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設計:時裝畫手繪表現技法與實戰教程(全彩)
- 李雪瑩 Lena Lee
- 2494字
- 2020-07-24 10:00:46
4.3 面部立體結構分析
在臉形上,歐美人通常棱角更分明,亞洲人的臉有的比較圓,沒那么瘦長,這一點可以通過對比歐美模特的臉部示范和比較典型的亞洲的示范看出。
本節會給大家建立一個面部的立體模型概念,方便大家認識我們的臉,更好地理解臉部各個面的朝向和明暗,方便之后進行上色。我用不同顏色的線圈出了不同受光程度的大體區域,以常用的歐美模特為主給大家講解,同時也會參照亞洲模特進行對比學習。臉部主要分為高光區域、灰度區域、暗部區域。亞洲模特的示范還會將灰度區域進一步拆分,由于其面部不像歐美模特的棱角起伏大,故而各區域的劃分有些許區別。此外,還為大家單獨拆分出了頭發、眼部、嘴唇的高光進行分析,方便大家掌握。
從本節開始,引入光源這一概念,幫助大家理解體面與受光、背光。本節范例都假定了光源來自右上方,這也是最常見的一種光源設定方式。絕對的頂光會顯得人物不夠立體,以鼻梁為例,單純的頂部來光鼻子的側影左右深淺相同,而稍偏的頂光就會讓鼻梁顯得更立體,多出更多的灰度,背光的一側更深,受光的一側則稍淺。也有大平光、逆光、單側來光等光源的設定,不過最適合初學者學習的就是稍偏左或偏右的頂光。在秀場的圖片中,最為常見的就是這種或偏或正的頂光,不過即使我們的參考圖是純頂光,也可以自己將其主觀調節到稍偏某側,方便我們繪畫。所以在繪制時裝畫之前,要先考慮光源的位置。有的時候還會出現副光源,在之后的一些案例中可以看到,人物的側臉或者衣服上會被打上不同于物體本身的顏色,不過這些顏色都是附著于物體的、不脫節的、融合的顏色。副光源不能搶了主光源的明暗關系,但又有其不同的體現,相對來說比較難,不一定都要掌握,可以先練習設定一個光源進行分析繪制,在完全掌握后再嘗試更多的可能。之后再看老師的范例時,可以自己試著先判斷一下光源的方向。在繪制時裝畫時,也應提前思考和設定。
說了這么多關于光源的問題,現在我們就開始分析一下面部。先看一下歐美模特面部不同受光區域的化分。其實這些區域如何劃分很好理解,如果是右上方來光,那么正對著光源的面,也就是右上頂面就是最亮的,反之,底面和投影是最暗的。多數面部特征幾乎都是如此,不論男女。

為了方便大家看清各個區域,下面將高光、灰度和暗部標畫得更明確一些給大家參考。從下圖中可以看到,像額頭、眉弓、兩頰、鼻梁、下巴的頂面受光部分都處于可以作為高光留白的部分。通常情況下,如果模特不是正臉朝前,而是一側在前,一側在后,我們一般會把后側的高光區域做稍小處理。有時也會把稍在后的部位或一側顏色對比降低,這同樣適用于繪制別的東西,比如身體皮膚或者同色衣著。不過這是相對的,畢竟都是人的皮膚或同色的衣著之類的,大的顏色還是一致的。

側一些的面我們可以處理得稍暗一些,即灰度區域。歐美模特的臉部如額頭兩側會處于灰色區域,分界差不多就是眉毛轉折處到發際線轉折處,還有鼻梁上部的山根部位及鼻梁的兩側,嘴唇下唇窩的兩側和下巴部分都處于灰色的區域。深淺是有細微變化的,不過一般情況下繪制普通畫幅的時裝畫時,這些小的差別可以忽略不計。
在亞洲模特的面部分析中,我把灰度區域分成了兩個層次,因為一些在歐美模特臉上呈現出的暗部比如眉弓下面、兩頰凹陷處等在亞洲模特臉上不是特別明顯,更偏向于灰色層次。相對來說,亞洲模特看起來棱角弱化,面部圓滑,故而明顯的轉折少,灰度層次變化多,具體的大家可以參考示范圖。

暗部區域主要底面和投影處,總之是受光少的地方,比如鼻底及其投影,以及下巴給脖子帶來的投影等。歐美模特的眉弓暗部區域以及臉頰凹陷處,唇窩、臥蠶底部等也都處于暗部中。
我們在為臉部上色時,雖然可以按照這些區域來上色,但人臉畢竟是有血有肉的,是相對圓滑的,所以切不可生硬地涂畫,而應有所過渡。我們可以按照參考圖來劃分區域,但在上色時要由淺至深,疊涂深色時趁濕,輕重按提有度地處理過渡區域,順著邊線、結構線往中間的鼓點帶,以畫出由重至輕,隨著涂色直接留有高光的自然“高級臉”。
下面分析非皮膚區域的高光排布。眼球部分,上眼瞼有一點小小的、一條邊的投影,在繪制大圖需要更多細節時體現即可,小圖則不必。眼球暴露部分其實相對處于側面,但其質地光滑水潤,易出現較亮的高光。要想凸顯眼部的明亮,突出表現心靈窗戶的特點,通常把高光放在黑眼珠的右上角(光源方向),留有一點或一個小菱形的白色區域作為高光即可。至于高光形狀,取決于光源形狀,不過是假定的光源,所以黑眼珠上的高光形狀不必過于糾結。
上嘴唇總體呈朝下45°角左右的面,細化就是一個立面加一個朝下45°角左右的底面。下嘴唇則包含一個朝上45°角的受光面和一個立面,比較立體的嘴唇只需還有一個小的稍微朝下的較暗的轉折面。嘴唇的高光通常出現在下嘴唇的受光面和立面的轉折處。一般大小的時裝畫的人物嘴唇兩個顏色,深色繪制上嘴唇和下嘴唇下部,淺色繪制下嘴唇上部,高光繪于下嘴唇深淺的中端即可。男性的嘴唇在上色時可以不畫高光,選擇比膚色略紅的深淺兩色塑造嘴唇的體積感便可。

最后分析難點——頭發的繪制。很多人總愛把頭發畫成一根一根的,高光也順著頭發的走向處理成一根一根的,很像花白的頭發。在繪制頭發時也應先分析光源及高光的位置,高光部分可以留白,也可以用高光筆提亮,不過一定是在高光區域里順著頭發的走向排布高光的,而不是整頭順著發絲繪制高光。深色頭發如黑色、棕褐色等,除高光外畫深淺兩個顏色即可。黑色頭發的亮部可以用冷棕色或深灰色來表示。淺色的頭發除高光外可以畫3個層次,3種顏色按結構轉折漸變涂繪。一般直發的邊緣都是較深的,鼓起的部分是高光區域,短直發高光一般位于頭頂,長直發除了頭頂有高光,有時底擺比較飄逸,有轉折卷曲,鼓起部分則會出現高光。卷發通常高光較多,在轉折鼓起的多處都會出現高光,我們可以有主次地表現,比如頭頂最靠近光源的位置高光區域最明顯,對比強烈,下部對比稍弱一些。一般而言,卷發高光所在的轉折都是發色最深的部分,也就是一組波浪的顏色一般是“淺—亮—高光—亮—淺—深—淺—亮”這樣的規律。不過有時候卷發比較凌亂,也可以深淺交錯著畫波浪線,把高光自然留白,利用一種比較輕松的表現方式也是不錯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