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偉人代表作圖釋書系:算術研究
- (德)卡爾·弗里德里希·高斯
- 887字
- 2020-08-05 15:51:54
第3節 合數是不是給定質數的剩余或非剩余的問題,取決于它的因數的性質
98
定理
質數p的兩個二次剩余的乘積是剩余;一個剩余和一個非剩余的乘積是非剩余;最后,兩個非剩余的乘積是剩余。
證明
1.令A,B為平方數a2,b2的剩余;即,A≡a2,B≡b2。那么,乘積AB就同余于數ab的平方,即,它是剩余。
2.當A是剩余,例如,A≡a2,且B是非剩余,乘積AB就是非剩余。因為,我們假設AB≡k2,且令表達式(mod p)的值同余于b。因此,我們就有a2B≡a2b2且B≡b2;即,與我們的假設相反,B是剩余。
另一個證明。取數1,2,3,…,p-1中的所有剩余(有個),把每個數乘以A,則所有的乘積都是二次剩余且彼此不同余。現在,如果將非剩余B乘以A,則乘積就不同余于我們上面已經得到的乘積中的任何一個。因而,如果它是一個二次剩余,我們就有
個彼此不同余的剩余,并且它們中不包括0。這與條目96矛盾。
3.設A,B為非剩余。將數1,2,3,…,p-1中所有的剩余乘以A。這樣,我們就得到了個彼此不同余的非剩余(參考第二部分),乘積AB不與它們中的任何一個同余。那么,如果它是非剩余,我們就得到了
個彼此不同余的非剩余,這與條目96矛盾。證明完畢。
從上一章的原理可以輕易地推出這些定理。這是因為,剩余的指標總是偶數,非剩余的指標總是奇數。所以,兩個剩余或兩個非剩余的乘積的指標是偶數,因此這個乘積本身是剩余。
這兩個證明方法都可以用來證明下面的定理:
當數a和b都是剩余或都是非剩余時,表達式(mod p)的值是剩余;當數a和b一個是剩余且另一個是非剩余時,該表達式的值是非剩余。
它們可以通過上面的定理來證明。
99
一般地,如果所有的因數都是剩余,或者因數中非剩余的個數為偶數,那么任意個數的因數之積是剩余;如果因數中非剩余的個數為奇數,那么這個乘積就是非剩余。因此,只要我們知道單個因數的情況就容易判斷一個合數是不是剩余。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在表2中只列出了質數。表的布置是這樣的:表的最左邊列出了模[2],表的最上邊列出了連續質數,當連續質數中的一個數是某個模的剩余時,就在這個數所在的列與這個模所在的行相交的位置標上“-”;當一個質數是模的非剩余時,對應的位置就留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