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5章

吳彥軍睡得太沉,竟然沒被五更天的炮聲驚醒。

“三兒,起床了!放炮了!”吳彥章道。

“三兒,起吧!”吳彥明推推老弟。

吳彥軍微張開重重的眼皮,“嗯?我,我睡著了嗎?”吳彥軍不相信自己竟然睡過去了。

“你已經成功地熬過十二點了。”吳尚榮道。

“是,多虧有你熬著,年才到的。”吳彥章笑道。

“起來過年了。”吳尚榮道。

吳尚榮太清楚三兒了,嘴上說不睡不睡,最多也就能熬過十二點。十二點吳尚榮起身去看三兒子,果然趴在桌子上睡了。吳尚榮給三兒子放在床上蓋好被子,在廳堂里留下一盞燈,然后才去睡了。

吳尚榮在五更天炮聲響起之前就起身了。他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用劈柴搭架子,為五更天點旺火用。

起五更,點旺火,是鎮上的傳統。大年初一人們五更天就要起床,用劈柴搭起一個十二層的架子點旺火。十二的寓意是一年的十二個月,旺火寓意來年的日子紅紅火火,旺順吉利。

吳彥軍出了被窩,穿上新褲子,聽到炮聲,他的困意已散去許多。

“都出來吧。”吳尚榮招呼全家老小,“點了旺火,都出來烤烤旺火。”

姥姥把吳四丫包裹的嚴嚴實實,“四丫也去烤烤旺火。”

“媽,這行嗎?”張麗娥倒擔心起來,“這大冷的天。”

“沒事兒,哥哥們小時候不也這么烤過旺火嗎?凍不著。”姥姥下地,抱起四丫。

吳四丫早也被新年的響聲驚醒。

“我來抱吧。”張麗娥道。

“媽,姥,快點兒!”吳彥軍跑進屋里招呼道:“旺火點著了,快來呀。”

全家人出屋,圍在旺火旁,火焰映紅了一張張喜悅的面龐,吳四丫的小臉蛋更是紅撲可人。

姥爺笑盈盈地伸出手接近火堆,“都烤烤旺火,過年都吉祥順利。”

范伯家也起床了,旺火也燒起來了。

范嬸笑著過來,道:“過年好!給你們全家拜年了!”

“范嬸過年好。”張麗娥道:“都去給范伯拜個年去。”

三個小子呼拉拉跑過范家院里。

“范伯過年好!。”

“銘哥過年好!”

“嫂子過年好!”

“弟弟也好!”

“你們吳家人真勤快,每年都起這么早。”范嬸道。

范嬸看見張麗娥懷里的四丫,“喲,把丫頭也抱出來了?”

“啊,烤烤火,旺一旺。”姥姥笑。

“是是,旺一旺,旺一旺好。”范嬸道:“咱們來年都旺,都旺啊。”

范嬸笑著走了。

范伯給了吳家三兄弟一串鞭,“玩去吧。”

炮聲在院子里響起。

鄰里的炮聲繼而四起。

整座城里都是炮聲。

這是年的聲音。

旺火燒得差不多了,姥姥姥爺張麗娥抱著四丫先進屋了。

姥姥和張麗娥開始準備慶新年的早茶早點。

大年初一早上要吃甜點,寓意一年都是甜蜜的,還要嗑瓜子吃花生,這叫“剝窮皮”,剝掉了窮皮,富裕就來了。

吳尚榮率領著他的三個兒子還在院子里放炮游戲。

天亮起來了。

范伯范嬸早就回屋了,聽著吳家三個兒子在院子里盡情玩耍著。

范嬸包好了四個紅紙包。送進了吳家的院子。

“先別放炮了,范嬸給壓歲錢了。”范嬸笑。

兄弟三人再次給范嬸拜年。

謝過范嬸收了紅包的兄弟三人真開心,這是過年第一份壓歲錢。

范嬸進了屋,走到炕邊上,“這是給我們丫頭的。”說著把紅紙包塞在吳四丫的枕頭下。

“他范嬸年年頭一個來送壓歲錢。”姥姥笑,“丫頭還這么小,不用給她了。”

張麗娥把紅紙包從枕頭下拿出來,“就是,不用給她。”

范嬸嚴肅道,“這話說的,我們四丫也是家里的一分子,重要的一分子,怎么能沒有我們丫頭的呢。”范嬸把紅紙包從張麗娥手里搶下來,再次塞在枕頭下,然后跟四丫道:“對不對?是吧?怎么能沒有我們的呢?”

“行,那就替四丫謝謝范嬸了。”姥姥道。

“謝什么。”范嬸道:“不打擾你們了,我走了。”

范嬸起身離開,出了廳堂的門,看著院子里的三個小伙子,“這仨小伙子,又長大了。”

范嬸點燃一支煙,走了。

炮聲靜下來了。

一家人圍桌坐定,接下來是拜年的儀式,按照年齡從小到大的順序,挨個給長輩們問好。

吳彥軍最積極,“姥姥過年好!姥……”

“等等,今年可不是你最小了。”姥姥笑。

吳彥軍愣了一下,他這才想起來,他有個妹妹呢。“對對對,讓我妹先問好。”

姥姥笑,“你妹還不會說話呢,明年就會了。”

“那,那我替妹妹問姥姥過年好姥爺過年好爸媽過年好大哥二哥過年好了。”吳彥軍一口氣說完了。

吳尚榮笑笑,這小子,背課文什么時候嘴皮子這么利索就好了。

“好。”張麗娥笑道:“三兒像個當哥哥的樣子。不錯。”

“表揚表揚。”吳彥章鼓起掌來。

“輪到我了啊。”吳彥軍又是一口氣,“姥爺過年好姥姥過年好爸過年好媽過年好大哥過年好二哥過年好。”

“行,這肺活量可以。”吳彥章笑。

“二哥,該你了。”吳彥軍催促道,問完好,好吃東西啊。

“姥姥姥爺過年好,爸媽過年好,哥哥過年好,老三老四也好。”

“大哥,該你了。”吳彥軍繼續催。

“姥姥姥爺過年好,爸媽過年好,弟弟妹妹也好。”

輪到張麗娥和吳尚榮,拜年的對象也就少了。

吳彥軍發現,誰最小誰問候的對象最多,自己小了這么多年,終于以后有個人比我更小了,想想就樂了。

問完好,姥姥和親媽發了壓歲錢。

哥仨美滋滋地收下了。

點心熱茶剛剛進肚。

院門被推開了。

每年最早來拜年的人肯定是梅子和她的三個兒子。

梅子進了屋。

“大姨過年好,姨夫過年好,姐姐姐夫過年好!”

“梅子過年好。”

“梅姨過年好。”

“問好啊?”梅子用手戳三個兒子的頭。

梅子的三個兒子這才悶聲悶氣道:

“大姨姥過年好。”

“大姨姥爺過年好。”

“麗姨過年好。”

“哥過年好。”

“行了行了,快坐下吃東西吧。”姥姥道:“大冷天的,給孩子們喝點兒熱水。”

梅姨的三個兒子見了吃的從來不客氣,拿桌上的糖塊點心吃起來。

梅子掏出四個紅紙包,“這是給孩子們的壓歲錢。”說完塞給吳彥明他們,把第四個紅紙包塞進了吳四丫的被子里。

張麗娥也掏出三個紅包,“來,七斤八斤九斤。”

張麗娥和梅子早有約定,過年的壓歲錢每個孩子給兩毛,兩邊都是三個孩子,就相當于交換一下。但今天添了四丫,張麗娥特意在給七斤他們的紅包里多包了一毛錢,為的是不會讓梅子吃了虧。

梅子知道他的三個吃貨兒子吃起來沒夠,拜完年就招呼三個小子走。

吳尚榮裝了一大包麻花給梅子,“拿著吧。”

“姐夫,姐,不拿了。”梅子不好意思伸手。

“拿著吧。”張麗娥道:“這你姐夫炸的,好吃,給孩子吃吧。”

“謝姨夫。”七斤嘴快手快,接過了東西。

“好,拿著。”張麗娥道。

梅子拉著三個兒子走了。

張麗娥望著梅子一家出了院門。

梅子的丈夫眼睛不好,從前年起就不出門了。家里全靠梅子一個人,照顧老公,還得拉扯著三個兒子。

唉,命苦的梅子。

這事要攤在張麗娥頭上,她怕是早就撐不下去了。梅子的樂觀頑強,張麗娥比不了。

每年初一還有一撥最早來拜年的人,就是當地的乞丐。大年初一是他們掙錢的最佳時機,一大早他們就挨家挨戶拜年念喜。

院門一開,快板和二胡聲傳來。

“大年初一全家笑開顏,咱們急忙趕早給您拜個年:一拜勤勤肯肯發財年,二拜日日月月掙大錢,三拜紅紅火火致富年,四拜老老少少都康健,五拜東家開開心心日子甜!”

吳彥明起身,“我去打發他們走。”

姥姥笑,“讓他們再念一會兒,我愛聽這個調調。”

“新春到,問個好,我的祝福早報到;新春到,真美好,一副對聯兩邊俏,愿東家生活日日妙;新春到,火燈照,今年生活步步高……”

吳彥明道:“不就是討吃的念喜嗎?這有什么好聽的呀?”

“我打發他們走吧。”吳彥章道。

姥姥阻止兩個外孫子,“你看他們,嘴上的詞說來就來,看見什么就說什么。”

“即興發揮啊?”吳彥明道。

只要沒給錢,乞丐就不會走,會一直唱念,當然唱念的時間越長,給的錢應該更多些,再給點兒吃的就更好了。

“祝東家,老的身體棒,小的都健壯,家里出黃金,墻上長鈔票,生活添芬芳,幸福又安康……”

“這詞,一套一套的。”吳尚榮搖頭笑。

“老大老二。”姥姥笑笑,“去吧。”

吳彥明從廳堂門口的盒子里揀了三個二分錢。

門口盒子里的硬幣主要就是用來打發丐幫的。

“給。”吳彥明把錢放進乞丐手里,“走吧走吧。”

“給點兒吃的吧,大過年的。”主唱的乞丐道。

“給他們一人一個窩頭吧?”吳彥章問姥姥。

“給吧。”姥姥笑,“大過年的,他們也不易。”

吳彥章送出去三個窩頭。

“沒有饅頭嗎?”主唱的乞丐真會講條件。

“沒有沒有,走吧走吧。”吳彥章轟他們出去。

三個乞丐出了門,接著走街串巷去了,這是他們營生最好的一天。

姥姥笑,“我就愛聽這個調調,有意思。”

“等老大結婚的時候,專門請一撥人來念喜,讓媽聽個夠。”張麗娥道。

吳彥明聽到“老大結婚”,詫異道:“誰要結婚?”

“沒事沒事,就是一說。”張麗娥道。

姥姥笑,“我等著那一天。”

張麗娥抱起吳四丫的時候,把梅子塞在四丫被子的紅紙包拿出來,紙包包得很松,五毛錢從里面掉了出來。

五毛?張麗娥撿起那五毛錢,梅子怎么給了這么多?

“老大老二,梅姨給了你們多少錢?”張麗娥問。

吳彥明和吳彥章拆開紅紙包看了看,“五毛。”

“我的也是五毛。”吳彥軍興奮道:“我姨今年給的最多了。”

這個梅子!怎么那么實心眼呢?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洞口县| 康定县| 六枝特区| 洛南县| 江源县| 湖口县| 神农架林区| 饶河县| 康马县| 凌海市| 西林县| 德阳市| 河津市| 余姚市| 宣化县| 饶阳县| 屏山县| 江源县| 伊宁市| 商南县| 文山县| 潍坊市| 容城县| 中山市| 商都县| 大荔县| 梧州市| 克什克腾旗| 莆田市| 华池县| 禹州市| 蕉岭县| 辽阳县| 邵东县| 和硕县| 赣州市| 象州县| 沁水县| 赤水市| 牙克石市| 普安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