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75章 步搖

步搖是中國古代漢族婦女的一種首飾。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其制作多以黃金屈曲成龍鳳等形,其上綴以珠玉。

六朝而下,花式愈繁,或伏成鳥獸花枝等,晶瑩輝耀,與釵鈿相混雜,簪于發上,材料主要有金、銀、玉、瑪瑙等。

步搖為中國傳統漢民族首飾,后又向東傳入高麗朝鮮半島及日本并對當地的文化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

步搖以金銀玉石等質地,宋明以來一直流傳的頭飾。其形制與質地都是等級與身份的象征。漢代以后,步搖才逐漸被民間百姓所見,才有機會在社會上廣為流傳。在貴族婦女中,還實行過一陣加於冠上的步搖冠。戴在頭上較之步搖更富有富貴豪華之感。

步搖

步搖的概念,見于兩漢時期,然而,它從一開始就被置放到一個禮服的范圍之內,漢制規定,太皇太后、皇太后的祭服中的首服為“剪氂簂,簪珥,耳璫垂珠,簪瑇瑁為擿,長一尺,上為鳳凰爵,以翡翠為毛羽,下有白珠,垂黃金鑷,左右各一,橫簪之。以安簂結。”

又“皇后之服相同,步搖簪珥,惟用假結,步搖以黃金為山題,貫白珠為桂枝相繆。一爵九華,熊、虎、赤羆、天祿,辟邪,南山豐大特六獸,諸爵獸皆翡翠為毛羽,金題白珠珰,繞以翡翠為華。”

這兩段話,應該放在一起看,按《后漢書·烏恒傳》所說:如中國之有簂、步搖。步搖,是和簂(即幗)這樣的假髻具有同等地位的東西,接著分析皇后首服中步搖的描繪,“以黃金為山題”,就是以黃金為底架,上面飾有白珠。

相類似的形制,比如在遼寧北票四花營子鄉出土的兩晉十六國時期前燕的金質花樹狀步搖,底部呈方形,上面為短而寬的樹干,干上分枝,樹身上穿掛桃形葉片,動則微微顫動,琮琮作響,雖然沒有白珠,而是金葉片,但非常符合“桂枝相繆”的特征,這個金葉片,更象上文所說的“鑷”,鑷,在古代是指簪首的飾物。

這些實物也為《釋名》中關于步搖的解釋,“上有垂珠,步則動搖也”提供了鮮活的范例,再結合《后漢書·后紀》“鄧皇后”篇中提到的,鄧皇后“賜馮貴人王赤綬,以未有步搖,環佩,加賜各一具。”

形式分類

一般形式為鳳凰、蝴蝶、帶有翅膀類的,或垂有流蘇或墜子,走路的時候,金飾會隨走路的擺動而動,栩栩如生。取其行步則動搖,故名步搖。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浦区| 建宁县| 河南省| 怀安县| 元江| 三穗县| 蓬溪县| 卫辉市| 永嘉县| 乌拉特前旗| 新和县| 平凉市| 大渡口区| 会宁县| 丹棱县| 尚义县| 聊城市| 托克逊县| 陆河县| 天祝| 寿宁县| 安塞县| 涟水县| 万宁市| 满洲里市| 洛南县| 建平县| 安仁县| 四川省| 如皋市| 东方市| 光泽县| 西峡县| 藁城市| 舟曲县| 铁岭县| 苗栗市| 乌拉特中旗| 高碑店市| 隆回县| 平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