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計算機的分類
人們平常所說的計算機一般指的是一套微型計算機系統。在計算機剛出現的時候,它是一臺有幾個房間大的巨大機器,這種機器可以由很多人同時使用,用來幫助科學家完成復雜的科學計算。經過幾十年的發展,如今到處可見的個人計算機已變得非常小巧了。
傳統上,計算機根據其技術、功能、體積大小、價格和性能分為巨型機、大型機、中型機、小型機和微型機五大類,但是這些分類隨著技術的發展而變化,不同種類計算機之間的分界線已變得模糊。隨著更多高性能計算機的出現,它們之間相互滲透,所以很難將一臺具體的計算機歸為某一類。
下面介紹一種將計算機按硬件進行分類的方法,可將計算機分為服務器、工作站、臺式機、筆記本電腦、手持設備五大類。
1.服務器
從廣義上講,服務器(Server)是指網絡中能對其他機器提供某些服務的計算機系統(如果一臺個人計算機對外提供FTP服務,也可以叫作服務器)。從狹義上講,服務器是專指某些高性能計算機,能通過網絡為客戶端計算機提供各種服務。服務器的構成與普通計算機類似,也有處理器、硬盤、內存、系統總線等,但因為它是針對具體的網絡應用特別定制的,因而服務器與微機在處理能力、穩定性、可靠性、安全性、可擴展性、可管理性等方面差異很大,相對普通個人計算機來說,服務器在穩定性、安全性、性能等方面都要求更高。
服務器作為網絡的節點,存儲、處理網絡上80%的數據、信息,因此也被稱為網絡的“靈魂”。做一個形象的比喻:服務器就像是通信運營商的交換機,而臺式機、筆記本電腦、PDA、手機等固定或移動的網絡終端,就像分布在家庭、辦公場所、公共場所等處的電話機。我們與外界日常的生活、工作中的電話交流、溝通,必須經過交換機,才能到達目標電話。同樣如此,網絡終端設備獲取信息,與外界溝通、娛樂等,也必須經過服務器,因此也可以說是服務器在“組織”和“領導”這些設備。
服務器分類的標準有很多,例如,按照應用級別來分,可以分為入門級、工作組級、部門級和企業級服務器;按照處理器數量來分,可以分為單路、雙路和多路服務器;按照服務器的處理器架構來分,可以分為復雜指令集計算機(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架構服務器、精簡指令集計算機(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架構服務器和超長指令集(Very Long Instruction Word,VLIW)架構服務器;按照服務器的機箱結構來分,可以分為塔式(臺式)服務器、機架式服務器、機柜式服務器和刀片式服務器。最常見、也最直觀的分類方式是通過服務器的機箱結構來進行分類。圖1-1所示為戴爾Power Edge塔式服務器與華為Fusion Server機架式服務器。
2.工作站
工作站(Workstation)是一種以個人計算機和分布式網絡計算為基礎,具備強大的數據運算與圖形圖像處理能力,為滿足工程設計、動畫制作、科學研究、軟件開發、金融管理、信息服務、模擬仿真等專業領域而設計開發的高性能計算機。它一般擁有較大屏幕的顯示器和大容量的內存及硬盤,也擁有較強的信息處理功能和高性能的圖形圖像處理功能以及聯網功能。

圖1-1 服務器
圖1-2所示為聯想和戴爾品牌的工作站。

圖1-2 工作站
3.臺式機
臺式機(Desktop)也叫桌面機,是現今非常流行的微型計算機,如圖1-3所示。多數家庭、政府機構和公司用的機器都是臺式機,一般來說,臺式機的性能較相同配置的筆記本電腦要強。

圖1-3 臺式機
4.筆記本電腦
筆記本電腦(Note Book Computer或Laptop)又稱手提電腦或膝上型電腦,其體積小、重量輕,與臺式機架構類似,但是具備更好的便攜性,可以使用電池或接通外部電源運行。筆記本電腦除了鍵盤外,還提供了觸控板(Touch Pad)或觸控點(Pointing Stick),有更好的定位和輸入功能。
圖1-4所示為蘋果和聯想品牌的筆記本電腦。

圖1-4 筆記本電腦
5.手持設備
目前常見的手持設備(Handheld)有平板電腦、智能手機等,其特點是體積小、重量輕、易攜帶。圖1-5所示為部分手持設備。

圖1-5 手持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