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13節 模是質數方冪

82

到目前為止,我們所探討的內容都以質數模為前提。接下來討論當模是合數的情況。然而,這里出現的定理不像前面的情況那么優美,也無須使用微妙的技巧去發現這些定理(因為使用前面講過的原理就可以推導出這里幾乎所有的定理),那么詳盡地討論所有的情況是沒有必要也是煩瑣枯燥的。所以,我們只討論哪些情況與之前有相同的性質,哪些情況有它們自己獨特的性質。

83

針對一般情況,條目45到48的定理已經得到證明。但是條目49的定理必須做如下更改:

如果f表示與模m互質且小于m的數的個數,即fφm(參考條目38),且如果a是與m互質的一個給定的數,那么a的對于模m同余于1的最小方冪的指數t就等于f或者是f的一個因數。

如果我們用m替換p,用f替換p-1,并且取與m互質且小于m的數來代替1,2,3,…,p-1,條目49中定理的證明在這種情況下是成立的。所以讀者自己可以回到條目49來做這個證明。但是,條目50和51里面討論的其他那些定理在這里不能直接應用,必須采用迂回的方式。關于條目52和后面的那些定理,就模是質數冪和模可以被多于一個質數整除的不同情況,它們的區別是非常大的。因此,我們單獨討論后一種情況。

84

如果p是質數,且模mpn,那么我們有fpn-1p-1)(參考條目38)。現在,如果我們將條目53和54中的定理用于這個情況下,并按照前一條目做出必要的改變,我們就會發現,只要我們首先證明形如xt-1≡0(mod pn)的同余方程不可能有多于t個不同的根,那兩個條目中的定理在這種情況下依然成立。我們在條目43中通過使用更加一般的結論證明了對于指數模它是成立的;但這條定理僅針對質數模成立,在合數模的情況下不適用。然而,我們會用一種特殊的方法證明在這種情況下這條定理是成立的。在第8章我們會更加容易地證明它。

85

我們現在證明這條定理:

如果數tpn-1p-1)的最大公約數為e,那么同余方程xt≡1(mod pn)就有e個不同的根。

ekpv,式中k不包含因數p。因此,k整除數p-1。那么,對于模p,同余方程xt≡1就有k個不同的根。如果我們分別用ABC,…表示這些不同的根,那么,對于模pn的同樣的同余方程的每個根一定對于模p同余于數AB,C,…中的一個?,F在我們來證明:同余方程xt≡1(mod pn)有pv個根對于模p同余于A,有相同多個根對于模p同余于B,…。由此推出,正如我們之前所說的,所有的根的個數等于kpv,也就是e。下面我們首先證明:如果α是對于模p同余于A的根,那么

也是該同余方程的根。然后,我們證明:在對于模p同余于A的數中,只有形如αhpn-vh表示任意整數)的數是該同余方程的根。因此,顯然只有pv個不同的根。對于同余于BC,…的根,這個結論也成立。最后,我們證明:總是能夠找到一個對于模p同余于A的根。

86

定理

如果按照上一條目,t是一個被pv整除,但不能被pv+1整除的數,我們有(αhpμt-αt≡0(mod pμv)并且同余于αt-1hpμt(mod pμv+1)。

p=2且μ=1時,定理的第二部分不成立。

通過展開二項式可以證明這條定理,前提是我們能證明第2項以后所有的項都能被pμv+1整除。但是,因為討論系數的分母會陷入爭論,我們選擇下面的方法。

我們首先假設μ大于1且v等于1,那么我們就有

但是

αhpμα(mod p2

所以,(αhpμt-1,ααhpμt-2,…中的每一項都同余于αt-1(mod p2),并且,它們的和就同余于t-1(mod p2);那么它就是t-1Vp2的形式,式中V是某個整數。那么,(αhpμt-αt就有如下的形式:

αt-1hpμtVhpμ+2

即同余于αt-1hpμt(mod pμ+2)且同余于0(mod pμ+1)。

因而,對于這種情況,定理得證。

如果現在仍假定μ>1,但對于另外的一些v值定理不成立,那么,就一定應該有一個界限值,在到達這個界限之前,此定理總是成立的。超出這個界限之后,此定理就不成立。令使定理不成立的v的最小值等于φ。顯然,如果t能夠被pφ-1整除,但不能被pφ整除,則定理就仍然成立。反之,如果我們用tp代替t,定理就不成立。那么,我們有

或者等于αtαt-1hpμtupμφ,其中,u是整數。但是,因為對于v=1,定理已經得證,我們有

因而

即,如果用tp代替t,定理成立,因為vφ。但是這與假設矛盾,因此,定理對于v所有的值都成立。

87

現在,還剩下μ=1的情況沒有討論。通過使用完全類似于上個條目的方法,我們可以不用二項式定理證明以下各式

因此,由它們的和得到的多項式(項數為t就同余于下式

但是,因為t可以被p整除,所以,除了當p=2的情況外(上一條目提到了這個情況),(t-1)t/2就都可以被p整除。然而,在其他的情況下,我們有(t-1)t-2hp/2≡0(mod p2),并且像上一條目一樣,多項式和同余于t-1(mod p2)。剩下的證明按照同樣的方式進行。

除了p=2的情況之外,一般的結果就是

αhpμtαt(mod pμv

并且,對于任何模為比pμv更高次的p的方冪,(αhpμt就不同余于αt,前提是h不能被p整除且pv是整除tp的最高次冪。

由此我們可以立即推導出在條目85中提出的兩條定理:

第一,如果αt≡1,我們同樣有(αhpn-vt≡1(mod pn)。

第二,如果某個數α′對于模p同余于A,因而也同余于α,但對于模pn-v不同余于α,并且如果α′滿足同余方程xt≡1(mod pn),我們就令α′=αlpλ使得l不能被p整除。由此推出,λn-v,因而(αlpλt就對于模pλv同余于αt,但對于模p的更高次冪的模pn則不同余于αt。因此,αt不可能是同余方程xt≡1的根。

88

第三,我們曾經提出求同余方程xt≡1(mod pn)的某個同余于A的根。我們這里只演示在已經知道這個方程對于模pn-1的一個根的情況下,我們怎樣求解。顯然,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因為,當模為p時,A是這個同余方程的一個根,我們可以從模p推到模p2,進而依次推到后面所有連續的方冪。

因而,我們假設α是同余方程xt≡1(mod pn-1)的一個根。我們現在求同一個同余方程對于模pn的根。我們假設這個根等于αhpn-v-1。從上一條目知,這個根一定有這種形式(我們單獨考慮vn-1的情況,但是要注意v不可能大于n-1)。因此,我們得到

但是

因此,如果這樣選擇h,使得1≡αtαt-1htpn-v-1(mod pn)或者使得(αt-1)/pn-1αt-1ht/pvp整除[因為,根據假設,1≡αt(mod pn-1)并且t能夠被pv整除],那么,我們就求得了想要的根。從上一章可知,這是能夠做到的,因為我們預先假設t不能被比pv更高次的p的方冪整除,因而αt-1 t/pv就與p互質。

但是,如果vn-1,即,如果t能夠被pn-1整除,或者被p的更高次冪整除,則對于模p,滿足同余方程xt≡1的每一個值A也將對于模pn滿足這個同余方程。因為,如果令tpn-1τ,則有tτ(mod p-1);又因為At≡1(mod p),所以Aτ≡1(mod p)。因此,令Aτ=1+hp,我們就有Aτ=(1+hppn-1≡1(mod pn(參考條目87)

89

我們在條目57以及以后的條目中,借助定理“同余方程xt≡1不能有多于t個不同的根”所推出的一切結論,對于模是質數的方冪的情況來說都是成立的,并且,如果我們把那些屬于指數pn-1p-1)的數,也就是那些在周期中包含了所有不被p整除的數,稱為原根,那么,對于模是質數的方冪的情況來說就存在原根。進而,我們所討論的關于指標以及它們的應用,以及關于同余方程xt≡1的解的全部結論都可以應用于這種情況。因為證明沒有什么困難,重復這些證明就是多余的。我們之前已經演示過如何從模p的同余方程xt≡1的根去求得模pn的這個同余方程的根?,F在,我們必須補充上文中所排除的當模為2的方冪的情況的討論。

主站蜘蛛池模板: 中牟县| 永仁县| 尼木县| 汤阴县| 重庆市| 新和县| 静乐县| 安徽省| 芜湖县| 丰原市| 姚安县| 富阳市| 罗源县| 吴江市| 大安市| 广西| 久治县| 上栗县| 大足县| 安丘市| 寻甸| 丰城市| 佛教| 通许县| 隆子县| 汤原县| 河源市| 顺义区| 诏安县| 盐源县| 综艺| 铅山县| 凤山县| 宁阳县| 全州县| 会理县| 平凉市| 乌什县| 瓦房店市| 嫩江县| 锡林郭勒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