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增長質量的影響研究
- 張濤
- 623字
- 2020-07-31 15:37:19
3 氣候變化對中國經濟增長質量影響的邏輯框架
自古以來,人們就認為氣候可能會對經濟產生重大影響。孟德斯鳩在其《論法的精神》中認為,人的生理特點形成與所處的環境或氣候有密切關系。地理學家E.亨廷頓在其1915年出版的《文明與氣候》一書中,不僅認為氣候是文化的核心,而且提出了經驗證據顯示微觀數據中勞動生產率與溫度之間的聯系。就氣候變化對經濟影響的相關結果而言,無論是農業產出、經濟增長、健康,還是沖突等的研究,對于當代經濟政策和制度至關重要。
氣候變化分別從供給方面和需求方面影響經濟的發展,供給方面,溫度升高影響勞動者的健康狀況,進而降低勞動生產率;長期氣候變化使得資本折舊率增加、資本累積速度減緩、資本效率下降;氣候變化影響經濟作物的生長發育,平均溫度升高使得農作物和人類需要更多的水來生存,農作物產量下降,水供給減少。需求方面,氣候變化改變市場商品和服務的價格,當產品和服務的市場價格增加時,生產者的收益能得到部分彌補,但這減少了消費者福利;氣候變化還會影響商品和服務的相對價格,相對價格的改變進而影響消費的支出結構;氣候變化對不同地區、不同收入階層家庭的資產收入和工資收入的影響不同,使得收入分配更加不平等;氣候變化使得氣候災害發生的頻率和強度增加,災害的發生會直接破壞資本存量,增加經濟的波動。實際上,氣候變化通過自然環境系統和經濟系統以及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影響著經濟生活的很多方面。本章從經濟增長質量的視角,梳理氣候變化影響經濟增長質量的邏輯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