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從新股民到贏家:通達信炒股軟件實戰詳解
- 馬宏 李鑫 龐凱
- 5370字
- 2020-08-14 19:30:11
1.1 股票基礎知識
炒股就是買賣股票,以獲得收益為目的的行為。買了股票實際上就是買了企業的一部分所有權,是一種證券投資。“股市有風險,入市需謹慎”這句話是每個投資者都應該牢記在心的準則。本節將從最基本的概念開始,講述炒股必備的基礎知識。
1.1.1 股票的基本概念和特征
股份公司為了籌集資金,將一部分所有權以證券的形式出售,發行的持股憑證就叫作股票。購買并持有股票的人就成了這家公司的股東,每一股股票就代表股東所擁有的一份企業的所有權,股東可以憑手上的股票取得一定的股息和紅利收入。股票就像一種商品,可以轉讓、買賣或者抵押,是資本市場的主要投資工具之一。
股票有什么基本特點呢?投資者有必要了解以下的幾點。
·不可償還:與其他商品不同,投資者買入某只股票以后,不能回到商場要求“退貨”,即不能向發行這只股票的上市公司要求退掉股票、拿回本金。但是投資者可以在二級市場——也就是常說的股市上,把手中的股票轉賣給其他人。股票的轉讓僅僅意味著公司股東的改變,對公司的資本量沒有影響。從期限上看,只要公司存在,它所發行的股票就會一直存在下去。
·流通:在股票市場上,投資者幾乎可以隨時買入或賣出所持有的股票,取得現金。股票在投資者之間的交易就叫作股票的流通。
·參與權:根據公司法的規定,持有股票的人就是股份公司的股東,股東擁有出席股東大會、選舉董事會、參與經營決策等權利。股東參與權的大小,取決于所持有股份的多少。
·收益:投資者持有某個公司的股票,就有從這家上市公司領取股息或紅利的權利,從而獲取投資收益。股息或紅利的多少,取決于該公司的盈利狀況和盈利分配政策。股票的收益,還表現在投資者可以獲得價差收入,以及實現資產保值增值。通過低價買入和高價賣出股票,投資者可以賺取價差利潤。以美國可口可樂公司的股票為例,如果在1983年投資1000美元買入該公司股票,到1994年7月就能以11.554美元的市場價格賣出,賺到10多倍的利潤。通貨膨脹時,股票的價格也常會隨著公司原有資產的價格上升而上漲,一定程度上避開了貨幣貶值。股票通常被認為是通貨膨脹期間可以優先選擇的投資對象。
·多和空:這兩個詞可能是投資者使用最頻繁的詞匯。多和空是對市場的兩種相反的看法和立場。多,表示股票價格上漲,行情向好;相反,空就表示價格下跌,行情下行。相應地,“看多”表示投資者認為價格會上漲,“看空”表示投資者認為價格會下跌。另外,還有“做多”“做空”“多頭”“空頭”等分別表示投資者的行為和立場。
·價格波動和風險:任何一種投資都是有風險的,股票投資也不例外。股票作為交易對象,價格除受企業的經營狀況的約束之外,還受供求關系、銀行利率和大眾心理等多種因素的影響。股價的波動有很大的不確定性,大起大落時有發生。炒股的核心內容就是通過買入和賣出股票的價格差實現利潤,但是在這一過程中,虧損也常常是投資者必須面對的現實。
1.1.2 股票市場
股票市場,嚴格講包括股票發行市場和股票流通市場。
股票發行市場是通過發行股票進行籌資活動的市場,一方面為企業提供籌集資金的渠道;另一方面為資本的供應者提供投資場所。發行市場是實現資本職能轉化的場所,通過發行股票,把社會閑散資金轉化為生產資本。由于發行活動是股市一切活動的源頭和起點,所以發行市場也叫作“一級市場”。
股票流通市場是指對已發行的股票進行買賣和轉讓的場所,也稱為“二級市場”。流通市場一方面為股票持有者提供隨時變現的機會,另一方面又為新的投資者提供投資機會。與發行市場的一次行為不同,在流通市場上股票可以不斷地進行交易。炒股主要是指在股票流通市場,即二級市場上的買賣活動。
股票流通市場的構成要素主要有:
(1)股票持有人,股票的賣方;
(2)投資者,股票的買方;
(3)中介機構,為股票交易提供流通、轉讓便利條件的信用中介操作機構,如證券公司或股票交易所(習慣上叫作證券交易所)。
其中,股票交易所是股票流通市場最重要的組成部分,也是交易所會員、證券自營商或證券經紀人在證券市場內集中買賣上市股票的場所,是二級市場的主體。具體來說,它有固定的交易場所和固定的交易時間。接受和辦理符合有關法律規定的股票上市買賣,使原股票持有人和投資者有機會在市場上進行自由買賣、成交。
在股票流通市場上,證券公司也是一個重要的中介機構,也就是平時所說的“券商”。券商最重要的職能就是為投資者買賣股票等證券,并為客戶提供保存證券、融資融券、搜集證券投資信息等服務。
目前,我國的證券交易所有兩個,分別在上海與深圳。上海證券交易所是我國目前最大的證券交易中心,成立于1990年11.26日,簡稱“滬市”。深圳證券交易所是我國第二家證券交易所,1991年7月正式營業,簡稱“深市”。
1.1.3 股票的種類
我國上市的股票可以分為A股、B股、H股、N股、S股等。這主要是依據股票的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
·A股: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我國境內的企業通過上海或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股票。
·B股:正式名稱是人民幣特種股票,股票名稱都以B或B股結尾,例如上電B股、萬科B等。它也是我國境內的企業通過上海或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的股票,以人民幣標明面值,但不同的是必須以外幣認購和買賣。以前B股只對境外的投資人開放,從2001年開始,境內居民也可以開戶投資B股。
·H股:指國內的企業通過香港證券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因為香港的英文是Hong Kong,首字母是H,就叫作H股。例如青島啤酒、中國電信等公司既發行A股,又有H股。
·N股:與H股類似,國內的企業在美國紐約上市發行的股票叫作N股,因為紐約(New York)的英文首字母是N。
提示
國內股市中,當股票名稱前出現了N字母,表示這只股是當天新上市的股票,這里的N是英語New(新)的縮寫。例如中國石油上市當天叫作N石油。投資者必需要知道新股的股價在當日是不受漲跌幅限制的,漲幅可以高于10%,跌幅也可深于10%。
·S股:國內的企業在新加坡上市發行的股票叫作S股。道理也很簡單,因為新加坡(Singapore)的英文首字母是S。
提示
從2006年10月開始,尚未進行股權分置改革或者已進入改革程序但尚未實施股權分置改革方案的股票,也會在股名前加S,日漲跌幅限制為上下5%,如S佳通、S上石化等。
1.1.4 股票價格指數
股票價格指數簡稱為股票指數,是由證券交易所或金融服務機構編制的一種參考指標數字,用來表明股票的行情變動。由于股票價格起伏不定,投資者必然會面臨各種市場風險。對于具體某一種股票的價格變化,投資者容易了解,而對于多種股票的價格變化,要逐一了解,既不容易,也比較煩瑣。為了滿足這種需求,一些金融服務機構就利用自己的業務知識和熟悉市場的優勢,編制出股票價格指數,也就是表明股票行情變動情況的價格平均數,作為市場價格變動的指標。投資者可以根據價格指數檢驗自己投資的效果,并用以預測股票市場的整體動向。同時,股票價格指數有時還能被用來觀察、預測經濟發展形勢。
編制股票指數,通常是以某年某月作為基期,從上市股票中選擇若干種有代表性的樣本股票,計算出基期的價格指數,以后各時期的股票價格與基期價格相比較,計算出升降的百分比,就成為連續變化的股票指數。投資者根據指數的升降,可以方便地觀察到整個市場的股票價格總趨勢及漲跌幅度。為了能實時向投資者提供股市的價格信息,目前幾乎所有的股市都在股價變化的同時即時發布股票價格指數。
股票的價格是以貨幣為單位,而股票指數實際上只是一個相對的數值,沒有單位,為了方便,通常也以“點”作為單位。例如,2007年上證指數最高達到6124點。
1.國內滬深股市常用價格指數
國內有很多機構編制股票市場指數,其中影響最大的是滬深證券交易所編制的綜合指數、成分指數等。
·上證綜合指數:上海證券交易所編制的股票指數,以所有在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上市的股票為計算樣本,包括A股和B股,基期值為100,以股票發行量為權數進行編制。該指數從1990年12月19日正式開始發布,可以簡稱為上證指數、滬指。其計算公式為:
本日股價指數=本日股票市價總值/基期股票市價總值×100
上證指數每天隨著股市行情的同步更新,從總體上反映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價格的變動情況,是股民和證券從業人員研判股票價格變化趨勢必不可少的參考依據,圖1.1所示是行情軟件中顯示的上證綜合指數K線走勢。

圖1.1 上證綜合指數K線圖
隨著上海股票市場的不斷發展,1992年2月21日,增設上證A股指數與上證B股指數,以反映不同股票(A股、B股)的各自走勢。1993年6月1日,又增設了上證分類指數,即工業類指數、商業類指數、地產業類指數、公用事業類指數、綜合業類指數,以反映不同行業股票的各自走勢。至此,上證指數已發展成為包括綜合股價指數、A股指數、B股指數和分類指數在內的股價指數系列。
提示
上證指數的計算權數采用上市公司的總股本。由于我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流通股和非流通股之分,其流通量與總股本并不一致,所以總股本較大的股票對股票指數的影響就較大,有時會使股票指數的走勢與大部分股票的漲跌相背離。
·深證成份股指數:深圳證券交易所編制的一種成份股指數,是從深市的所有股票中抽取具有市場代表性的40家上市公司的股票作為計算對象,并以流通股為權數計算得出的加權股價指數,綜合反映深交所上市A、B股的股價走勢。該指數基點為1000點,1994年7月20日為基期。
·滬深300指數:簡稱滬深300,是上海和深圳兩個證券交易所第一次聯合發布的反映A股市場整體走勢的指數。選取樣本以規模大、流動性強為標準,從上海和深圳證券市場中選取300只A股,其中包括滬市179只,深市121只。于2005年4月8日正式發布。以2004年12月31日為基日,基日點位1000點。
滬深300的樣本集中了一批國內的優秀企業,總市值占到滬深市場六成左右,具有良好的市場代表性,凈利潤總額占市場凈利潤總額的80%以上,能夠反映國內兩個市場的整體走勢,具備更大的參考價值。
·創業板指數:為了更全面地反映創業板市場情況,向投資者提供更多的可交易的指數產品和金融衍生工具的標的物,推進指數基金產品以及豐富證券市場產品品種,深圳證券交易所于2010年6月1日起正式編制和發布創業板指數。該指數的編制參照深證成份指數和深證100指數的編制方法和國際慣例。就是以起始日為一個基準點,按照創業板所有股票的流通市值,一個一個計算當天的股價,再加權平均,與開板之日的“基準點”1000點比較。
·香港恒生指數:香港股票市場上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股票價格指數,由香港恒生銀行于1969年11.24日開始發布。該指數的樣本是香港上市公司中挑選出來的33家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包括四類──4種金融業股票、6種公用事業股票、9種房地產業股票和14種其他工商業(包括航空和酒店)股票。這些股票占到香港股票市值的60%以上,涉及香港的各個行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恒生指數的編制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基點為100點。為了進一步反映市場上各類股票的價格走勢,恒生指數于1985年開始公布4個分類指數,把33種成份股分別納入工商業、金融、地產和公共事業4個分類指數中。
2.國際主要股票價格指數
21世紀以來,國內企業到香港上市或者到其他國家上市的情況逐漸增加;隨著QDII、QFII的出現,國內外資本的流動逐漸加強。特別是2008年美國開始的金融危機,各國股市應聲下跌,連國內如火如荼的房地產市場也難免受到影響,幾乎每個人都能切身感受到經濟“全球化”的力量。
在這種背景下,國內股市和全球股市的聯動也越來越明顯。越來越多的投資者開始關注國外的道·瓊斯指數等數據。下面對國際上主要的幾種股票指數作一個簡單的介紹。
道·瓊斯股票價格指數:1884年由美國道·瓊斯公司創始人查爾斯·道開始編制,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影響力最大的股票指數。
道·瓊斯指數分為四組:第一組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由30種有代表性的工商業大公司的股票組成;第二組是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20種運輸業股票;第三組是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由15家煤氣公司和電力公司組成;第四組是平均價格綜合指數,由前三組的65種股票計算得出。目前的道·瓊斯指數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
·標準普爾指數:由美國最大的證券研究機構標準普爾公司編制,用以反映美國股市行情變動的股票價格指數。標準普爾指數從20世紀20年代開始編制,最初由233種股票組成,在1957年調整后樣本擴大到500種,所以現在簡稱S&P500。
S&P500指數包括的股票數量多,對美國股市的覆蓋面與代表性要高于道·瓊斯指數,能更精確地反映股票市場的變化,從投資角度講,S&P500指數更具有參考價值。
·英國金融時報股票價格指數:由英國《金融時報》編制發布,反映倫敦證券交易所工業和其他行業股票價格變動情況。該指數以1935年7月1日為基期,基點為100點。
·日經平均股價指數:由日本經濟新聞社于1950年9月開始編制并公布,用以反映日本股票市場價格變動的股票價格指數,簡稱日經指數。該指數按采樣數目的不同分為兩類:一是日經225指數,包括225種在東京證券交易所第一市場上市的股票,樣本選定后原則上不再更改。傳媒日常引用的日經指數就是指這個指數。另一類是日經500指數,從1982年1月4日開始編制,樣本股有500只,并且每年4月份要根據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成交量、成交金額和市價總值等因素進行更換。
世界股票市場上其他重要的指數還有德國法蘭克福DAX指數、納斯達克綜合指數、新加坡海峽時報指數、中國臺灣加權指數等。
提示
很多國外的指數是無法通過國內的股票行情軟件查看的。但是一般可以通過查詢國內外的財經網站找到實時的或延時的行情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