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書名: 格列佛游記(部編版語文教材配套閱讀名著書系)作者名: (英)喬納森·斯威夫特本章字數: 7478字更新時間: 2020-07-27 18:31:17
名師導讀
格列佛對自己及其家庭作簡要描述,談到他最初旅行的動機。他乘坐的船不幸失事;他在水中拼命掙扎,安然游上“小人國”海岸;被當作囚犯送到內地。
我父親在英國的諾丁郡有少許財產。他有五個兒子,我排行老三。我十四歲時他送我上了劍橋的伊曼紐爾學院,我住校專心致志地學習了三年。可是由于家中收入微薄,我的生活學習費用實在太大(雖然我另有一點微不足道的津貼),所以我便做了詹姆斯·貝茨先生的學徒。他是倫敦一位著名的外科醫(yī)生,我跟他又學習了四年。這段時間父親也時時給我寄點錢來,我用這些錢學習航海術以及其他數學知識,它們對于一個意欲旅行的人是有幫助的——我總相信有一天我會幸運地踏上旅途。離開貝茨先生后我回到父親身邊,在他和我叔父以及其他親戚的支持下我得到四十英鎊,他們還答應我在荷蘭的萊頓學習時每年給我提供三十英鎊。我在那里學習了兩年零七個月醫(yī)術,知道這在漫長的航行中會有用處。
【名師點評:交代了“我”的家庭背景,學習、生活經歷,為下文做鋪墊。】
從萊頓回來后不久,好心的師傅貝茨先生就推薦我到“燕子”船上當醫(yī)生,船長是海軍中校亞伯拉罕·潘內爾。我在他身邊工作了三年半,去過一兩次黎凡特[1]和其他地方。回來后我決意在倫敦定居,師傅貝茨先生也支持我,他還把我推薦給幾個病人當私人醫(yī)生。我在老猶太人區(qū)租了一間小屋。大家建議我改變自己的生活狀況,于是,我娶了紐蓋特街的針織品商埃德蒙·伯頓先生的二女瑪麗·伯頓小姐為妻,并獲得四百英鎊嫁妝。
【名師點評:“我”現在所學都是為以后的航海做準備。“機會只垂青于有準備的人。”】
可是兩年后我好心的師傅貝茨去世,我朋友不多,工作開始不景氣。同人中許多人醫(yī)風不正,我還有一分良心,不愿意也學他們的樣。所以我同妻子以及一些朋友商量后,決定再次出海。在隨后六年里我相繼在兩艘船上做醫(yī)生,幾次航行去東印度群島和西印度群島,并因此增加了一些財富。空閑時我就讀古今優(yōu)秀作家的書,當時總能弄到很多書讀。上岸后我注意觀察當地人的舉止和性情,學習他們的語言——我在這方面記憶力很強,極容易學會。
【思考探究:“我”空閑時就讀書及注意觀察沿海當地人的習慣好不好?這對“我”以后的航海旅行有什么幫助?】
最后一次航行不太幸運,我對于大海也漸漸生厭了,打算留在家里與妻子兒女在一起。我從老猶太人區(qū)遷到費特巷,然后又遷到沃平,希望在水手當中找到事做,可是沒用。我等待了三年,心想事情總會好轉的,結果羚羊船號的船長威廉·普里查德為我提供了一個有利的職位,他當時正準備航行去南海。1699年5月4日我們從布里斯托爾港揚帆起程,最初一帆風順。
由于某些原因,這里不宜勞煩讀者知道我們在海上冒險的種種細節(jié)。這樣說就足夠了吧,我們在從那里到東印度群島的途中,被強烈的風暴刮到范迪門地[2]西北部,經過觀察發(fā)現我們位于南緯30度2分。有十二個船員因勞累過度和食物惡劣死去,其余的身體也非常虛弱。11月5日——在當地是夏天的開始——天氣霧蒙蒙的,船員們窺見在離船約一百米遠處有一塊礁石。可是風很大,船無法避開徑直撞到上面,立即破裂。六個船員(我是其中一個)事先已把小艇放到海里,竭盡全力離開了輪船和礁石。根據我的計算我們劃了大約三里格[3],直到再也劃不動了,因為在大船上就已累得精疲力竭。因此我們只好任憑海浪沖擊,半小時后從北面突然刮來一股強風把小艇吹翻。小艇里的同伴以及逃到礁石上的或留在破船里的人情況如何,我不知道,不過斷定他們已全部喪生。就我而言,我游向命運所指引的地方,任憑大風和潮水推向前去。我一次又一次把腳伸下去,但無法觸到地面。就在我再也掙扎不動,幾乎葬身大海時,我竟感到能夠站立了,此時風暴已大為緩和。坡度很小,我走了近一英里才到達岸邊,這時大概是晚上八點鐘。我繼續(xù)向前走了近半英里,但見不到任何房子和居民,至少我在當時極其虛弱的情況下什么也沒注意到。我疲乏到極點,加之天氣炎熱,我離開大船時又喝了約半品脫[4]白蘭地酒,所以我太想睡了。我躺在非常短小柔軟的草地上,記憶中還從沒睡過那么好。我估計睡了九個多小時,醒來時已是大白天。我想站起來,卻動彈不得:我本來是躺著睡的,這時發(fā)現手腳都被牢牢固定在兩邊地上,濃密的長發(fā)也被用同樣方式固定著。我又覺得有幾根細小的繩子把我從腋窩到大腿捆住。我只能仰望天空,這時太陽越來越強烈,我感到刺眼。我聽見周圍有嘈雜的聲音,可那樣躺著除了天空外什么也看不見。片刻后我覺得有什么活物在我左腿上移動,輕輕移到胸部,又幾乎移到下巴。我盡量低下眼睛查看,發(fā)覺是一個不到六英寸[5]高的小人,他兩手拿著弓和箭,背上還有一只箭袋。與此同時,我覺得至少還有四十個同樣的人(我這樣推測)跟在第一個人后面。我萬分震驚,大喊大叫,他們都恐慌地跑回去。我后來知道,有些人從我側面往地上跳下去時跌傷了。然而他們不久返回身,有個人竟然大膽走上來充分看了一下我的面容,驚異地舉起雙手抬起眼睛,發(fā)出一聲清晰的尖叫:“黑克納德加爾[6]。”其余的人也把這話重復了幾次,可我當時不明白他們的意思,一直極其不安地躺著——讀者對此是不會懷疑的。我極力掙脫,終于有幸把繩子掙斷,拔出把我左臂固定在地上的短樁。我把左臂抬到眼前,發(fā)現他們是如何捆綁我的,同時我又用力一拉,扯松了一點把頭發(fā)捆在左邊的繩子,盡管使我疼痛不已。這樣,我就可稍微轉動一下頭部了。可是我沒來得及抓住那些人,他們再次逃跑,并且發(fā)出相當大的尖叫。叫聲停止后我聽見一個人高聲喊道,“托爾哥服納克[7]。”我立即感到有上百只箭射到左手上,像許許多多的針扎一般。接著他們從空中又射來一陣箭,像歐洲人射出的炮彈,我想有很多落到我身上(雖然感覺不到),有一些落到我臉上,我立即用左手把它們擋住。這一陣箭射過之后,我痛苦得呻吟起來,然后又想擺脫他們,這時他們射出比第一次更多的箭,有的人甚至極力用矛來刺我的兩側。幸虧我穿著緊身皮夾克,他們無法刺穿。我想現在最謹慎的辦法是躺著不動,打算一直這樣待到晚上,那時我左手已松開,要想擺脫也不難。至于居住在那里的人,我有理由相信如果他們的身材都與我見到的那個人一樣大,那么即使他們派來最龐大的軍隊我也能對付。可命運不讓他們那樣對我,他們看見我安靜下來時就不再射箭了。此時嘈雜聲越來越大,我知道他們的人數比先前更多。大約在離我四碼遠的地方,就在右耳一邊,我聽見什么東西敲了一個多小時,像有人在干活。我的頭雖然被繩和樁固定著,但我盡量轉過去,看見一個約一英尺半高的臺子搭起來,上面能容納四個這樣的超小人,他們可以從兩三把梯子上爬上去。其中有個顯得很有地位的人在上面對我做了一番長長的演說,可我一點也聽不懂。不過我應該先提一下,這個要人開始發(fā)話前叫了三次“蘭格羅德黑爾山”[8](這些話和前面的話后來又說給我聽并做出解釋)。隨即有約五十人走來,割斷捆住我左面頭部的繩子,使我能把頭轉向右邊,看見說話者的身姿。
【名師點評:介紹“我們”遇到強烈風暴后所處的位置和船員們的大致情況,為下文做鋪墊。】
【名師點評:此處是細節(jié)描寫,敘述了遇險之后,“我”和同伴們在當時的狀況,烘托了環(huán)境氣氛。】
【名師點評:此處細節(jié)描寫,詳細交代了“我”在這時被人綁住、動彈不得的處境。】
【名師點評:此處動作、神態(tài)描寫,突出了人們看到“我”之后的驚訝之情和奇怪舉動。】
【名師點評:此處運用了比喻手法,將許多箭射到手上比作像許許多多的針扎一樣,把射來的箭比作射出的炮彈。生動形象地說明了弓箭射來的密集程度。】
他看起來中等年齡,比另外三個侍者高:這三人中一個是小侍從,替主子拿著裙裾,他似乎比我的中指長一點;另外兩人分別站在主子兩邊攙扶他。他的一舉一動都像個演講家,我注意到他使用了許多華麗詞藻,其中有威脅,有許諾,有同情,有仁慈。我簡短回答了幾句,態(tài)度非常謙恭,向著太陽抬起左手和兩眼,仿佛在請求它作證。這時我?guī)缀蹩毂火I死,在離開大船前就好幾個小時沒吃一點東西了。我發(fā)現生命的需求太強烈,不禁顯得煩躁不安(或許這違背嚴格的“體面法則”),不斷把手指放到嘴上表示想吃東西。那個“黑爾哥”(我后來得知他們就是這樣稱呼一個偉大君主的)很能理解我:他從臺上下來,命令在我兩邊放上幾把梯子,讓一百多個超小人帶著滿滿的一籃籃肉爬上來送到我嘴邊——國王一得知我想要什么后,就派人把這些東西送到了那里。我注意到有幾種動物的肉,但是吃著時品嘗不出來。有動物的肩部、腿部以及像羊肉一樣的腰肉,它們都做得很好吃,只是比云雀的翅膀還小。我一口吃掉三四塊,一次吃下三條面包,每條大約只有滑膛槍的子彈那么大。
【思考探究:作者為什么說這個要人的一舉一動都像個演講家?作者有其他用意嗎?】
【名師點評:此處妙用比喻,形象地說明他們提供的食物是多么小。】
他們以最快速度滿足我,對于我巨大的身軀和食量現出萬分吃驚的樣子。之后我又示意想喝點什么。根據我吃喝東西的情況他們發(fā)現量少了是不夠的。他們是一個非常機智的民族,相當靈敏地把自己最大的一桶酒吊起來,滾到我手邊,敲開蓋子。我一口就喝下去,這是很容易的,他們的這一大桶不過半品脫。酒的味道像產于法國中東部的勃艮第紅葡萄酒,不過味道好喝得多。他們又給我弄了一桶來,我也同樣一口喝下去,示意還要,可他們沒有了。我做完這些讓他們震驚的事后,他們高興地叫喊起來,在我胸口上跳著舞,像最初一樣高喊了幾次“黑克納德加爾”。他們示意我把兩個喝完的空桶丟下去,不過先警告下面的人站開,大聲叫著“波拉奇米沃納”[9]。看見酒桶在空中落下時,所有人又喊出了“黑克納德加爾”。這些超小人在我身上來來去去時,我承認自己很想抓住最先來的四十或五十個人,把他們猛甩到地上。但是我回想起先前的感覺,他們或許并沒讓我覺得糟糕透頂;我也回想起對他們所表示的敬意——我把自己謙恭的行為視為如此——所以不久就打消了這些念頭。此外,我現在覺得自己受到一個民族的殷勤法制約,他們對我太好了,花費了那么多錢財。然而我心想,這些超小人的英勇無畏實在讓人驚奇不已。我的一只手是自由的,而他們竟敢爬到我身上來走動,面對我這樣一個在他們眼里算龐然大物的人竟毫不畏懼。一段時間后,他們注意到我不再要求吃更多的肉,這時國王陛下派來一個大人物。這位閣下爬上我的右小腿,朝我面部走來,后面跟了約一打隨從。他拿出蓋有御璽的國書遞到我眼前,講了約十分鐘話,絲毫不顯得憤怒,不過態(tài)度堅決。他一次次指向前方,我后來發(fā)現那是半英里遠的首府,國王陛下同意把我送到那里去。我回答了幾句,但毫無用處,只好用松開的手示意,指著另一只手(我讓它越過了閣下的頭部,害怕傷到他及其隨從),然后又指著我的頭和身子,表示我渴望得到自由。看來他非常明白我的意思,因為他搖頭不答應,用手示意我必須被當作囚犯送走。不過他還另外示意我,讓我明白我將得到足夠的肉和酒,受到很好的接待。所以我再次想到設法擺脫束縛。可是,他們射到我臉上和手上的箭仍然使我感到刺痛,被刺的地方全部起了包,不少箭甚至還沒拔出來,并且我注意到敵人的數量仍然在增加,所以我就表示他們想把我怎么辦都行。這樣“黑爾哥”及其隨從才彬彬有禮、面帶喜色地退去了。不久我聽到一聲大喊,眾人不斷重復著“佩普羅姆塞蘭”[10],我覺得左邊的許多人把捆我的繩子放松,使我可以轉向右邊解小便了。我撒了許多尿,讓他們大為吃驚——從我的動作上他們猜測到我要做什么,馬上從左右兩邊跑開了,以免我撒出的又多又響的尿沖到他們身上。不過在這之前,他們用一種很好聞的膏藥敷到我臉上和手上,幾分鐘后我就不再感到刺痛了。由于這些情況,加上吃了營養(yǎng)豐富的食物,我很快睡著。后來我肯定睡了大約八小時,這并不奇怪,醫(yī)生們曾得到國王的命令,在酒桶里加了些安眠藥。
【名師點評:此處“吊”“滾”“敲”等動詞的使用,表明了小人們極費力地把酒桶放到“我”手邊。“我”卻一口就喝下去了,二者形成對比,從側面說明了小人的矮小。】
【名師點評:此處心理描寫,寫出了“我”內心的掙扎。】
【思考探究:他們?yōu)槭裁匆欢ㄒ选拔摇碑斪髑舴杆妥撸俊拔摇笨释杂捎譃槭裁礇]有設法擺脫束縛?】
看來我上岸后剛發(fā)現自己睡在地上不久,國王就從專差那里聽說了,他因此在朝政里決定把我照上述方式捆邦起來(趁夜晚我睡著時),并給我送來大量肉和酒,另外準備好一臺機器把我運到首府去。
【名師點評:這是一個過渡段,起到承上啟下的作用。對“我”醒來后發(fā)生的事情的來龍去脈做出交代,又引出下文的首府之行。】
這個決定也許顯得十分膽大危險,我深信任何歐洲的君主在類似情況下都不宜仿效。不過在我看來這又是極其謹慎而慷慨的。因為,假定這些人試圖趁我睡著時用矛和箭刺殺我,我一醒來必然就會感到刺痛,從而勃然大怒,使出渾身力量把捆著我的繩子掙斷;之后由于他們無法反抗,所以也不能指望得到我任何同情。
這些人都很精通數學,在國王的鼓勵和支持下——他是一位有名的學術保護人——對于機器構造設計得非常完美。這位大人有幾輛車,用于運載樹木和其他重物。他經常在有高大樹林的地方建造最大的軍艦,有的長達九英尺,用這些車把它們運到三四百碼遠的海邊。有五百名木匠和工程師立即著手建造一輛最大的車。它是木質結構的,離地三英寸高,約七英寸長四英寸寬,下面有二十二個輪子。我當時聽到喊叫,就是他們在迎接這輛車到達,它似乎在我上岸后四小時就運到了。我躺在那里,它被拉到與我平行的位置。現在最大的困難在于把我弄起來放進車內。為此他們專門豎起了八十根柱子,每根一英尺高,粗壯的大繩用鉤固定在許多帶子上,工人又用它們縛著我的脖子、雙手、身軀和兩腿。有九百名最強壯的男人通過固定在柱上的許多滑輪拉動繩子,這樣不到三小時我就被吊進車里,并被牢牢固定在那里。所有這一切都是我后來聽說的,因為我喝了含有安眠藥的酒,在他們干得正起勁時酣然大睡。國王動用了一千五百匹高頭大馬,把我拉到半英里遠的首府去,每匹馬都約四點五英寸高。
【名師點評:機械構造設計的完美,使得小人們將龐然大物的“我”運到首府去成為現實,也為下文用大車運載“我”做了鋪墊。】
大約我們起程四小時后,我被一件十分可笑的事驚醒:車出了一點故障,被停下來進行修理,有兩三個年輕的本地人好奇地來看我睡著時的樣子。他們爬上來鉆進車里,輕手輕腳來到我面部,其中一個衛(wèi)兵的軍官把他短矛的尖頭深深插入我左鼻孔內,像稻草一樣把我的鼻子弄得癢癢的,使我劇烈地打起噴嚏來。他們趕緊悄悄跑開,過了三周我才知道當時突然醒來的原因。這一天余下的時間我們緩緩地向前,晚上停下休息,有五百名衛(wèi)兵守在我兩邊,一半拿著火把另一半拿著弓和箭,只要我敢亂動隨時都會把我打死。次日早晨日出時我們繼續(xù)前進,約中午時分到達離城門兩百碼內的地方。國王及其所有宮廷的人都出來迎接,不過大臣們決不愿讓國王陛下冒險親自爬到我身上。
【名師點評:運用細節(jié)描寫,詳細地說明了將“我”弄上車的艱難過程。】
【名師點評:此處是場面描寫。宏大的場面,表現出小人們對待“我”的慎重態(tài)度及害怕心理。】
車來到這個地方停下,此處有一座古寺,被認為在整個王國里最大。它幾年前被一起異常的兇殺案玷污,就當地人虔誠的眼光看來是有辱圣地的,因此只用作一般用途,所有裝飾品和設備都被弄走。小人國決定就讓我住在這座大廟里。面向北方的大門約四英尺高,幾乎兩英尺寬,我爬過去容易。門的兩邊各有一扇小窗,離地不過六英寸高:國王的鐵匠們把九十一根鏈子從左邊窗口拉進去——它們幾乎與歐洲女式手表上的表鏈一樣大——用三十六只掛鎖把我左腿鎖住。在與這座大廟相對的另一面二十英尺遠處,是一座至少五英尺高的塔樓。國王在一群大臣們的簇擁下登上塔樓,據說這樣才能看見我,因為我是看不見他們的。據估計有十多萬居民出城來看我,雖然身邊有眾多衛(wèi)兵,但我相信在不同的時間里至少有一萬人借助梯子爬到我身上。不久國王就下達了一項命令予以禁止,違者處死。待工匠們看見我無法脫身時,便割斷捆住我的繩子,我才懷著有生以來最大的悲哀站起身。人們看見我站起來走動,吵鬧震驚得難以形容。捆住我左腿的鏈子約兩碼長,不僅使我可以自由地成半圓形來回走動,而且由于我被固定在離門不到四英寸處,所以我可以爬進去,完全伸直身子躺在廟里。
【名師點評:驚人的數目,夸張地表明小人國人對“我”產生了巨大的好奇。】
閱讀鑒賞
作為小說的開篇,本章主要講述了“我”因診所生意慘淡,只得當航海醫(yī)生,卻不幸在一次旅行中罹遭海難,誤入小人國的故事。整個故事描寫雖荒誕離奇,卻也合乎情理。這主要源于作者高超的寫作技法:首先,作者選取了獨特的視角。作者把自己想象成小人國的一員,用小人國的視角來看現實生活中的人類世界,無形之中也把讀者帶入其中,讓讀者和小人國人融為一體,成為其中一員。這就要求作者在行文時前后視角要一致,行文邏輯需相當嚴密,以免造成前后矛盾。其次,文章通過對“我”被綁后小人們對“我”的處理、“我”對小人的反抗、被俘后“我”的飯量等細節(jié)的描寫,使小人國這一虛擬的場景真實可感,令讀者能夠快速地融入其中。這使故事變得更加真實,既增強了故事本身的吸引力,又激發(fā)了讀者的好奇心,讓人不忍釋卷。
知識拓展
南太平洋
南太平洋指太平洋南部的海域,在赤道以南到南緯60度的范圍間。南緯60度到南極的水域都被歸入南太平洋。與南大西洋比較,南太平洋并不是汪洋一片,而是有星羅棋布的小島嶼。由于南太平洋位于環(huán)太平洋板塊的南部,所以在板塊邊沿有很多火山島,主要集中在西南太平洋。
考題鏈接
1.【2018年貴州黔東南、黔南、黔西南中考卷】喬納森·斯威夫特(1667-1745)是(______)18世紀前期最優(yōu)秀的諷刺作家和政論家。他的小說《________》以清新的文字將讀者帶進了一個奇異的幻境。
2.【2018年山東濱州中考卷】下列有關名著的表述,正確的一項是( )
A.“龜兔賽跑”“狼來了”“智子疑鄰”這些有趣的故事均出自《伊索寓言》。
B.《格列佛游記》把讀者帶進了一個奇異的幻境,不過,童話色彩只是這部小說的表面特征,尖銳而深刻的諷刺才是其靈魂所在。
C.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名人傳》,敘述了貝多芬、莎士比亞和米開朗琪羅充滿苦難和坎坷的一生,贊美他們的高尚品格和頑強奮斗的精神。
D.為了和林沖比試,他倒拔垂楊柳;為了救林沖,他大鬧野豬林。“他”就是《水滸傳》中的花和尚魯智深。
注釋:
[1]黎凡特,指地中海東部諸國及島嶼。
[2]范迪門地,澳大利亞東南角的海島殖民區(qū)。
[3]里格,約為三海里。
[4]品脫,1品脫約等于0.568升。
[5]英寸,1英寸約等于2.54厘米。
[6]黑克納德加爾,小人國的語言,指“他的嘴真大呀”。
[7]托爾哥服納克,意指“放箭”。
[8]蘭格羅德黑爾山,“讓他轉過頭來”。
[9]波拉奇米沃納,“他要丟酒桶了”。
[10]佩普羅姆塞蘭,“跑開,尿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