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章 中國---承德避暑山莊
- 人類群星閃耀時
- 杰克桑
- 970字
- 2020-08-24 16:21:23
世界文化遺產,1994年確定。它坐落在HEB省CD市內。避暑山莊又稱熱河行宮,在CD市區北部,建造于清初康熙、乾隆時期,是清朝皇帝夏季避暑并從事朝政的離宮別苑。長達10公里的宮墻內,依熱河泉等自然山水,仿北國江南名景,營造的康、乾御題勝景即達72處之多。山莊宮殿以古樸典雅之特點而有別于京、沈故宮。
遺產名稱: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
Mountain Resortand its Outlying Temples,Chengde
入選時間:1994年
遴選依據:文化遺產(ii)(iv)
地理位置:N40 59 12.984E117 56 17.988
遺產編號:703
遺產描述:
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位于中國HEB省境內CD市中心,武烈河西岸一帶狹長的谷地上,是指避暑山莊及周圍寺廟,即清朝皇帝的夏季行宮以及依照XZ、蒙古XJ的藏傳佛教寺廟的形式修建的寺廟,總面積564萬平方米,共有建筑120余組,是清代前、中期皇帝夏季避暑和處理政務的場所。
避暑山莊的營建費時89年,歷經康熙、雍正、乾隆三代皇帝。從清朝康熙四十二年(1703年)開始建造,至康熙四十七年(1708年)已初具規模。康熙五十年(1711年),康熙帝賜名“避暑山莊”,并親自在山莊午門上題寫“避暑山莊”匾額。雍正時代一度暫停營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年)到乾隆五十七年(公元1792年)又繼續修建,增加了乾隆“三十六景”和山莊外的外八廟。這期間清王朝國力興盛,能工巧匠云集于此。避暑山莊成為清朝皇帝的夏宮,并在宮外逐漸形成一個城市。雍正元年(1723年)設熱河廳,雍正十一年(1733年)設承德州(取“承受先祖德澤”之義),1778年改承德府。
避暑山莊主要分宮殿區和苑景區兩部分,苑景又分為湖泊區、平原區和山巒區。宮殿區位于山莊南部,宮室建筑林立,布局嚴整,是紫禁城的縮影。
1994年根據文化遺產遴選依據標準(ii)(iv),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批準作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遴選依據標準(ii):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的景觀是中國建筑與自然環境相結合的杰出范例,對景觀設計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遴選依據標準(iv):承德避暑山莊及其周圍寺廟在物質形態上代表了中國封建社會的最后繁榮。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
承德避暑山莊,是清王朝的夏季行宮,位于HEB省境內,修建于公元1703年到1792年。它是由眾多的宮殿以及其它處理政務、舉行儀式的建筑構成的一個龐大的建筑群。建筑風格各異的廟宇和皇家園林同周圍的湖泊、牧場和森林巧妙地融為一體。避暑山莊不僅具有極高的美學研究價值,而且還保留著中國封建社會發展末期的罕見的歷史遺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