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yōu)楹纹珢垩芯恐葡愫舷氵@些家伙浪費功夫?喜歡梅花、芙蕖、牡丹什么的去聞不就好了。”
“梅花只有寒冬、初春才有呀,制香就可以隨時隨地聞到自己喜歡的氣味了。”
“真正的氣味大概也不能模仿吧?”
“那是你太較真。”
“可這香料聞起來怎么也不似梅花香呀。”
“那你覺得像什么?”
“中藥。”
“它本就是各種草藥合制的。‘甘松零陵香各一兩,檀香半兩茴香半兩,丁香一百枚,龍腦少許別研,右為細末煉蜜合和,干濕皆可焚。’1”
“那它憑什么叫白梅香。”
“你再仔細聞聞?”
“還是草藥味。”
“正所謂‘此非梅,制香者合諸香,令氣味如梅’。2”
“可我并沒有聞出來像梅花香,而且這香方里也沒有任何和梅花有關的東西,怎么能像呢?”
“‘梅花冷射而青澀,故以辛夷司清,茴香司澀,白檀司寒冷,零陵司激射,發(fā)之以甘松,和之以蜜,其香如梅,而名之曰梅影。’3”
“還是你們這群附庸風雅的人厲害,騙自己也能這么有文化。”
“文化和風雅之事都不是你能理解的了的。就像你最討厭下雪,所以下雪從不會出門,寒冬也喜歡在屋里窩著,從來沒有去看過梅花。”
“你怎么知道?”
“所以,你本身也壓根不知道真正的梅花是什么味道。”
“你……”
“被人戳破就要生氣的話,你這叫遷怒。東西隨便砸,別拿我的白梅香出氣就行。”
…
—————————————————————————————
注:1。《非煙香法》梅花香
2。方回《瀛奎律髓·梅花》引曾幾《返魂梅》詩
3。《非煙香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