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轉型:探尋中國經濟發展新路徑
- 徐洪才
- 1647字
- 2020-08-04 16:21:46
六、人民幣貶值原因在美國不在中國
2016年1月8日,《北京周報》記者鄧亞卿對筆者就人民幣貶值原因進行了專訪,內容如下。
鄧亞卿:您認為近期人民幣貶值背后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筆者:主要還是心理因素,非理性的心理預期。境外一些投機機構興風作浪,炒作概念,從中漁利。第一,中國經濟基本面向好,人民幣大幅貶值是沒有道理的。第二,中國仍然是吸引長期國際資金的一片熱土,吸收FDI(外商直接投資)是世界第一。FDI是長期投資,但是外匯市場里面有很多短期資金,匯率形成到底是由長期資金來決定?還是由短期熱錢、搗亂分子來決定?歸根到底,我認為應該由長期資金供求關系來決定。由市場決定,并不等于由熱錢來決定。所以,我們要加強對短期資金監管。長期資金不斷流入中國是因為有利可圖,中國有很多投資機會。總的來說,由于美聯儲加息導致美元升值,進而導致人民幣被動貶值。原因在美國,不在中國。
鄧亞卿:人民幣貶值的趨勢如果繼續下去的話,對中國經濟及世界經濟會有何種影響?
筆者:對中國經濟的影響有利有弊。我們看匯率水平不僅僅看美元匯率,我們已經公布外匯交易市場的一個指數,人民幣有效匯率指數是升值的,因為我們對歐元、日元和其他貨幣是升值的。人民幣只是對美元貶值,而美元相對其他貨幣升值。加權平均下來,人民幣還是升值的,去年的指數算下來,人民幣升值了3%左右。人民幣保持了溫和升值的總體趨勢。為什么會這樣呢?因為全世界對中國經濟基本面有信心,所以人民幣還是強勢貨幣。2014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保持相對穩定,對世界經濟作出了巨大貢獻。
中美兩國GDP占到全球GDP的三分之一,人民幣對美元匯率相對穩定是“定海神針”。中國作出了很大的犧牲,中國承諾不搞競爭性貨幣貶值,不搞貨幣戰。人民幣對美元相對貶值,是有利于中國向美國出口貿易的。當然,對美國出口有利并不是完全因為匯率,美國經濟好轉也是重要原因。另一方面,人民幣對美元適度貶值可以緩解人民幣對歐元和日元的升值壓力。目前,我國對歐元區和日本、東盟貿易都是大幅下滑的,對我國經濟發展不利。中國是世界經濟引擎,如果中國經濟下滑過多,對世界經濟也不利。在市場均衡的條件下,人民幣匯率有一點波動很正常。人民幣貶值幅度過大,對中國和美國都沒有好處,對世界經濟也沒有好處。
鄧亞卿:您對2016年人民幣匯率走向有何預期?
筆者:最近人民幣貶值勢頭過猛了,已經有點超出我的預期。我希望今年人民幣對美元匯率最好貶值3%~5%,貶值太大會有負面影響。人民幣對其他貨幣適當升值,有效匯率升值2%~3%。這樣就可以保持外匯市場相對穩定。因此,要合理引導市場預期,有前瞻性指引。目前,中國經濟基本面總體向好,2016年實現6.7%增長沒問題,這在世界上也是了不起的成就。美國經濟增長只有2.5%。從基本面來看,沒有大幅度貶值基礎。但是,政策要合理引導,堅定市場信心。要適當管理熱錢流出,熱錢流出會形成一種自我強化的循環,即“流出增加,導致貶值;匯率貶值,又刺激流出”。要打破這種慣性,把預期穩定下來,需要進行市場干預,不單是境內市場,還有離岸市場。直接干預是一個好辦法,必要的時候,相關機構可以在場內操作,別人拋人民幣,我們就買入。
鄧亞卿:剛決定加入SDR貨幣籃子,人民幣就開始大幅貶值,您認為未來人民幣將面臨哪些挑戰?
筆者:加入SDR對人民幣匯率直接影響是很小的。盡管SDR規模已經得到擴大,但其規模也只有2850億美元。SDR是一個記賬符號,在國際市場上沒有流通,本身規模是有限的。加入SDR意味著人民幣信用等級得到提升,人民幣在國際市場上的作用和責任越來越大,將來,中國人民銀行既要考慮國內人民幣市場的情況,也要考慮境外人民幣市場的情況。央行對匯率波動的關注度就會增加,因此,現在貨幣政策進入“雙錨時代”,“兩個錨”分別是利率和匯率,眼睛盯著兩個目標,這是很大的挑戰。以前,人民幣只需盯住利率這個錨,但其實連利率都受到管制,也不需要盯著。現在,央行要保證金融市場平穩運行,更需要引導市場預期、和市場進行良好溝通,避免有人興風起浪。化解金融風險的最好辦法,就是先發制人,做到兵不血刃,不戰而屈人之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