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行路難[14]
- 我和我的祖國:愛國主義詩文誦讀
- 尹傳政
- 655字
- 2020-08-04 17:54:32
(1919年)
孫炳文(1885—1927),字浚明,四川省宜賓人。1922年10月加入中國共產(chǎn)黨。曾任國民革命軍政治部秘書、黃埔軍校和廣東大學教授、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秘書長、總政治部后方留守處主任等職。1926年6月,孫炳文任國民革命軍總政治部秘書長。1927年4月16日,孫炳文在取道上海前往武漢時,由于叛徒的告密,被敵人逮捕。敵人對孫炳文誘以高官厚祿,遭他嚴正拒絕。4月20日,孫炳文在龍華被敵人殺害,時年42歲。
吁嗟呼!吾欲登昆侖而望遠海兮,豈有賊能阻!
吾欲倚長劍天外兮,孰不我許!
行路難兮,滿地穿墉之雀,宿訟之鼠。
吾不難不顧而去兮,云帔軒舉。
哀無辜之民兮,無寧處。
行路難兮,大好河山,
四億同仇,吾難舍汝。
日暮傷行路,行行欲何之。
君看鵬飛六月息天池。
悲乎哉!息天池易易,恐歸來事不可知。
戢羽儀,非以道修阻而淹遲,心繄費思。
天階月冷,明月出東方,涕彷徨。
君看孤雁,已過橫塘。
我何為獨此室處,與蜉蝣搶攘。
叱云將,控飄風,俟我與堂。
唏晞發(fā)望洋,息匡床,吞吐大荒。
百思不能去,行路難,何以澹我慮。
嗟夫!此境之不可終留兮,又不可匆遽,還猶豫。
君看去來今豪杰,裊作煙絲何處。
行行重行行,莫更傷路難。
青天一揮手,已在層云端。
男兒報國耳,莫取孤箏彈。
圣人邈天際,君看披心肝。
創(chuàng)作背景
1919年,孫炳文在瀘州朱德所在旅部任職。他與朱德志趣相投,經(jīng)常一起閱讀進步書刊。在五四運動的影響下,孫炳文向朱德提出想要離開四川,去五四運動的發(fā)源地北京尋找真理,尋求革命出路。這時,他創(chuàng)作了這首《行路難》,表達了自己的志向。這首詩最早發(fā)表在1919年河南開封出版的《心聲》雜志第一卷第一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