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凱旋門,即雄獅凱旋門(法語:l'Arc de triomphe de l'étoile),位于法國巴黎的戴高樂廣場中央,香榭麗舍大街的西端。
凱旋門正如其名,是一座迎接外出征戰的軍隊凱旋的大門。它是現今世界上最大的一座圓拱門,位于巴黎市中心戴高樂廣場中央的環島上面。這座廣場也是配合雄獅凱旋門而修建的,因為凱旋門建成后,給交通帶來了不便,于是就在19世紀中葉,環繞凱旋門一周修建了一個圓形廣場及12條道路,每條道路都有40~80米寬,呈放射狀,就像明星發出的燦爛光芒,因此這個廣場又叫明星廣場。凱旋門也稱為“星門”。凱旋門就位于著名的香榭麗舍大街的盡頭。
凱旋門的設計人原來是夏格朗與賴蒙,因意見不合,兩年后賴蒙辭去,于是凱旋門最后按照夏格朗的設計完成。由法國國家古跡中心負責維護修繕與管理。
巴黎凱旋門是帝國風格的代表建筑。此種風格的崛起和拿破侖的倡導有著不可分割的關系。它的興盛與衰敗始終都與拿破侖的命運緊緊聯系在一起,這些建筑都是以羅馬帝國雄偉莊嚴的建筑為靈感和樣板。
它們尺度巨大,外形單純,追求形象的雄偉、冷靜和威嚴。巴黎凱旋門以古羅馬凱旋門為范例,但其規模更為宏大,結構風格更為簡潔。整座建筑除了檐部、墻身和墻基以外,不做任何大的分劃,不用柱子,連扶壁柱也被免去,更沒有線腳。凱旋門摒棄了羅馬凱旋門的多個拱券造型,只設一個拱券,簡潔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