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馬鈴薯機械播種理論與技術
- 王希英
- 1076字
- 2020-07-23 16:40:28
前言
隨著馬鈴薯主糧化戰略的逐步推進和馬鈴薯種植面積的不斷擴大,實現馬鈴薯機械化播種對于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保證糧食安全具有重要意義。
馬鈴薯作為世界四大主糧之一,是最具發展前景的高產經濟作物之一,其種植生產模式與規模對中國農業結構調整具有重要意義。中國是馬鈴薯生產大國,卻不是生產強國,種植面積及總產量均為世界第一,但作物單產水平遠低于世界平均水平,其主要原因是我國馬鈴薯生產機械化水平低。馬鈴薯機械化播種作為實現馬鈴薯全程機械化生產的重要環節,直接影響馬鈴薯的產量與品質。
排種器作為馬鈴薯精量播種機的關鍵部件,仍存在作業效率低、重播和漏播嚴重、適應性較差等諸多技術問題。為滿足馬鈴薯機械化播種的需求,本書采用農機與農藝相結合的理念,設計并研制了一種雙列交錯勺帶式精量排種器。
本書共8章,從先進性和實用性出發,較全面地介紹馬鈴薯機械播種理論及關鍵技術,主要內容包括:第1章講述馬鈴薯精量播種技術的概念及意義,介紹國內外馬鈴薯精量排種器的研究現狀;第2章講述馬鈴薯種薯物料特性測定研究;第3章講述雙列交錯勺帶式精量排種器關鍵部件優化設計與分析,對關鍵部件雙列交錯排種總成、主動驅動總成、振動清種裝置、充種箱體進行優化設計;第4章講述基于離散元素法的馬鈴薯精量排種器充種運移性能仿真模擬分析,運用EDEM虛擬仿真軟件開展虛擬充種運移性能試驗,探究工作轉速及傾斜角度對排種器充種運移性能的影響;第5章講述基于高速攝像技術的馬鈴薯精量排種器投種性能分析與試驗,測定分析種薯投送運移軌跡及分布規律;第6章講述馬鈴薯精量排種器臺架性能試驗,分析排種器傾斜角度、工作轉速及振動幅度對排種性能的影響;第7章講述馬鈴薯精量播種裝置配置設計與田間試驗;第8章是結論、創新點與展望。
通過學習本書,你可以:
●了解馬鈴薯機械播種技術;
●認識馬鈴薯精量排種器有關部件;
●掌握馬鈴薯機械播種理論;
●掌握計算機仿真技術及高速攝像技術;
●能夠進行實驗設計與分析。
本書簡明扼要、通俗易懂,具有很強的專業性、技術性和實用性,可作為高等學校農業機械等相關專業的本科生及研究生的學習資料,也可供相關工程技術人員學習、參考。
本書由哈爾濱學院王希英編寫并統稿。東北農業大學的王金武教授在百忙之中對全書進行了審閱。在本書的編寫過程中,東北農業大學的王金武教授、呂金慶教授和唐漢提出了許多寶貴意見,在此一并表示感謝!
本書的編寫參考了大量近年來出版的相關技術資料,吸取了許多專家和同仁的寶貴經驗,在此向他們深表謝意。
由于馬鈴薯機械播種技術發展迅速,作者學識有限,書中誤漏之處難免,望廣大讀者批評指正。
作者
2020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