳細敘寫了秦朝統治者奢靡荒淫的生活。后一部分著重說理與議論,總結了秦王朝滅亡的歷史教訓。
“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后人而復哀后人也”,更是猶如巨鈸洪鐘,使人聞之警醒?!?
“句式長短不一,駢散結合,幾種修辭縱橫交錯糅合在一起,使語言顯得凝練簡潔,新穎奇特,給人以強烈的美感,足見小侯爺年紀輕輕,文學功底不淺。實是天下少見的奇才!”
劉安心說,不愧是徐庶徐元直,這文章鑒賞做起來,都不用打草稿的,當然也不能就這么讓人家夸自己,趕緊謙虛幾句,“徐兄謬贊,小子也是偶有靈感,幸得此佳作,當不得徐兄如此稱贊?!?
“哈哈哈,小侯爺不必謙虛,我可是聽黃公說,你前些日子還新作一詩,這一詩一賦,皆是佳品,又怎么能說只是運氣?”司馬徽看著面前受了夸贊沒有得意,反而一臉謙虛的小孩,不由得想起了自己評議人才的老本行,加了一句,
“我前些日子,本以為已經見遍了這荊楚之地的賢才異士,一個你師父新看上的女婿,一個龐公家的那個侄子,他們兩個堪稱臥龍、鳳雛。誰想小侯爺年紀輕輕,卻是文才不下二人的麒麟才子,配得上“幼麟”之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