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
“藤甲軍”極其殘忍、野蠻和嗜血,在被他們攻陷的永昌各地,“藤甲軍”殘殺了不少手無寸鐵的士兵和百姓。
這一次進攻,林季然對林家軍士兵和部族士兵下達的命令都是“殺無赦!”,要求林家軍和部族士兵對于殘暴的“藤甲軍”格殺勿論,不能有一點仁慈。
蘭滄水上燃起了熊熊烈火。
一場在大河上的熊熊燃燒的大火,讓“藤甲軍”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兀突骨被林翼帶著“狂戰團”圍殺,其他在大火中幸存的“藤甲軍”士兵也相繼被沿江追殺的林家軍和部族大軍一一追上殺死。
雖然很缺奴隸,但林季然這一次沒有留下一個“藤甲軍”俘虜。
“繼續前進!”
在蘭滄水成功消滅了“藤甲軍”的主力,林季然一聲令下,永昌郡境內的林家軍和部族大軍立刻快速東進。
林家軍和部族大軍兵分三路。
一路大軍由賈詡、黃權、林翼帶領沿蘭滄水河順流而下,以最快的速度直取南涪城,封鎖殘余的“藤甲軍”逃出永昌郡的道路;
一路大軍由林季然帶領,先一路向南收復南邊的永壽城和周邊的地區,再折返向東,趕往永昌郡東方的邊境地區;
一路大軍由高定、孟獲、金環三結、阿會喃帶領,分散開來,一路收復失地,最后在永昌郡東方的邊境和林季然他們匯合。
“殺!”
憋了一肚子火氣沒處發泄的黃權的山軍1師和林翼的荒軍5師強攻只有一千“藤甲軍”鎮守的南涪城,只用了一次進攻就攻破了南涪城的防御,以五百人的代價拿下了南涪城。
南涪城的一千“藤甲軍”當場戰死五百人,其余五百人全部在投降后被斬首。
“藤甲軍”最后的防御陣地,也是“藤甲軍”的糧草輜重等物資的存放地南涪城被攻破,標志著永昌郡境內的“藤甲軍”已經完全沒有了抵抗的能力。
“前進!”
除了第一路大軍,其他兩路大軍根本沒有遇到像樣的抵抗,大軍一路東進,向永昌郡東面邊境快速挺進。
大軍所致,大大小小的城鎮相繼被全部收復。
小半個月后,林季然成功全殲了入境的“藤甲軍”,收復了永昌郡全境。至此,益州南部七郡大股的叛亂全部被林家軍成功鎮壓。經過這一次的叛亂,益州南部七郡第一次徹底地納入了林季然的掌控之中。
作為“藤甲軍”屠殺永昌郡百姓的報復,林季然派出大批軍隊東出進入烏戈國境內,對烏戈國的領地進行了一次大規模的掠奪,沿途所有烏戈國的男人、女人都全部被處死,糧食、財寶全部被劫掠一空搬回了林季然的倉庫里。
將烏戈國摧毀之后,林季然才率領大軍回到了大漢。
“命令!”
回到大漢之后,林季然對山軍進行了擴編,新增山軍6、7、8師。山軍6師由在永昌之戰中表現突出的呂凱擔任師長,山軍7師由在云南之戰中表現突出的王伉擔任師長,山軍8師師長由高定擔任師長。
又過了這么久。
如今林季然麾下的漢族總人口人口已經達到了四百三十五萬,但是其中一歲以下的孩子就有一百三十五萬多人,十歲以下的孩子加起來有一百九十八萬人。
仔細算下來,林季然麾下的漢族青壯男丁只有可憐的六十九萬多人。林季然再次擴軍之后,他麾下在冊的士兵一下就達到了恐怖的三十四萬九千人,一下子達到了林季然麾下青壯男丁總數的一半有多。
如果再減去林季然安置在各處工地上進行勞動改造的近十萬名投降的漢族青壯,一萬多名在林季然礦山等地干活的漢族男性青壯奴隸,實際上林季然領地上沒有入伍的青壯男丁只有大約二十三萬人。
林季然的領地上已經出現了勞動力嚴重不足的情況。
迫于勞動力的嚴重不足,林季然只得下令讓除荒軍以外的軍隊,在駐守地方的同時,必須開墾土地種植糧食,而且在農忙時節還需要幫助當地百姓種植、收割糧食。
擴編完成之后。
林季然又針對麾下將領的表現和益州南部七郡的實際情況,對各地駐防的林家軍進行了一輪大規模的軍事調動。
1、張任、史渙、王伉率領山軍4師、山軍7師、野軍2師2旅和地軍2師2旅移防永昌郡。
2、黃權率領山軍1師、野軍1師2旅和地軍1師2旅移防云南郡。
3、吳石頭、楊任、倉慈、文聘率領山軍3師、野軍1師1旅和地軍2師1旅移防建寧郡。
4、閻圃率領山軍2師移防興古郡。
5、廖化率領山軍5師移防越巂郡。
6、呂凱率領山軍6師移防朱提郡。
7、鄭洪、高定率領山軍8師移防牂牁郡。
另外,白樺、毛玠率領野軍2師1旅駐守南安縣,孫得財、徐晃率領地軍1師1旅駐守僰道縣。荒軍的常設駐地全部在南安縣和僰道縣境內。
南安縣是荒軍1師、2師、3師的駐地,會長期留守至少一個師的兵力,其中一個旅會駐守安和鄉。
僰道縣是荒軍4師、5師的駐地,會長期留守至少一個旅的兵力。
和山軍、野軍、地軍長期駐扎一地不同,荒軍雖然駐地在南安縣和僰道縣,但大部分時間,荒軍的大部分軍力都是在林季然的地盤上游弋,一方面進行野外訓練,一方面也是對整個地盤的巡視。
為了更好的開發、掌控益州南部七郡,在宣布全家進行大規模的軍事調動的時候,林季然還宣布了另一項政策:
各軍軍屬只要隨軍遷移到軍隊的新駐地,林季然會自己掏腰包給隨軍的軍屬在軍隊駐地附近的地方提供租金低廉的土地、以后屬于士兵自己的房屋和一系列生活一年的生活的、勞作的必須品。
林季然的這一項政策在全軍引起了巨大的轟動,軍中大多數符合所有條件的軍屬都選擇了跟隨參軍士兵的軍隊前往軍隊駐地。
這項政策一經頒布,林季然口袋里第一次缺錢了,但這是一次成功的軍事調動,更是一次成功的大規模的軍事移民。
林季然利用全軍大規模調防的機會,不僅一次性向益州南部七郡成功移民了一百多萬漢人,還在益州南部組建了一支絕對忠于他的民間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