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設計:時裝畫手繪表現技法與實戰教程(全彩)
- 李雪瑩 Lena Lee
- 16字
- 2020-07-24 10:00:45
Chapter 03 時裝畫中的人體比例結構及動態
3.1 女性人體比例結構
3.1.1 女性人體的正面、背面和側面
女性人體在時裝畫的繪制中最為常用,從下圖中我們可以看到女性人體的基本框架。良好地把控人體的比例結構,掌握人體的形態是畫好時裝畫的基礎。我們可以從正面、背面、側面進行對比、衡量,觀察女性人體各個部分的結構、形態,建立對女性人體立體結構的理解,以便之后繪制時裝畫時能夠更好地掌握給人物“穿衣服”的要領。

在通常情況下,普通人的身高一般是7個頭的高度,也叫7頭身,而模特一般是8~9頭身。這里說的“幾頭身”以頭的高度為計算標準,也就是說,7頭身是指整個身體(算上頭)一共有7個頭的高度。這點一定要注意,否則很多人容易把人物畫得過于修長,這都是由于理解的偏差造成的。我推薦大家找8.5頭身的位置,也就是說從頭頂到腳掌落地點一共不到8.5個頭,算上腳尖差不多就是8.5頭身,這樣繪制的人物看起來既自然比例又好。
3.1.2 繪制女性人體

在繪制時裝畫時,可以先確定最高點和最低點,之后引出一條中垂線來保證模特的身體不傾斜。盡量用長、直、流暢的線條將人體的結構用簡單的幾何形體概括。頭部可以概括成兩側較方并向下稍有回收的橢圓,與之相連的頸部概括成矩形。上半身的軀干部分呈倒梯形,倒梯形的長邊就是鎖骨的大概位置,肩斜線則從頸項的底部與倒梯形的寬邊兩角相連,呈現出斜方肌的大致輪廓。從腰部到胯部可以概括為正梯形,模特身材較瘦,腰部最細處下面并非直接過渡到胯部最寬處,而是有左右兩個突起——髖骨的上部。從髖骨的突起可以看出腰部的傾斜角度,且與胯部最寬處的傾斜角度是一致的。腰部的斜線差不多在第3個頭的1/3處,胯部的傾斜線差不多在第3個到第4個頭的位置。
接下來確定四肢的形態與位置。手臂與手部的總長差不多3個頭長,大臂和小臂的長度幾乎一致,而手部的伸直狀態差不多是一個臉的大小,約3/4個頭長。人的手部通常處于放松的狀態,差不多半個頭大小。綜合下來手臂差不多有兩個頭長,手部約半個頭長,共約3個頭長。手肘的位置在大小臂之間,差不多在腰部的位置。手肘一定要有骨感,用肯定的、硬朗的線條來刻畫。肚臍的位置大概在手肘、腰部的位置。切忌將女性的胸部畫成兩個圓圈,弧線的形態需要大家好好學習,乳頭一般會在第2個頭的位置上。具體形態位置大家可以參考示范,并臨摹學習。
在畫畫的時候講究“寧方勿圓”,線條圓中帶方,流暢又不失結構。即使是女性人體也要體現出筋骨和結構的特征。以8個半頭身為例,腿部約占4個頭長,算上腳踝的腳部則占1個頭長。放平的腳長大多是1個頭長,而在走秀狀態下模特一般是穿著高跟鞋的,所以腳掌部分落地,其他部分傾斜抬起,不足1個頭長。但一般人們會選擇繪制平視的走秀模特,也就是視平線在模特腰部、胯部左右的位置,腳部會出現小的俯視效果,所以綜合角度的透視等情況,穿著高跟鞋的腳部算上腳踝一般有1個頭長,不穿高跟鞋算上腳踝約1/3個頭長。一般來講,大小腿的長度一致,膝蓋在大腿到踝部之間。但是在選模特時往往會挑選小腿更長的,這樣會使整個腿的比例顯得更加修長。所以我們在畫腿部時可以選取4個頭長作為腿部的長度,膝蓋畫在2個頭長的位置。這里4個頭長指的是除去踝部后腿的長度,因此在畫完腳踝后小腿會比大腿略長,又不會顯得比例失調。
四肢的形態要特別注意肌肉的位置和轉折點。四肢的肌肉鼓點一般都不在中間位置,很多人習慣把小臂和小腿畫得過于臃腫,線條左右對稱,在一半的位置上鼓起,這是對人體結構不夠了解導致的。我們可以自己摸一摸自己的手臂和腿部,肌肉一般都不在其1/2處,內外兩條線也不是對稱的。就女性而言,大臂(也稱上臂)比較明顯的肌肉有三角肌和肱二頭肌。從外面看,三角肌連接著鎖骨的肩峰端,向下與肱二頭肌交會于上臂的1/2處靠上一點。小臂一般一側線條較為平順,另一側可以較為清晰地看到肌肉的鼓點。小腿肌肉往往內側較低,差不多是小腿的1/3處,而外側的肌肉轉折位置較高,一般而言是1/4左右。鞋跟的高度不同,小腿肌肉的位置也有所不同,鞋跟越高,肌肉也就相對上提。膝蓋處一般內凸外凹,當然大家也要掌握好這個度,流暢的線條需要與轉折處鼓點的硬朗和明確相融合。
大臂的形態類似于一個倒的瘦長的阿拉伯數字“8”,相對而言,在畫女性模特時,三角肌要比肱二頭肌明顯,而大腿的形態則偏向于一個瘦長的倒梯形。小臂及小腿比較相近,均類似于一個瘦長的菱形。手部在放松狀態下可以概括為一個菱形,手背類似于一個梯形,手指部分是個倒三角形。手背和手指的長短差不多1∶1,手指不要畫得過細或過長,也不要把手畫小了。畫小、畫瘦的問題也經常出現在足部的繪制上,腳踝下的腳部可以概括為一個瘦長的梯形和一個倒三角形,并且腳尖的位置通常在靠近腳內側的1/3處。
人臉部寬度約2/3個頭長,肩部除手臂外也是倒梯形,長邊長度約兩個臉寬,算上手臂的肩寬,約兩個半臉的寬度(注意:臉寬不算上耳朵的寬度,而頭寬算上耳朵的寬度),腰部差約1個頭長。此外,特別要提醒大家,人體幾個比較細的部位的粗細要有比較,要適當。比如脖子,女性的脖子差不多有多半個臉寬或半個頭寬。天鵝頸固然好看,不過千萬不要畫成芭比娃娃的小細脖子。手臂的最寬處差不多有半個臉的寬度,而大腿則約一個臉的寬度。膝蓋處一般和脖子差不多,略細一點點,小腿最寬處則和脖子趨于一致。腳踝比手腕粗,脖子比腳踝粗。
除此之外,應特別注意各部分之間的前后關系,這個需要通過線條的穿插來體現。觀察自己的身體及旁人,可以看到各器官部位的組合方式及運動習慣。頭部的線條壓著脖子,鎖骨壓著斜方肌,這些比較直接的疊壓關系大家都明白,但細化到一些不太明顯的地方就容易搞錯。比如手臂,一般都是向前擺動,小臂在前就疊壓著大臂,手又在手腕前,所以大拇指向上延伸的線和手腕交會時要壓著手腕。當然,要注意疊壓的線條不要過長,突出一點即可。還有很多類似的例子,比如腿和腳的組合,腿在走動時都是向后拐,故大腿壓著小腿的穿插關系,因為大腿在前,而腳又在腳踝突起處的前面,所以腳背壓著腳踝。又如軀干部分,一般而言,手臂放在身體兩側時胸部在大臂前,故而身體壓著大臂,但往上延伸至肩部,二者又相連,所以要注意胳肢窩位置身體各部位的關系,需要留白多少或交疊多少,需要更加認真地臨畫學習。