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委婉語解讀的社會:認知語用學研究
- 鄧兆紅
- 690字
- 2020-09-02 14:53:54
1.4 全文結構
全書共由八個章節構成。
第一章為導言,主要介紹本研究的選題緣起、研究對象和研究目標,最后簡述各章概要。
第二章為文獻綜述,回顧與本研究相關的國內外文獻。首先回顧了前人研究對委婉語的界定,指出了其中的不足之處。接著從委婉語的形式研究、歷史文化背景研究、功能與交際效果研究、社會心理研究、意義生成機制研究和委婉語的解讀研究六個方面,對國內外相關文獻進行了梳理。最后對現有研究進行了評價。
第三章介紹理論與分析框架。本章先介紹關聯理論的核心概念,包括其交際觀、語境觀、關聯原則和隱含意義與弱暗含。其次介紹社會—認知語用模式的核心概念,包括其語境觀、共享背景和凸顯。然后介紹關聯論視角下禮貌加工的情境化社會認知模式。最后從社會—認知語用的角度提出本書委婉語解讀的分析框架。
第四章重點介紹研究設計的思路與步驟。首先介紹本書的研究問題,然后詳細闡述具體的研究設計,包括被試的選取、語料的來源、語料收集的工具與方法、數據分析的方式等。
第五章回答第一個研究問題,即受話人對特定情境中委婉語的解讀結果。分析受話人對委婉語意義的解讀、意義解讀結果與語境之間的匹配情況,以及意義與交際效果的解讀之間的匹配情況。
第六章回答第二個研究問題,分析促成受話人準確解讀委婉語的因素,梳理出獲得準確解讀的委婉語和被試提取的因素,在此基礎上,分析委婉語準確解讀的路徑。
第七章回答第三個研究問題,分析委婉語解讀偏離的原因。梳理出發生偏離解讀的委婉語及其影響因素,重點分析這些因素如何導致了委婉語的偏離解讀。
第八章為全書的結論部分,總結本研究的主要貢獻與發現,同時指出本研究的不足之處,最后為未來的相關研究提供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