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這是一本幫助孩子主動對世界說“是”的書。它鼓勵孩子們自覺主動地擁抱新挑戰、新機會,擁抱現在的自己和未來他們可能成為的人。這也是一本幫父母和孩子塑造開放式大腦的書。

如果你去現場聽過丹尼爾·西格爾的演講,那可能已參與過一種現場互動練習。在練習中,西格爾要求觀眾閉上眼睛,他會反復說某個詞,讓觀眾留心自己在聽的過程中的身體和情緒反應。一開始他有點兒嚴厲地說“不”,說7遍,然后再用溫柔的語氣說7遍“是”。之后,他讓觀眾睜開眼睛,描述他們的感受。觀眾們說,在反復聽到“不”的時候,他們覺得壓抑、心煩意亂、緊張、抗拒;而在丹尼爾反復說“是的”時,他們感到開放、平靜、放松、愉快。觀眾們的面部和聲帶的肌肉放松下來,呼吸和心率趨于正常。他們變得更開放,而不是拘束、沒有安全感或處于抗拒狀態。現在你可以閉上眼睛,自己試一試這個練習,或者找一個親友來幫忙。細心體會在反復聽到“不”和“是”時,你的身體分別有什么感覺。

通過兩種不同的感覺和狀態,你應該對我們所說的開放式大腦和與其相反的防御式大腦有了一點體會。如果將其擴展為對生活的整體態度,那么防御式大腦會讓你和別人對著干,使你不能認真傾聽,從而不能做出明智決定;還讓你不能與他人建立感情,因而無法主動關心他人。如果你只關注生存和自我防御,那么在與世界互動和獲得新認知方面,你將是封閉的,會表現出抗拒。你的神經系統會更容易啟動“戰斗、逃跑、僵住或暈倒”反應。戰斗指攻擊狀態,逃跑指逃避,僵住指暫時不能動,暈倒指崩潰及感到無助。威脅有可能引發這四種反應中的任何一種,阻止你開放及主動,阻止你和他人交往,使你缺乏靈活性。這就是防御式大腦的狀態。

而開放式大腦源自大腦中一種特別的神經回路,當這個回路被激活時,引發的態度是接納,而不是防御。科學家把這個神經回路稱為“社會參與系統”(social engagement system),這個系統有助于我們主動與他人,甚至與我們自己的內在體驗進行交往。如果我們具有接納性,社會參與系統活躍,在應對挑戰時,我們會更強大、更清醒、更靈活。處于開放式大腦的狀態時,我們會感到平靜、和諧,這使我們的大腦能更輕松地吸收、同化新信息。

我們希望孩子擁有開放式大腦,這樣他們就不會把障礙和新體驗看成是天大的困難,而會認為它們只不過是可以克服并從中學習的挑戰。擁有開放式大腦的孩子會更靈活,能夠接受互相妥協的解決方法,愿意冒險并主動探索。他們更好奇,更有想象力,不會過度擔心犯錯。他們一般不會刻板和固執,會擁有更好的人際關系,在面對逆境時更能適應,更有復原力。他們更了解自己,更自覺,就像具有清晰的內在指南針,指引著他們的決定,也指引著他們如何待人處世。擁有開放式大腦的孩子平靜自若,以開放的態度面對世界,歡迎生活中的所有際遇,哪怕是不順心的(見圖1-1)。

圖1-1 開放式大腦狀態

我們的開篇信息令人激動:你有能力培養孩子的靈活性、接納性和復原力,讓孩子變得自覺又主動。這就是我們說的心理力量。你不需要帶他們參加關于堅忍和好奇心的講座,也不需要進行大眼瞪小眼、語重心長的談話。你和孩子的日常互動就是你需要做的全部。只要牢記我們將告訴你的開放式大腦的原則和要義,你就可以利用和孩子共處的時間,影響他們對情境做出反應的方式,以及和他人互動的方式。比如,送孩子去學校,一起吃晚飯,一起玩耍,甚至和他們爭論。

這是因為開放式大腦不只是一種面對世界的心態或方法。它還可以給予孩子一個內在的向導,幫助他們有安全感地、充滿熱情地主動迎接生活的挑戰。在這個基礎上,孩子們會由內而外地強大。開放式大腦也是一種神經狀態,當大腦以特定的方式被激活時,就會出現這種狀態。通過了解一些大腦發育的基本細節,你可以創造一種環境,提供塑造開放式大腦的機會。

開放式大腦是神經活動的結果,涉及大腦的前額皮質。這個腦區將很多其他腦區連接起來,它負責高級思維,好奇心、復原力、同情心、洞察力、開放度和問題解決能力,甚至道德感都要依賴這個腦區。在成長過程中,孩子們可以更多地關注這個腦區的功能。你也可以教孩子們如何發展這個重要的腦區。從而讓他們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和身體,更好地傾聽自己的內心,讓自己得到更充分的發展。這就是我們所說的開放式大腦:一種神經狀態,有助于我們活得更開放、真實,更有復原力和共情力。

而防御式大腦和前額葉的關系不大,它主要源自整合性差的大腦狀態,與較低層、較原始的腦區活動有關。防御式大腦狀態是我們面對威脅的反應方式,也是我們為即將來臨的攻擊做準備的方式。因此它是對抗性的,擔心犯錯,擔心好奇心會制造麻煩。這種狀態也會引起攻擊反應,因為它會抗拒新知識,抗拒他人的建議和觀點。攻擊和拒絕是防御式大腦應對世界的兩種方式。在防御式大腦看來,這是個難以應對的世界,充滿了焦慮、競爭和威脅。所以,防御式大腦會使我們既無法應對困難,也無法清楚地認識自己和他人。

具有防御式大腦的孩子會受制于環境和他們自己的情緒。他們容易陷入自己的情緒中難以自拔,抱怨現實,而不是以健康的方式來應對。他們害怕新事物,極其擔心犯錯,而不是本著開放和好奇精神來做決定。處于防御式大腦的狀態時,通常頑固會占支配地位。

這聽起來像不像你家孩子的情況?無論是孩子還是成年人,都會有陷入防御式大腦狀態的時候。偶爾變得刻板和沖動是我們無法避免的事情,不過我們可以了解防御式大腦狀態,然后學習如何幫助孩子更快地恢復開放式大腦狀態。而且,我們可以給孩子提供工具,讓他們能自己恢復。和大齡孩子、成年人相比,年幼的孩子更容易陷入防御式大腦狀態。對3歲左右的孩子來說,無時不在的防御式大腦狀態是他們的典型狀態,也符合他們所處的發展階段(見圖1-2)。比如,口琴濕了會讓孩子憤怒地大喊大叫,盡管是他們自己把口琴扔進了裝滿水的洗手池。然而隨著孩子的成長,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培養自我調控能力和應對困境的復原力,讓他們能夠理解自己的感受,體諒他人。漸漸地,防御式大腦狀態會變成開放式大腦狀態。

圖1-2 防御式大腦狀態

現在想一想以下問題:

如果你的孩子用開放式大腦,而不是防御式大腦,回應日常生活中的這些情況,比如和兄弟姐妹的沖突、被要求關閉電子產品、被要求聽父母的話、家庭作業中的困難、不想上床睡覺等,你家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如果孩子不那么任性、固執,在事情不如意時能自覺地控制自己,情況會有什么不同?

如果孩子主動嘗試新體驗,而不是害怕它們,那會怎樣?

如果孩子對自己的情緒有更清楚的了解,更關心他人,更能共情,那會怎樣?

孩子會有多快樂?整個家會更快樂、更溫馨嗎?

這就是本書的目標:通過為孩子們提供空間、機會和工具,培養他們的開放式大腦,使他們能自覺又主動地投入生活,真誠、充分地做自己。這也是我們幫助孩子們發展心理力量和復原力的方法。

如果你的孩子們用開放式大腦,而不是防御式大腦回應日常生活中的情況,你家的生活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民丰县| 沅江市| 渝中区| 高清| 社会| 富宁县| 清远市| 光山县| 新建县| 集贤县| 盐池县| 扶绥县| 关岭| 蒲城县| 监利县| 军事| 北京市| 肇州县| 固安县| 吉木乃县| 开平市| 德江县| 乌恰县| 同德县| 师宗县| 板桥市| SHOW| 新闻| 阳东县| 讷河市| 绥宁县| 灯塔市| 安塞县| 柳河县| 麻江县| 淄博市| 化隆| 巫山县| 镇江市| 徐汇区| 桐梓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