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名: 服裝設計:時裝畫手繪表現技法與實戰教程(全彩)作者名: 李雪瑩 Lena Lee本章字數: 8599字更新時間: 2020-07-24 10:00:52
Chapter 06 時裝畫女裝精細示范
6.1 馬克筆女裝繪制精講
6.1.1 準備工作
在繪制時裝畫前,需要準備齊全之前講過的繪畫工具以及繪圖紙等。在這里要提醒大家:妥善的準備工作是誕生好作品的第一步。
首先,舒適的環境必不可少。端正地安坐桌邊,調節好適宜的光線。注意最好選擇白光(俗稱冷光源),或者不偏色的光源,盡量避免在比較暖的或者有色光源下進行繪畫,以防止色差對畫面的影響。除此之外,還要注意坐姿。長期保持不好的姿態可能會導致肌肉的僵硬和脊椎的變形,不要因專注于畫畫而忽視了我們的身體健康。養成畫一會兒就站起來放松身體的習慣,有利于舒緩肩頸及腰部的肌肉、清醒頭腦,還有利于遠距離觀察作品,找到畫作的問題并進行調整,如人體比例、顏色搭配等。除此之外,還要注意桌椅的高度,如果沒有準備畫板而是將畫紙平鋪在桌面上,那么桌子過高會導致視覺上透視過大,按視覺比例繪制的人拿起來看會覺得頭大腿短。修正這個問題,一是選擇手握畫板架于腿上避免視覺誤差;二是運用尺子來衡量比例輔助作圖,保持橫豎比例不變;三是桌面盡量低一些,可以盡量俯視畫面以解決視覺誤差,但可能造成因長期低頭導致的頸椎問題。好的姿態和習慣是極為重要的,也希望大家可以注意到這些畫畫以外的事項。
準備妥當所需的工具后可以先制作色卡,色卡有助于我們選擇顏色合適的畫筆,方便作畫。那么,色卡上的顏色如何排列呢?其實這個問題相當簡單,不用過于糾結。購買的成套的馬克筆本身就是按一定規律排列的,只要按照筆的擺放順序來排列色卡就好。如果購買的成套的馬克筆在盒子或筆簾、筆袋中雜亂排列,那么最好將其按照色系來排列,比如有彩色按棕、紅、橙、黃、綠、青、藍、紫、粉順序排列,由深至淺或由淺至深;無彩色按從灰至黑的順序排列,暖灰、中灰、冷灰、彩色灰有規律地分開。然后再按這個規律完成色卡的制作。當然,如果購買的馬克筆在筆袋中無法規律地擺放,可以準備盒子盛放或者按色系用皮筋捆綁,分類妥當后制作色卡。最好選擇和我們繪圖的紙一樣的紙張來制作色卡,這樣有助于我們避免色差,也更方便觀察筆在紙上的滲透和擴散情況,以及洇得厲害與否。此外,色卡要規整,最好自己手動或打印出工整的表格,并記得標注好筆的色號,和顏色一一對應。馬克筆比較容易洇透紙張,所以再次強調:記得在畫紙下面墊上不怕染的東西,比如墊板或沒用的紙張若干。
繪制時裝畫建議先從中等畫幅入手,中等畫幅相對而言更好掌握,既不會出現畫幅過小導致無法深入刻畫細節,也不會遇到畫幅過大、線條不易一氣呵成、上色累贅、細節不足等問題??梢赃x擇A4大小左右的紙張進行繪制練習,在掌握了中等畫幅的時裝畫繪制之后再嘗試更大或更小的畫面。
畫畫也好,寫作也罷,其實都講究“總分總”,也就是先整體,后細分深入,最后整體收尾。細節固然重要,是仔細品味咀嚼時的回甘,但請不要過分專注細節,畢竟整體和統一是更加重要的,沒了整體,一吃就不對味也就沒有心思再去咀嚼了。所以大家一定要養成從整體出發,再深入,最后回歸整體的習慣,相信這樣大家都能畫出理想的作品。
6.1.2 構圖
時裝畫的構圖也是有講究的。一般而言,在繪制一張全身時裝效果圖時,會選擇在畫紙的中央,并且上下略有空白,進行人物的構圖。以A4紙為例,可以在紙的頂端預留出大約一個大拇指的距離,在紙的底部預留出大約一個食指和一個中指的距離,給模特的頭發、頭飾、帽飾及鞋跟等預留一定的空間。如果模特的發型或帽飾等過高、鞋跟較高,就需要留有更大的空間。
繪畫時一般在紙張底部預留出稍多的空間,這樣人物在整個畫面里看起來更加穩妥、舒適。預留好位置后上下各畫一條水平線,輔助確定人物的最高點頭頂和腳掌落地點的位置。注意,紙張底端的橫線是用來確定腳掌落地點的位置的,而不是用來比對足尖的位置的,這也是在底部預留更多空間的原因。腳掌落地點與地面貼合,所以腳掌落地點左右兩邊處于同一水平線上。底線的確定方便我們更好地明確模特足部的結構。由于我們的視平線一般處于模特的肩部到膝蓋之間,通常為腰胯部位,足部處于俯視狀態,所以足尖會超過底線。當然,如果畫的是一個大仰視角度的模特,比如視平線恰好在模特腳部,那么足尖頂點就和底線重合,形成一條橫線了。
確定高低點之后,可以畫一條中垂線,連接上下兩條水平線的中點,以保證人物的中心豎直,重心落地不跑偏。在畫這些輔助線的時候可以借助長直尺,學會利用工具,更好、更快地繪制時裝畫作品。正面站立的人物在構圖時應該注意左右兩邊留白均等,保證畫面的均衡。若繪制的人物臉部朝向某個方向,也可以在模特臉部所朝向的那邊多留一些空白,使模特望向的地方有給人更多遐想的空間,這樣畫面也會很舒適。當然,我們所繪制的事物若位于正中央,四周均等,視覺上會給人不舒服的感覺。初學者如果害怕掌握不好尋找這種稍不對稱的分割點的方法,也可以先放棄找這種畫面中的“平衡點”,以不變應萬變,將繪畫的中心置于中央,簡單、直接。

6.1.3 用鉛筆起稿
初學者可以把中垂線分為8~9份,以確定人物的結構。用直尺均等地平分中垂線,用準確的數字來劃分,不要徒手評估。按照之前人體部分所講的比例來繪制人物,推薦大家畫8.5頭身左右,也就是從頭頂到腳掌落地點約8.5個頭長,算上腳尖超出8.5個頭長。完成構圖輔助線之后開始起稿。起稿尤為重要,有了好的鉛筆稿便可以在上面增添光彩。如果起稿階段就問題百出,那么在豐富畫面的過程中會把問題放大。
在繪制時裝畫時(除了用各種深淺、不同粗細及型號的鉛筆畫時裝速寫),推薦大家使用較細且較淺、較硬的自動鉛筆來起稿,2H、4H都是不錯的選擇。這樣繪制出的草稿線條明確。比較軟、粗、重的鉛筆(如4B、6B等)、更適合用于速寫人體,用這種鉛筆起稿容易蹭臟畫面。用鉛筆起稿一般分為兩步,人體結構定型以及細化人體框架并為人物繪制服裝。之前介紹過人體結構尺寸以及面部五官等部分的位置及形態,這部分就不再贅述了。注意,在繪制的時候,要注意橫向、縱向對比,對各部位的寬窄、長短進行全方位的衡量和比較,對每個節點及線條的位置進行立體的觀察和描繪,并在大的框架比例搭建完成后進行檢查,以確定每個部分的形態及位置。
之后,在相對準確的人體結構輪廓上進一步深入細節:發型和五官,手、腳的形態,衣服的輪廓、結構、省道、褶皺,以及配飾等。繪制時注意衣服的松緊廓形,面料的薄厚呈現出的形態,以及褶皺的疏密節奏等問題。大家要記得衣服是包裹在形體之上的,如果掌握不好,一定要認真研讀這部分的講解,在生活中多觀察,并通過理解人體的骨點、鼓點、轉折、肌肉形態等和大量的臨摹來提升繪制能力。

繪畫時通常遵循從上至下的順序,在人體的基礎上進行細化。在刻畫好五官及發型后,可以先繪制脖子的形態結構以及衣領部分。注意,衣領一定要包裹在脖子上,并有其厚度、材質、造型和小的透視,本圖示范沒有衣領,我可以跳過。
延展至肩部。肩部的造型要根據面料的薄厚來確定,越是輕薄,越是緊身包裹的服裝,肩部這些骨點的造型越突出。如果是較厚的面料或有墊肩的衣服,就要注意肩線的形態,其線條不像人體那樣有穿插和轉折,而是趨向于一條帶有向上弧度的直線。如果模特穿著吊帶裙,吊帶部分一般處于鎖骨和斜方肌的交會處,一般較寬的肩帶也大都結束于此。如果肩帶位置再往外,過了鎖骨的突出點,那么肩帶就很容易滑落了。
衣物包裹在身體上呈現出弧形,最能體現人體各部分的形態和體積,如同領口要隨著脖子的弧線定形一樣,袖口、褲口、裙擺、腰頭等都在反映著它所包裹的部位的形態。通過視平線和俯視、仰視的分析,可以推測出視平線位于腰部,垂直站立的人在無活動的情況下,裙擺以及褲口的弧度是向下的。同樣是在無活動的情況下,模特若穿著短袖,則袖口打開向上,如果是長袖,袖口過了視平線,那么袖口則朝下,且離視平線越遠,透視角度越大,弧線也就越趨于圓弧,而非直線。而位于視平線上的水平線條,一般都是直線,除非這條線本身就是在擺動的而非靜置,這些就是透視的緣故。
帽子包裹頭部,被頭部頂點或頭圍撐起,切忌畫得過大、過小、過浮。手套包裹手部,呈現手的形態,即使將手插在兜里,也要把兜畫“鼓”,表現手的位置。襪子、鞋包裹在腳上,有著其厚度和特性。一般而言,襪子有彈性,比較緊貼于腳部,要么幾乎無褶,被腳部撐起,要么堆疊出橫褶,左右穿插。鞋的種類繁多,繪制涼鞋時注意腳部的刻畫要仔細。皮鞋因質地緣故不易有褶皺,注意線條流暢硬朗,若有褶皺也是在大轉折處呈現較大、較寬的形態;運動鞋要看它的材質,籃球鞋類似于一個比較大的三角,外形、硬朗、無褶皺,帆布鞋在折彎處會有橫褶,皮質的運動鞋不易產生褶皺,夾棉的運動鞋比較圓滑,鞋帶的穿插壓疊、尼龍搭扣、羅口以及鞋舌等細節都是值得多加練習的;靴子要注意其腳踝處的寬度,往往靴筒不會緊貼腳踝,要考慮它是否容易穿脫、有無拉鎖系扣等。還要注意鞋底,在繪制時裝畫時,鞋都處于俯視狀態,鞋底也用向下的弧線來繪制。鞋底有厚度,鞋跟的高低也可以通過腳背的高低、長短來判斷。鞋跟越高,腳背越直立,透視越小,反之,則腳部透視加大,腳背被壓扁,呈更明顯的向前放射、后收縮狀。此外,配飾如項鏈、手鐲、戒指、腳鏈等都要符合身體的體積形態,這樣才能真正被人“戴上”。
褶皺是一個特別重要的課題,褶皺的疏密錯落最能體現畫者對衣物的理解。在這里要特別提醒大家,不要把褶皺畫成長短、粗細、形態一致的放射線條,要富有變化,這樣才顯得真實。而且,褶皺要有取舍,讓衣褶聽命于你,為服裝和人體服務。在鼓起的部位盡量留白,因為布料被身體撐起,沒有褶皺;反之,則可呈現出不規則的褶皺。褶皺的形態往往取決于面料,越厚的面料越不易起碎褶,呈現較大的波浪厚褶,廓形硬挺的面料幾乎沒有褶皺。輕薄的面料如雪紡、真絲等一般會呈現疏密不一、錯落有致的褶皺,線條流暢瀟灑、飄逸靈動。寬松的衣物褶皺容易均勻下垂、錯落多變。緊身的針織面料一般會在身體轉折處呈現出細小的橫褶,包裹住身體的部分帶有身體弧線的褶皺,比較細密的處于身體回收凹陷的部位,比如領口、胸下、手肘內彎處、腰部、膝部、腳踝、大腿和襠部的交界位置等。值得注意的是,畫褲子時很多人會在大腿上畫出破壞大腿結構的長橫褶(或斜褶),這一點一定要避免。至于褶皺的形態,希望大家多參考范畫,掌握形態各異且富有變化的褶皺。
有了細致、準確的鉛筆稿,下一步就更容易操作了。
6.1.4 輪廓勾線

勾線時一般會用到勾線筆、小號秀麗筆或美文字筆的硬頭細字(以下統稱秀麗筆)。用勾線筆勾畫皮膚及細節,用秀麗筆勾畫服飾,采用先勾線后涂色的方式來繪制時裝畫。當然,也可在熟練掌握這兩種筆的特性后嘗試更多的可能,如先上色后勾線或用一種筆或多種其他的筆混合勾線等。
首先,選擇一支棕色或黑色的0.1mm的勾線筆,勾勒人物的皮膚部分以及五官,睫毛等更加微小的細節可以用0.05mm的勾線筆來深入刻畫。勾線筆筆尖細硬,容易掌握,繪畫時盡量注意線條流暢,不要點頓,停留時間過長,不然容易在紙上留下洇點,線條不順滑。針管筆較細,在描畫的過程中應盡量一氣呵成,如有接頭或不流暢,可將其描勻。初學者可以在繪制時裝畫之前先進行一定的線條練習,橫線、豎線、弧線、圓圈等,盡量徒手畫,試著保持線條平順、肯定、橫平豎直,線圈做到圓滑對稱,可以自由控制大小,避免虛描和接口、頓點。
勾畫完成后用秀麗筆繪制人物的服飾、發型。秀麗筆的粗細變化類似于毛筆的筆觸,呈現出有彈性的線條,瀟灑、美觀。對于初學者而言,較硬、較細的秀麗筆相對比較好掌控。所以在繪制時裝畫前,可以稍加練習,嘗試徒手繪制橫線、豎線、弧線、圓圈等,做到線條平順、流暢、有彈性,線弧圓滑,波浪起伏自然,大小控制自由,避免虛描和接口、頓點,使筆跡有速度、有彈性。同時,也可以多臨摹局部的布褶,學習不同材質、厚度、形態的衣服呈現的繽紛多彩、種類繁多的褶皺。在勾線時還有一個小技巧,在筆尖“落地”前可以試著懸空預勾一下線條,在半空畫出繪制的軌跡,試著找到好的路徑后快速繪制出來,按之前嘗試過的軌跡,一氣呵成,不猶豫,肯定、果敢,線條也就自然順滑、有速度、有節奏、有彈性了。
在勾線時還要注意順序——從上往下、由左及右(如果左手是慣用手,則由右及左),以免蹭臟畫面。待筆跡干透后再用橡皮擦凈紙面。
6.1.5 給皮膚上色
使用馬克筆上色的一般步驟是由淺至深。因為馬克筆墨水的特性,淺色無法覆蓋深色,所以通常由淺色入手。馬克筆墨水充足的,趁濕疊涂可以繪制出局部的水彩洇暈交染的感覺,待淺色干透再覆蓋艷色,亦可呈現出兩色或多色疊加之效果。當然,“玩”馬克筆還有更多的方法可以嘗試,比如先涂深色,后用白色或淺色馬克筆暈染出小的淡斑等。馬克筆速涂爽利干脆,漫染洇暈融合,其深色系具有很強的覆蓋力。馬克筆有透明的特性,疊涂時最好選擇同色系、相近色及濃度、灰度相宜的色系,胡亂撞色疊涂及用灰色和艷色疊涂會導致畫面變臟。
在馬克筆的筆跡干后用彩鉛疊涂,可以呈現更細膩、逼真的效果,在后面的范畫中有詳細講解。用深色的馬克筆平鋪后再用彩鉛疊畫出幻彩的效果,也是我很喜歡的一種表現方法,可以體現出在深色上呈現環境色或彩暈的效果。在繪制過程中,首先確定一個光源的方向,假設上方偏右來光。由于馬克筆的深色可以較好地覆蓋淺色的特性,在給皮膚上色時可用最淺的軟頭“肉色”鋪底。鋪底色時留出高光,然后疊涂稍深的“肉色”,繪制側面的灰度區域。由邊緣至中間,迅速按提,按時色濃,提起色淡,快速行筆,筆鋒爽利,因此呈現出從側面到中間自然地漸變過渡的效果。
一般來說,影子和背光的底面顏色最深,比如鼻底、耳廓內部、脖子上的投影,以及袖口、裙擺和褲口打在皮膚上的投影等。不受光的眉弓底部(高眉骨、深眼窩的人)、下嘴唇底部凹槽,以及下巴底部、耳廓的一些小側面,還有身上一些轉折夾角位置等,顏色也都較深。耳朵或向后擺動的小腿一般處于“后方”,不是表現的重心,我們可以弱化對比,比如在鋪最初的淺肉色時不留高光,直接隨形體結構平鋪。
鋪好大的膚色,表現出體積關系后,開始上色,繪制模特的腮紅、唇色、眼睛及毛發。腮紅和膚色的上色方法一致,軟頭筆尖,筆鋒稍側,由外至內快速往里帶,最好能在膚色未完全干透時淡淡地融合。切忌用太重的紅色、粉色、橙色來繪制臉部的腮紅。給嘴唇上色時,上嘴唇的面是向下的,所以顏色稍深,下嘴唇受上嘴唇投影且位于底部,所以和上嘴唇顏色一樣深,中部是受光面,顏色較淺淡。由于嘴唇面積狹小且高光波折細膩,所以可不預留高光,可在后期調整階段用高光筆提亮。眼珠的顏色富于變化,可以用2~3個顏色繪制,面積狹小,輕輕點涂即可。高光可預留出一個白點,如不小心涂滿可在后期提亮。眉毛可用稍淺于眉毛本色的馬克筆極輕地點涂鋪底,再用針管筆或彩色纖維筆、削尖的彩鉛來繪制細膩的毛發。如若模特臉部有彩妝,如眼影或臉部涂鴉等,可在將膚色畫好后進行繪制。彩妝可以用較透明的馬克筆來繪制,不要畫得過于濃烈,最好透點皮膚的底色,這樣才會比較自然、服帖。文身的繪制同理,不要用過于鮮艷的顏色來畫,選擇透明度較高、有點偏灰的顏色來繪制,帶點肉色底色,不突兀,隨著皮膚的起伏來畫,更顯真實。



頭發的繪制是重點,不同的發型,不同的發色,畫法一致。為塑造體積感服務是一直以來的宗旨,千萬不要一根一根地去處理,要把頭發看作一個整體,自然地留出高光,可用2~4個深淺顏色的馬克筆來繪制頭發的多層次。這部分可以參考之前頭部的案例,學習如何繪制多種多樣、顏色豐富、造型多變的頭發。
6.1.6 給服飾上色
服飾上色的步驟和皮膚一致,也是由淺至深。除此之外,還可以使用由主及次的上色方式。什么是由主及次呢?以示范為例:衣服以暖淺灰色為主,飾品有冷深灰色,以灰色為主基調的服飾受環境色的影響邊緣呈現出一些淡藍色,內搭配金屬碎網質感吊帶裙,露出明黃綠色裙擺,黑色短皮靴搭配米色棉襪。由此可以分析出,這組服飾的底色分別是暖淺灰色、冷深灰色、明黃綠色、金屬灰色及襪子的米色和表現黑皮鞋亮部的灰黑色。
上色時從底色開始,這幾個底色的上色可以同步進行。當然,可以先從面積最大、最淺的暖淺灰色入手,之后是冷深灰、明黃綠……筆頭由邊緣、結構、褶皺線往里帶著涂,之后依次加深,用同等色相、飽和度、冷暖但明度更低的灰色加深相對背光的面,塑造衣物的體積感。塑造時應使用兩種以上同色但不同明度的馬克筆來豐富衣物的層次。通常淺色是底色,深一度的顏色自然疊加其上,邊緣稍有融合,筆觸由邊緣至中間,漸變過渡。疊加2~3個層次為宜,描繪次數過多會略顯累贅。
在繪制好大的服裝底色并塑造好服裝起伏結構之后,可以小面積帶入一些環境色以豐富畫面,這些帶有色彩的環境色通常出現在顏色較灰暗的衣物上,或者表面光滑、反光強烈的面料(比如漆皮、PVC、歐根紗)等。有時環境光的介入也會使衣物受到影響,從而籠罩上一層光的色彩。注意,環境色萬不可融合過多,喧賓奪主,搶了主色,導致觀者分不清衣物的固有色。模特的灰色衣物以及易反光的短皮靴上都有淡藍色的環境色體現,都是在塑造完大體結構的基礎上沿邊緣、高光融入一些淡藍色進去,豐富較為單一的灰色調畫面的。



黑皮鞋在時裝畫中的上鏡率很高,大家應該掌握它的繪制方法。首先,用黑灰色也就是很暗的深灰鋪底色,留出高光,如鞋子中間一帶的轉折處、鞋子邊上的反光等。之后可以疊加更深一度且不同冷暖的黑灰色(如本示范中先用暖黑灰色鋪底色,再用更深的偏藍色的黑灰色疊加層次)強調一下轉折和高光邊緣,豐富一下層次,弱化后面那只腳的對比。最后用黑色把前面腳的高光、轉折等明確一下,在高光、反光等留白區域帶入環境色——淡藍色,表示光源色的清冷爽利。最后一步,待馬克筆的筆痕干燥之后豐富層次,比如可以用彩鉛在暗色上暈染多彩的反光或光暈,用高光筆修形、提亮點睛等。
一般情況下,在上色時,出現的深色小面積投影和淺色形成鮮明的對比時,該區域比較突出,相對而言對比較弱的區域在視覺上會往后退。對比鮮明的區域往往出現在受光面及明暗交界處。上色時,一般處理手法是暗部統一,亮部是刻畫、深入的重點。
在前期學習階段可以先找一些面料質感常見、色塊明確的來繪制。整個畫面以1~3個顏色為主,無圖案、印花、格紋等,進行練習繪制。衣形可挑選結構簡單好分析、前后遮擋好判斷、體積容易塑造的范例來進行繪制。
本案例有小面積細碎的質感的刻畫,也就是相對復雜的金屬碎網質感的內搭。掌握方法后其實不難,這個材質本身有鏤空的縫隙,所以會透一些底色,在繪制黃綠色裙擺時,在金屬裙下擺上畫一點顏色即可。金屬質感對比強,處于灰色調,所以在雜點繁復的黑色勾線裙擺間,用馬克筆尖染上一些灰色的縱貫線,再點一些錯雜的灰色碎點,使之整體處于透著黃綠的雜亂灰黑色備用即可。
像襪子這類小面積且處于暗部的搭配物,放松處理,做統一顏色便可。如本范例圖中的棉襪雖為米色,但由于其深處靴內,被投影籠罩,所以使用中等的灰米色平涂,簡單處理。
配飾如戒指、耳環、項鏈、手鏈、胸針等,在繪制全身的時裝畫時可不深入刻畫,但盡量表現它的小巧、精美。通常這些飾品是金屬質感的,銀色的飾品在上色時用馬克筆鋪深淺灰色調,金色的首飾用土黃色和灰黃色等交雜鋪底即可,注意要有深色,用來襯托亮色及高光,體現出體積感并凸顯金屬質感。腰帶、箱包、圍巾、帽子、手套、眼鏡等,要畫得細致一些,表現其質感、體積、結構,做到細節豐富。
6.1.7 高光修飾
完成最后一步細節的點睛,整幅畫就大功告成了。待馬克筆的筆痕干透,便可用高光筆進行高光點綴并用彩鉛豐富畫面了。當然,大家也可以嘗試用彩色纖維筆來修飾,甚至用膠水、亮片、閃粉。首先是頭部,眼睛里瞳孔旁的小白點高光輕點即可;鼻梁高光從鼻頭往眉心方向帶出一條頭粗尾細的短線即可;嘴唇的高光處于下嘴唇中部,用有點頓挫的短線,表現一下唇部起伏的質感。如果雙頰在前期上色時沒留出高光位置,則沿顴骨輪廓線往里的位置斜著帶一點高光,待1秒,未干透即用手從外往里蹭一下,使之均勻融合,不突兀,符合皮膚高光的質感。這個方法同樣適用于皮膚其他區域。對于頭發上的高光,則光源從哪來,高光便留在哪里,高光要有其形態,符合結構轉折。如果頭發上的高光已預留位置,則可順著頭發的走向在高光上長短不一地畫上幾道,破一破規則的形態,看上去更自然。
很多不反光的面料及普通材質的衣物上是不存在高光的,繪畫時可用高光筆來勾畫一些自由的線條來豐富畫面,讓畫面氛圍更加輕松、豐富。當然,也可以不畫多余的線條,視畫面整體效果來定。皮鞋這種易反光的光滑質地,以及金屬質感的裙子和首飾都是需要點綴高光的。皮鞋上除了高光,可用較爽利的線條勾勒。金屬碎網質感的裙子用錯雜的碎點及幾根順裙擺結構的線條點綴即可,注意因為金屬質感有反光、有折射且對比強烈,所以暗部黑色上也要出現高光點,有明暗的沖撞才更能凸顯金屬的光澤。金屬配飾亦如此,需要明暗對比,高光緊貼最深的明暗交界線,點到為止,太冗雜的高光和對比反而會被削弱。
至此,一張完整的馬克筆時裝畫就完成了,最后提醒大家,不要糾結一些不必要的細節,還是要回歸“總分總”的意識,從整體入手,再慢慢深入,最后回歸到整體,使畫面統一,有重點。處處都深入等于都沒深入,有綠葉的襯托才顯得紅花絢爛,有舒暢的流線襯托才顯得細節緊致,有瀟灑的平鋪才顯得質感迷人。學完本章內容,相信大家都對如何畫一幅馬克筆時裝畫有了系統的認識和理解,已經躍躍欲試了。在精細示范章節,我會比較細致地講解,便于大家理解,比較基礎的內容在之后的示范中不會再贅述,忘記如何繪制的可以翻回本章閱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