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陳舟
- 死亡直播手札
- 盧杉
- 2982字
- 2020-10-28 15:50:14
假設兇手有車,那么開自己車將孫小紅帶到爛尾樓的幾率更大些,不然還要費時間清洗車內指紋痕跡,能做出轉移死者車輛,兇手沒車的可能性更高,還有,為什么要將紅色寶馬車開到A市與B市交界處,究竟要把車開到哪里?
且不說那天晚上時間過于緊湊,伊濛根本沒有足夠多的作案時間,單就紅色寶馬車輛一說,伊濛完全沒有必要轉移。
陳木與蘇志遠相繼進入爛尾樓案發(fā)現(xiàn)場,手套腳套裝備齊全,目光所及之處,不過是一片破舊之狀。爛尾樓一樓空曠非常,但仍有破舊磚頭之類的東西,兩人不約而同先去了三樓,站在窗前,眺望著遠方,四面環(huán)郁郁蔥蔥的樹木,剛剛冒出的葉芽被風吹的是搖曳生姿,爛尾樓仿佛置身在生命綠的海洋里,端的是奇妙無比。
“蘇組長,你為什么會選擇做刑警?”似是環(huán)境靜謐,使得內心不由得寧靜起來,陳木難得愿意這么心平氣和的聊天。
蘇志遠回憶起從前,他也被一個小姑娘這么問過,他對小姑娘說:“大概是因為我發(fā)現(xiàn)世界上真的沒有奧特曼吧。”
這個世界不是非黑即白的,就像這社會也不盡是尸位素餐之人,有那么一群人,拿著微博的工資,流汗流淚又流血地行走在黑暗中,努力維護著社會的公平正義,做默默無聞的大英雄。
如同馬斯洛層級需求,一個人的追求是有層次的,一般優(yōu)先滿足低層次的需求,得到滿足以后會追求高層次的。賺錢?安全?這是馬斯洛需求層級里面最最底層的,尊重、成就感以及自我價值實現(xiàn)才是上層需求。
刑警,恰好是能夠滿足一定馬斯洛高級層次需求的職業(yè),這種職業(yè)可不多。
接警后到達現(xiàn)場那一小段時間里對未知事物的探索欲望與猜想,走訪調查時百姓投來種種或是崇拜,或是信任的眼神,經(jīng)過一系列調查取證鎖定嫌疑人后準備收網(wǎng)時,給人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凡此種種。
若是讓蘇志遠回答……
“掩耳盜鈴指的是什么?”
陳木:“……”
方才陳木在案件討論會上給出模仿殺人這一假設,雖說是假設,但蘇志遠也要及時匯報給上級,畢竟特案組存在的意義是為了偵破“向日葵案”,不論爛尾樓案情況如何,特案組必定會負責到底,并幫助A市警員偵破“向日葵案”。
特案組研讀的卷宗資料,全部皆是關于那宗連環(huán)殺人碎尸案,如果爛尾樓案真的是兇手模仿殺人,那么對于特案組來說,此案相當于一樁全新案件。
陳木說:“我們不妨把爛尾樓案當作一樁普通案件。”
不把此案和連環(huán)殺人碎尸案扯在一起,或許會迸發(fā)其他想法。
兩人迅速投入到搜查第一現(xiàn)場當中,呈包抄地毯式搜索,任何一個細小角落都不放過,沒有找到有用物證,心情不免有些低落,蘇志遠壓低聲線說道:“陳木,陳舟的事,當年我是有不得已的苦衷。”
乍一聽到陳舟的名字,陳木愣了愣,這個名字,一直被他藏在心底深處,宛若被塵封的寶藏般,不敢輕易開啟,今時今日再次被提及,他甚至都有些恍惚,似乎,好久沒有聽到有關這個名字的一切了。
反應過來后,陳木說了句,“我們去二樓看看吧。”
“陳木。”
陳木深呼一口氣,似是在極力壓抑著內心情緒,他目光緊緊地盯著蘇志遠,眸深似海,眼眶微紅,“那么請問蘇組長,您當年的苦衷是什么?”
蘇志遠張了張口,最后無力地化為一句,“我暫時不能說。”
既然是秘密,不能說,這個時候說有苦衷是不是有點兒多此一舉?事情已經(jīng)發(fā)生,若要追究起來,當年那件事不知道會牽連多少人。
堂堂人民警察,全國公安優(yōu)秀刑警,偵破大大小小上百個案件的蘇志遠蘇警官,居然要一個手無縛雞之力的小姑娘做誘餌,深入罪犯窩點,最后被罪犯輪奸致死。
她當年才十三歲!!
陳木想起,見到妹妹陳舟的最后一面,妹妹似是被蹂躪摧殘過的布娃娃,依稀可以辨認出妹妹美好的面容,妹妹天真爛漫的笑顏仿佛還在眼前一般,他根本不敢,也不愿相信面前躺著的人是妹妹。
以前,陳木家里和蘇志遠關系很好,妹妹陳舟喜歡大英雄,小時候喜歡跟在可以保護她的哥哥身后,稍微長大一些,最喜歡跟在警局里風光無限的蘇志遠身后。
妹妹是個有一顆糖果便可以開心半天的小姑娘,陳木最喜歡買糖果,每每看到妹妹不開心撅嘴的時候,陳木總會笑吟吟地摸摸妹妹的頭,讓妹妹乖,乖乖聽話就有糖果吃。
幼時父母工作繁忙,陳木記憶中所有美好回憶,大多是和妹妹一起,妹妹陳舟在陳木心中,占據(jù)相當大一個位置。
他清楚記得那一年,蘇志遠負責一起團伙綁架案,為了盡早嚴懲罪犯,決定釣魚執(zhí)法,誘餌由妹妹陳舟擔任。
陳舟平日里最愛打抱不平,曾配合警方偵破多起案件,這些經(jīng)歷也成為和哥哥陳木炫耀的資本,這次做誘餌,他本持不贊同態(tài)度,是妹妹半哄半勸,百般承諾,蘇志遠會全力保護著她,定不會讓她落入罪犯之手,何況只是做魚兒能夠看到的誘餌,魚兒一露頭即是上鉤,他才勉強同意。
抓捕罪犯過程進行的不太順利,因著團伙綁架案罪犯犯罪性質惡劣,連犯多起案件仍不被抓獲,像泥鰍一般躲在泥土里,證據(jù)確鑿卻無法結案的感受讓人覺得異常憋屈,所以蘇志遠才動了釣魚執(zhí)法的主意,追蹤罪犯時又不小心跟丟了,好在陳舟反應機敏,沿途留下記號,才得以把躲藏許久的綁架犯團伙緝拿歸案。
可惜,逃了一個。
逃掉的那個綁架犯,記住了陳舟長相,次日在陳舟赴蘇志遠約的地點,擄走了她,百般折辱,輪奸致死。
那天,是蘇志遠審訊完綁架犯們,知曉逃了一個,想要提醒陳舟,小心被罪犯盯上,并準備派人保護她,約定好見面的時間與地點,蘇志遠卻遲到了兩分鐘。
短短兩分鐘,改變了一個小姑娘的一生。
此后,陳木性情大變,改了大學志愿,堅定選擇做警察。
陳木父母知道后有些惋惜,以陳木的成績,本該有更好的發(fā)展,但心里也知道,陳木此舉,是為了逝去的妹妹陳舟。
陳舟最喜歡大英雄,他愿意成為妹妹眼中的大英雄。
如果不是蘇志遠固執(zhí)己見,一定要釣魚執(zhí)法,并選中陳舟,如果不是蘇志遠不小心讓罪犯跑了一個,如果不是蘇志遠遲到兩分鐘,那么后面的結果會不會變得不同。
所謂的苦衷,不過是給自己找的借口,錯了就是錯了,錯誤已經(jīng)發(fā)生,沒有任何辦法去彌補。
陳木不想再去追究當年個中緣由,沒有再理會蘇志遠轉身下到二樓,爛尾樓案發(fā)第一現(xiàn)場,空氣中已然沒有那淡淡的血腥味兒,他回憶著伊濛直播爛尾樓當晚的直播回放,站在伊濛說到有人腳步聲的位置,打量著四周。
雖說當晚夜色漆黑,但人的眼睛在習慣黑夜之后,大凡有一點兒亮光,便能依稀看到些什么,人影占地有一定體積,若是站在明顯的地方,肯定可以看到,再加上伊濛說過,下樓梯時,和到達一樓站在樓梯口包裹嚴實黑衣人有過一個對視,包裹嚴實黑衣人可躲藏的地方只有……
那里!
他視線落在承重柱后面,這個地方藏人最好不過。
包裹嚴實黑衣人,發(fā)現(xiàn)做直播的伊濛,不慌不忙離開,下樓梯腳步刻意放緩再放緩,生怕發(fā)出聲音讓伊濛察覺,只怕黑衣人早早到達了樓梯拐角處,只為看清伊濛長相,又或許,那個對視不過是巧合。
陳木走到承重柱后方,低頭搜索著地面,地面似是有些被踩過的痕跡,印證著他的猜測。
蘇志遠半蹲在畫著尸體形狀圖的位置前,旁邊一堆廢舊雜物,這些雜物早先翻過好幾遍,石頭居多,根本沒有棍狀物存在。死者孫小紅被性侵,若非蓄謀已久,有意帶著棍狀物,不然現(xiàn)場是不可能出現(xiàn)棍狀物的。
從心理學角度分析,一般*****犯心理社會特征有:早期生活對母親的喜愛超過對父親的喜愛,家庭破碎或青春期性接觸多;有強烈的虐待妄想;四分之一是已婚者,但其性對象較少達到***;很多有各種犯罪或其他有傷風化的犯罪記錄(如暴露狂或窺陰癖)。
事實上,*****本質并不是一種性行為,而是一種心理功能失常現(xiàn)象,也是一種感情脆弱和心理不安全的個人,無法處理日常生活中緊張、壓力和要求時進行的一種自暴自棄、不顧死活的暴力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